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的詩歌賞析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釋 :
狡童:狡黠的小伙子。
故:原因。
息:安睡。
賞要:
《狡童》描寫女子因男子的不理睬,而寢食難安,表現(xiàn)了一種失戀的痛苦。詩寫得直樸無華,選擇的事物是日常生活。但也正因為是最平常的生活,也就見出男女二人的情意,不說話,不共食的偶然性,可以見出日常形影的必然性,而且就是一種失戀,似乎也只是一種暫時的小誤會, 詩寫女子嬌嗔口吻,“彼狡童兮”,責罵中帶著的愛,也道出了其實的心理。
詩經(jīng)的詩歌賞析(精選篇2)
萚兮萚兮,風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風其漂。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釋:
萚:音拓,黃葉,草木脫落的葉,易隨風起落。]
女:即汝,此指萚。
叔、伯:稱男子,長為伯,幼為叔。
倡:領頭先唱。
和:隨從應和。
女:即汝,此指男子。
漂:此即飄字。
要:相約,會和。
賞析:
《萚兮》描寫隨風起落的草木的葉,觸景生情,引出男女對歌倡和的情趣,表現(xiàn)了一份應和的心思,所謂情與景應,歌與人和,一片于簌,自是民歌本色。未必定會有什么社會人生的諷喻寄托。
詩經(jīng)的詩歌賞析(精選篇3)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注釋:
子:此女子稱情人。
惠:愛
褰裳:提起下裝。褰音千,上衣下裳,古代稱下裝叫裳。
不我思:不;思我的倒文。
且:音居,助詞
洧:水名,發(fā)源于河南登封陽城山,經(jīng)密縣與溱水會合。
賞析:
《褰裳》描寫女子在溱洧河畔與情人相約而不得見的思念與猜忌,并由此而責備。涉水渡河,本是相思相愛的自然情理,因而愛之切,不見而來,也就怨之深,愛而怨,怨中愛,復雜細膩,真切自然,別是一番滋味。
詩經(jīng)的詩歌賞析(精選篇4)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
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豈敢愛之?畏我諸兄。
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
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釋:
將:音槍,請求,或發(fā)語詞
仲子:相當于稱為二哥
樹杞:杞柳。
檀:檀樹。
賞析:
《將仲子》抒寫女子與男子私會的憂懼,反映了禮俗的束縛,其間女子既愛又不敢愛的心情表現(xiàn)得十分細膩和復雜。
詩經(jīng)的詩歌賞析(精選篇5)
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
衣錦褧衣,裳錦褧裳。叔兮伯兮,駕予與行。
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注釋:
豐:豐滿,容光煥發(fā)。
俟:音四,等候。
送:伴送,陪行。
昌:形容身體強壯。
衣:穿上。
錦:錦衣,女子出嫁時穿在里面錦緞衣服。
褧衣:褧,音窘,又禪衣,用絹或麻紗制作的單層罩衫,罩在錦衣的外面。
叔、伯:此稱迎娶新娘的隨從人員。
與行:一同回家。
賞析:
《豐》描寫女子絕男子的追求,事后又表現(xiàn)出無限的后悔,自己穿著嫁裝盼望男子前來迎娶,表現(xiàn)了失時的懊悔。詩敘述前后迥然的變化,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形成鮮明的戲劇性色彩,讓人去聯(lián)想回味。造成這種戲劇的原因是什么?或許這正在于女子一時的遲疑,但終究不難壓抑人生的追求。詩只是用形象、敘述來表現(xiàn)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