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經典詩歌賞析學生必看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2]。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注釋:
芄:音丸,野生植物,實如羊角。
支:同“枝”,枝上結的莢子成尖形,有如錐子。
觿:音西,骨刻用具和裝飾品。
不知我:不知自我。
容:儀容。
逐:同“琢”,佩玉。
韘:音社,古代射箭戴在右手大拇指上鉤弦的器具,俗稱扳指。
甲:通作狎,與人親近。
賞析:
《芄蘭》描寫一個童子盡管佩戴著成人的服飾,而行為卻仍幼稚無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與他人相處,諷刺了童子的無能。詩善作細節描寫,外表上莊重卻掩飾不住內心幼稚,“垂帶悸兮”,顫動的垂帶就透視了全部的本質。“芄蘭”枝葉的起興,不僅在于引起童子佩飾的描寫,或正在它的外露而不含蓄,隱寓童子的不成熟。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學生必看篇2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注釋:
籊:音笛,長而細的樣子。
淇:淇 水
爾思:思爾,思念你。
致:到達。
泉:水名,在朝歌北,稱左。古人以水的方位,北為左,南為右。淇 水屈流于朝
歌南,稱右。
有行:出嫁。
瑳:音搓,玉色潔白,比喻笑時露出潔白的牙齒。
儺:音挪,女子走路時有節奏的樣子。
滺滺:音悠,河水蕩漾之狀。
檜楫:檜木做的槳。
松舟:松木做的船。
賞析:
《竹竿》描寫淇水河邊釣魚的男子思念自己心中早已遠嫁的姑娘。回想著她美麗的笑容,回想著姑娘走路的身姿,伴著叮當的玉佩,男子早已神魂蕩漾,決心駕船遠游,去尋找心上的姑娘。詩的聯想,突出了鮮明而又動人的細節刻劃,則便詩歌的靈魂——情感充分活躍起來,自然也就會使詩中的人物也活動起來。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學生必看篇3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釋:
氓:民,指棄婦的丈夫。此處系追述婚前的情況。
蚩蚩:《毛傳》:“蚩蚩者,敦厚之貌。”《韓詩》蚩亦作嗤。嗤嗤,猶言笑嘻嘻。
布:布泉,貨幣。
貿:買。此句猶言持錢買絲。
匪:通作“非”。
即:就。這句說,來就我商量婚事。
淇:淇水,衛國的河流。
頓丘:本為高堆的通稱,后轉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經其西方。
愆(qian,陰平)期,過期。愆,過。
將(qiang,陰平),愿、請。
秋以為期:以秋為期。期,謂約定的婚期。
乘:登上。垝(gui,上聲)垣,已壞的墻。
復關: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說,關,車廂。復關,指返回的車子。
漣漣:淚流貌。
載:猶言則。
爾:你。卜:用龜甲卜卦。筮:用蓍草占卦。
體:卦體、卦象。咎言,猶兇辭。猶言卜筮結果,幸無兇辭。
車:指迎婦的車。
賄:財物。指陪嫁。
沃若:沃然,肥澤貌。這句以桑葉肥澤,喻女子正在年輕美貌之時。一說,喻男子情意濃厚的時候。
于嗟兩句:于嗟,即吁嗟,嘆詞。鳩,鳥名。《毛傳》:“鳩,鶻鳩也。食桑葚過,則醉而傷其性。”此以鳩鳥卜可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為愛情所迷。
耽:樂,歡愛。
黃:謂葉黃。隕,墮,落下。這句以桑葉黃落喻女子顏色已衰。一說,喻男子情意已衰。
徂爾:嫁往你家。徂,往。
三歲:泛指多年,不是實數。食貧,猶言過著貧苦的日子。
湯湯(讀若shang,陰平):水盛貌。
漸:漬,浸濕。幃裳:女子車上的布幔。
爽:過失,差錯。
貳:即“忒”的假借字。忒,差失,過錯。行,行為。這句連上句說,女子并無過失,是男子自己的行為有差忒。
罔極:猶今言沒準兒,反復無常。罔,無。極,中。
二三其德:言其行為再三反復。
靡室勞矣:言不以操持家務為勞苦。靡:無,不。室,指室家之事,猶今所謂家務。
夙興夜寐,起早睡晚。夙,早。興,起,指起身。
靡有朝矣:言不止一日,日日如此。
言:句首語詞。遂,猶久。這兩句說,我在你家既已久了,你就對我粗暴,虐待我了。
咥(xi,去聲)然:大笑貌。
靜言思之,靜而思之。言:句中語詞。
躬:身。悼,傷。此句猶言獨自悲傷。
隰(xi,陽平):低濕之地。泮,同“畔”,邊沿。這句連上句說,淇尚有岸,隰尚有泮,而其夫卻行為放蕩,沒有拘束。
總角:結發,謂男女未成年時。宴:安樂,歡樂。此女子當在未成年時即與男子相識。
晏晏:和柔貌。
旦旦:即怛怛,誠懇貌。旦為“怛”的假借字。
不思其反:不要設想這些誓言會被違反。此為當時男子表示自己始終不渝之詞。
反,指違反誓言的事。是,則。已,止,指愛情終止,婚姻生活結束。這兩句大意說,我是沒有想悼你會違反誓言,但我們的愛情卻就這樣地完了呀!
賞析:
《氓》是一首棄婦的詩,描寫了棄婦與負心男子從訂婚、迎取,又到遭受虐待、遺棄的經過,表達了棄婦對遭受虐待與遺棄的痛苦與悲哀, 同時也表達了她對“二三其德“的男子憤怒,盡管她也懷著對往事的無可奈何,但她對愛情與婚姻的忠貞又表現了堅決的抗議和”不思其反“的決心。詩的敘述似乎沿著事情的發展經過在安排,但寫得跌宕起伏,曲折多變。有初戀的期待,有迎取的歡樂,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遺棄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嘆息。其中又暗用對比,前后的變化,男女認公的性格。這種事態的變化,情感的變化,就是在詩中用語也表達了現來。清人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中寫道:“氓為盲昧無知之稱。《詩》當與男子不相識之初則稱氓;約與婚姻則稱子,子者男子美稱也,嫁則稱士,士則夫也。”而且選作意象的事物,既比喻得貼切、生動,也在暗示著情感事態怕脈絡。初婚之時桑“其葉沃若”,遭遇遺棄之時,則“其黃而隕”。曲折其妙,情盡委曲,讀來自有神韻。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學生必看篇4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投:此作贈送,給予。
木爪:落葉灌木,果實似小爪。
報:報答。
瓊琚:美玉美石之通稱
匪:同“非”
好:情感相好。
木桃:桃子。
木李:李子。
瑤:美石。
玫:黑色的次等玉。
賞析:
《木爪》是情人贈答的詩,表達了是禮物的贈送,最根本是表示相互間的感情。詩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改了很少的字,反復吟唱,不過是同一情感旋律的表現而已。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學生必看篇5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
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
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注釋:
綏綏:從容獨行的樣子。
裳:衣服。
厲:通作“瀨”,水邊的沙地。
帶:衣帶。
賞析:
《有狐》抒寫女子對流離在外的親人的思念和關懷,情感細膩,反復詠嘆,正見情意深節切。以“狐”起興,實是因有所見,在對比中,穿著狐裘的貴人的暖和,更比照了自己身上的寒冷,由此即彼,聯想到親人在外的饑寒,又從“裳”到“帶”,再到“服”,由下而上,層層透出細致如微的感情,和盤托出女子的心態。這里沒有風花雪月,只是生活的如實敘寫,也正因為真真實實,才有了動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