李白《五鶴西北來(其七)》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時間:
文軒
詩歌朗誦大全
李白《五鶴西北來(其七)》【題解】
此詩為李白組詩《古風五十九首》的第七首。
詩中以虛幻一種怡然自樂的景象來表達詩人仰慕神仙的思想,從中折射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全篇由仙人安期生有仙童吹笙相伴,悠然駕鶴游經太空,到仙人雖形影消失,但仙樂余音依然飄揚太空的曼妙,再以詩人仰慕神仙浪漫瀟灑的神仙生活,也愿食仙草,以求長生不老而款款收官。
李白《五鶴西北來(其七)》【原文】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①。
仙人綠云上②,自道安期名③。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④。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⑤。
李白《五鶴西北來(其七)》【注釋】
①凌太清:經過天空。凌:凌空,歷經。太清:天空。
②綠云:這里指仙人駕乘的彩云。綠:通常是藍和黃混合成的顏色。
③安期名:安期生的名字,傳說是仙人名。《史記·封禪書》中說,方士李少君自言于海上見過安期生,給他吃過大棗,其大如瓜,居海上蓬萊仙山。
④“回風”句:回風,即回旋之風。天聲:天籟之聲。
⑤傾:本意超越,這里指相匹配。
李白《五鶴西北來(其七)》【譯文】
五只仙鶴從天邊的西北方飛過來,凌空翱翔在天際之中。
彩云之上有一位騎鶴的仙人,只聽到他自報姓名說:“吾乃安期生是也。”
陪在身邊的是四個面如白玉般靈氣的童子,雙雙分立兩邊,吹著紫色的鸞笙。
仙人突然間就消失不見了蹤影,只有回旋的風輕送著絲絲悅耳的天籟之聲。
我很想追上前去問問為什么會是這樣,只可惜他們飄走的樣子就像流星劃過,早已無影無蹤。
但愿我也能吃到仙草和靈藥,駕上祥云,那樣的話,人就可以與天共老了。
李白簡介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