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雜文《戰略關系》
魯迅,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魯迅的雜文《戰略關系》,希望大家喜歡。
《戰略關系》
首都《救國日報》上有句名言:
“浸使為戰略關系,須暫時放棄北平,以便引敵深入……
應嚴厲責成張學良,以武力制止反對運動,雖流血亦所不辭。”(見《上海日報》二月九日轉載。)
雖流血亦所不辭!勇敢哉戰略大家也!
血的確流過不少,正在流的更不少,將要流的還不知道有多多少少。這都是反對運動者的血。為著什么?為著戰略關系。
戰略家在去年上海打仗的時候,曾經說:“為戰略關系,退守第二道防線”,這樣就退兵;過了兩天又說,為戰略關系,“如日軍不向我軍射擊,則我軍不得開槍,著士兵一體遵照”,這樣就停戰。此后,“第二道防線”消失,上海和議開始,談判,簽字,完結。那時候,大概為著戰略關系也曾經見過血;這是軍機大事,小民不得而知,——至于親自流過血的雖然知道,他們又已經沒有了舌頭。究竟那時候的敵人為什么沒有“被誘深入”?
現在我們知道了:那次敵人所以沒有“被誘深入”者,決不是當時戰略家的手段太不高明,也不是完全由于反對運動者的血流得“太少”,而另外還有個原因:原來英國從中調停——暗地里和日本有了諒解,說是日本呀,你們的軍隊暫時退出上海,我們英國更進一步來幫你的忙,使滿洲國不至于被國聯否認,——這就是現在國聯的什么什么草案,什么什么委員的態度。這其實是說,你不要在這里深入,——這里是有贓大家分,——你先到北方去深入再說。深入還是要深入,不過地點暫時不同。
因此,“誘敵深入北平”的戰略目前就需要了。流血自然又要多流幾次。
其實,現在一切準備停當,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學生,也已經各自喬遷。無論是黃面孔,白面孔,新大陸,舊大陸的敵人,無論這些敵人要深入到什么地方,都請深入罷。至于怕有什么反對運動,那我們的戰略家:“雖流血亦所不辭”!放心,放心。
二月九日。
延伸閱讀:
《賭咒》
“天誅地滅,男盜女娼”——是中國人賭咒的經典,幾乎像詩云子曰一樣?,F在的宣誓,“誓殺敵,誓死抵抗,誓……”似乎不用這種成語了。
但是,賭咒的實質還是一樣,總之是信不得。他明知道天不見得來誅他,地也不見得來滅他,現在連人參都“科學化地”含起電氣來了,難道“天地”還不科學化么!至于男盜和女娼,那是非但無害,而且有益:男盜——可以多刮幾層地皮,女娼——可以多弄幾個“裙帶官兒”的位置。
我的老朋友說:你這個“盜”和“娼”的解釋都不是古義。我回答說——你知道現在是什么時代!現在是盜也摩登,娼也摩登,所以賭咒也摩登,變成宣誓了。
二月九日。
魯迅簡介: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3月2日,出席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被選為常務委員,作《對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演講。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柔石被逮,魯迅離寓避難。28日回舊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29日,遇戰事,在火線中。次日避居內山書店。二月六日,由內山書店友護送至英租界內山支店暫避。與艾青等人發起“春地美術研究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被舉為執行委員。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作《為了忘卻的紀念》懷念柔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與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出版。5月,編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開始譯果戈里《死魂靈》。6月,集成《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并作長序。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現劇痛,最后的創新之作《故事新編》出版。2月,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5月15日再發病,醫生診斷胃疾,自后發熱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情況不樂觀。6月,身體略有好轉,魯迅及身邊的人都認為“魯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復發,18日黎明前疾病發作,氣喘不止。19日上午5時25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