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詩歌賞析精編推薦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
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無偕。
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注釋:
陟:音志,登。岵:音戶,有草木的山。
夙:早。
無已:沒有止息。
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對他的稱呼
上:尚。旃:音沾,之
旃:語助詞,之焉的合聲。
猶來:還昌是回家來。
無止:不要留在外面。
屺:音起,無草木的山
季:小兒子。
夙夜必偕:早晚都一樣辛勞。
賞析:
《陟岵》描寫行設外鄉的征夫思念家中的親人,盼望回家的心情。詩人構思別致,將自己的思念,描寫為家中父母弟兄對自己的思念,想象他們的念叨和說話,反賓為主,另見一番思緒。
詩經詩歌賞析精編推薦(精選篇2)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摻摻女手,可以縫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佩其象揥。
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注釋:
《魏風》是魏國地區的詩歌,共七篇,魏國具體分封的時間不詳,相傳是周初分封的同姓。公元前661年為晉獻公所滅,故城在今山西省芮城縣東北。魏國其地狹隘,生活貧困,風俗節儉。詩風“大而婉,險(儉)而易。”
屨:音具,鞋
糾糾:形容破爛不堪
摻摻:音三,同纖纖
要:音妖,鈕襻
襋:音機,衣領
提提:安祥文雅。左辟:左避
揥:音替,發篦
褊心:偏心。刺:諷刺
賞析:
《葛屨》諷刺心胸狹隘,缺少寬容待人之度。詩寫縫制新衣,請人試穿而遭拒絕這一細節場面,畫龍點睛似地劃了“好人”傲慢無禮,而以“可以縫裳”,所以帽“葛屨”可以履霜的縫裳女對比,判然反映二人不同的一位。
詩經詩歌賞析精編推薦(精選篇3)
猗嗟昌兮,頎而長兮。
抑若揚兮,美目揚兮。
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
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孌兮,清揚婉兮。
舞則選兮,射則貫兮。
四矢反兮,以御亂。
注釋:
猗嗟:吁嗟,嘆詞
昌:形容身體健壯。
抑:懿的借字,美的意思。
揚:即:“陽”字,此指額頭。
巧趨:輕巧地疾走
蹌:趨步搖曳生姿
名:通作“明”,此形容面目明亮有神。
儀:射箭的儀式,古人射擊隊箭有一套規定,地位、身份不同,儀式就有不同內容。
侯:射侯。古代貴族舉行射儀,放置一個木架,架上加一個方形獸皮,就叫侯。再在侯上加一塊小的圓形白布,就叫“正”或者叫“的”。
展:誠然
甥:古女子亦稱夫為甥,
四矢反:四箭都從一洞穿過
賞析:
《猗嗟》贊美射手英俊神武,射藝高超,足以御亂衛國。詩重物形象的描寫,從外貌、動作、行為,由外到內,層層深入,刻劃出一個足以抗擊亂世的的射手的英雄形象。
詩經詩歌賞析精編推薦(精選篇4)
園有桃,其實之肴。
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有誰知之!
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園有棘,其實之食。
心之憂矣,聊以行國。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有誰知之!
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注釋:
歌:有樂調配唱叫歌。
謠:沒有樂調配唱叫謠。
蓋:此“盍”,何不的意思。
棘:酸棗樹。
彼人:君子。是:對
子曰何其:你說你要做什么
行國:到處流浪
罔極:無極,妄想
賞析:
《園有桃》描寫不得志的士人的自我解嘲。他自得其樂,自竺其是,心中有憂,無人可訴,也無人知曉,似乎交不價意旁人的議論,我行我素。盡管這樣,仍然憂從中來,他只是拋開自慰,可見他內心憂思之深,無法排解。
詩經詩歌賞析精編推薦(精選篇5)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美無度。
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注釋:
汾:汾水。發源于山西管涔山,至河津縣西南流入黃河。
沮洳:音居如,水邊低濕的地方。
莫:羊蹄菜,古人解釋:莖大如竹筷,赤節,一節一葉,可以為羹,也可以生食。
無度:無法度量。
公路:管王公賓祀之車駕的官吏
公行:管王公兵車的官吏
藚:音序,澤瀉草
公族:管王公宗族之事的官吏
賞析:
《汾沮洳》贊美一位在汾水河采摘羊蹄菜的男子,美如花、如玉,又以公室貴族官員作對比和陪襯,表現了一種不尋常的眼光和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