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再次回顧所讀的內容,并加深對書籍中的情節、人物、思想等方面的理解。什么樣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篇1
暑假里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的是海倫·凱勒的一生。她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出生于1880年6月27日美國南部。
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高燒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后來在她的導師安·沙利文的幫助下,學會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最后畢業于哈佛大學。讀了這本書我真的很佩服海倫·凱勒的勇氣和意志力。我無法想象要是我從19個月大開始就因為失聰而無法聽見媽媽親切地叫我寶貝;因為無法開口說話而無法對別人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失明而無法看見世界的色彩……可是她——海倫·凱勒,卻以驚人的意志,在老師沙利文的辛勤教導下,奇跡般地學會說話,對于一個失明和失聰的人來說,這是十分艱巨的事情。當她說出第一個詞——water時,她和她的老師還有家人該有多么高興和興奮。
她還學會了五種語言,這就算是正常人也難以做到,但是海倫·凱勒——這位殘障人卻以驚人的&39;毅力做到了。這本書生動地寫出了海倫的勇敢、頑強和勤奮好學。海倫雖然失聰和失明,但是她會用她的手去感知飛蟲振顫的翅膀,用鼻子去感知花朵的芬芳……
所以說,我很佩服她!海倫·凱勒小時候是任性自私的,是個討人厭的“小暴君”,但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關愛他人,并且開始努力學習,終于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本書使我懂得應該學會面對困難并且克服困難。我喜歡這本書。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篇2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是一本勵志性讀物。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教育家,她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在她19個月大的時候,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下,她進入劍橋女子學院學習,最后考入哈佛大學。
她用這樣動人的筆調描繪出心中想象的世界:“我常常感覺到一陣微風吹過,花瓣撒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園,園中的花瓣從空中紛紛揚揚地落下來。”
海倫以一個柔弱女子的視覺,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創造這一奇跡全靠海倫那顆不屈不撓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讓世界為之感動。她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終于在黑暗中找出了人生光明的出口,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去盡力幫助貧困的人們。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海倫凱勒一樣身殘志堅的人。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媽媽剛出門,就聽見一陣吆喝聲,我順著聲音看去,是一位獨臂的叔叔在烈日下買報紙,滿頭大汗,路人也許被他自食其力的精神所打動,報紙被一槍而光。有些殘疾人坐在街頭路邊討飯,靠別人的施舍生存,而他卻靠自己的勞動生存。
我們應該學習海倫凱勒嗎面對殘酷現實的毅力和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篇3
馬克吐溫說:“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這本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了我深深的震撼。
海倫的一生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他人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她用心帶給自己和他人光明,用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他讓人明白了如何理解、感悟人生!同時沙利文老師更讓我們敬佩,她不慕名利,陪伴和幫助海倫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海倫凱勒成長的路上。
海倫和她的老師所做的一切令人崇敬,在頗多的感觸中,作者開始認真思考今后的生活目標和方向。
一、不斷學習新知識。知識給了海倫生活的勇氣,使她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而我們也要時時刻刻加強自我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二、珍惜擁有的一切,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海倫能在一個無聲無光的世界中找到一個美麗的世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每一件事呢?
三、保持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人生注定不平等,先天的、遺傳的,都是人生前無法選擇的,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下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樂觀向上的面對,我們也應該以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篇4
海倫·凱勒,一個傳奇般的人物,1880年出生于美國南部。度過了88個春秋,其中87個沒有聲音,沒有聽力,沒有光明的孤獨歲月。海倫因病失去了聽覺和視覺,6歲那年,遇到了她的恩師莎莉文,借助于她的幫忙入讀劍橋女子學院,一心努力學習,克服種種困難,最終竟畢業于哈佛德克利夫學院,圓了她的大學夢……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靈魂對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再次看到書籍的意義。讀書之前,海倫和莎莉文都是任性自私、喜歡計較、報復心極強的“小暴君”;讀書之后,她們一天天安詳博大,懂得了愛與回報,生命變得強大而富有價值。
生理上的殘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盲聾啞了,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唯有讀書才能喚醒心靈。海倫和莎莉文都是讀書有障礙的人,始終在孜孜不倦的閱讀。
海倫想要的三天光明是那么的奢侈,而我們已經度過4000多個日日夜夜,還有什么不能滿足的呢?
在名人名言中有這樣一句話: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盲聾啞的人,卻創造了一個個不朽的傳奇。
海倫,用她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真諦,給世人留下了一曲難忘的生命之歌!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00字篇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深有感觸。
作者海倫·凱勒,她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書中講道:海倫.亞當新是一位盲童,她說:“如果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寬厚和友情是我覺得值得到世上來走一遭。”“在我見到光明的第二天,我要起個大早,在黎明之際,去看黑夜是怎樣變為白晝的。”“在第三天的清晨,我將再一次擁抱黎明,并立即去尋找新的喜悅。因為我相信,對于那些真正看的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復的新的美景?!?/p>
從這三小段話中我深深的被海倫渴望光明的心打動,對我們清晨睜眼的白天對她來說都是奢望。海倫本身也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小女孩,半歲的時候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語言,剛一歲就會走路,她比一般大的小孩聰明的多,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時光總是結束的太快了,19個月的時候,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醒來時耳朵聾了,眼睛瞎了,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這對一般人來說,這種痛苦是無法忍受的。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是“不平靜”的。但她身殘志堅,求知若渴,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聾啞人。我們真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