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晚泊岳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時間:
文軒
詩歌朗誦大全
歐陽修《晚泊岳陽》【原文】
臥聞岳陽城里鐘①,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②。
夜深江月弄清輝③,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④,輕舟短楫去如飛⑤。
歐陽修《晚泊岳陽》【注釋】
①聞:聽。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今湖南洞庭湖邊的岳陽城。
②蒼茫:形容曠遠迷茫的樣子。失江路:意為江水蒼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③清輝:清光;皎潔的月光。
④一闋(què):一曲。作為量詞使用,表示歌曲或詞,一首為一闋;一首詞的一段亦稱一闋。盡:完,終了。
⑤短楫(jí):小船槳。
歐陽修《晚泊岳陽》【譯文】
我躺在小船上聽到岳陽城里的鐘聲響起,停下來將小船系在岳陽城邊的樹上。
正好看見一輪明月緩緩升起,仿佛迎面走來,天空曠遠云水相連,此刻蒼茫一片,看不清江上行船前進的方向。
夜深了,江上的明月灑落皎潔的月光,忽然月光里遠遠傳來行船人晚歸時的歌聲,美妙而嘹亮。
那一闋悠長的歌聲仿佛沒有盡頭,在耳邊久久回響,只見輕快的小舟蕩起船槳,如飛似的駛向遠方。
歐陽修《晚泊岳陽》【賞析】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歐陽修因上書直諫而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于是歐陽修攜家人沿水路前去赴任。一路風餐露宿,于九月初四夜泊岳陽城外的洞庭湖。由于羈旅勞累,當夜月下難眠,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抒發了羈旅之情,同時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明麗的洞庭夜景圖。
詩中從羈旅之人聽到悠悠鐘聲寫起,渲染出一種黃昏旅人歸的場景,這種歸家的氛圍牽引著“我”駐留樹下靜靜聆聽。江水蒼茫,仿佛自身難以預測的前途,恍惚之間迷失了前行的路。而當有行舟人唱著船歌回家路過身邊時,這歌聲與城中鐘聲互相融合在一起,牽動旅人思緒,然而輕舟轉逝如飛,空留孤影獨自對江月,陷入無限遐想。
作者以景寓情,通篇于平易之處顯現情深,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官場失意的落寞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