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雜文900字賞析
在諸多文體中,雜文是標題極富藝術(shù)性的一種,因而,探討雜文的標題藝術(shù),對雜文創(chuàng)作和雜文欣賞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生雜文900字賞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生雜文900字賞析1:困在雨里
英語老師措不及防地就翻譯出來“被困在大雨里”,剎那間想起一首《六月的雨》,里頭唱到“一場雨把我困在這里”。
這場雨啊,下得如此短暫,卻在我心里是如此透徹心扉,如此地難以忘懷。
開學時的相識是因為一支筆。陌生的環(huán)境讓丟失筆的我異常敏感,瞥見你桌膛里那支似曾相識的筆時,我心里更加忐忑。偷偷瞄著坐得筆直的你,黝黑的面龐,雜亂的劉海蔥蘢在濃厚眉角前,黑框眼鏡也遮不住眼里熠熠光彩。終于向你問起,你赧然一笑,撫平了我不安的心。
后來總是坐在附近,不是左右桌前后桌也是斜桌。近水樓臺,我們成了一條壕溝里的戰(zhàn)友。同學起立回答問題時,你只要拿著水瓶使一個眼色,我就能立馬會意,接過水瓶往那人的凳子上一放,同學回答對問題的得意就都被掩藏在了痛呼和笑聲中。也會互相捉弄,上課搶走桌肚里的零食,撲過去搶奪時恰巧被老師看見,批評和你模仿老師的批評聲音總是如洪水般涌來。更多的是互相扶持,一人被點起來回答,另一人就在底下將書翻得飛快找答案,再小聲地念出來,回答的人大聲重復(fù)一遍。節(jié)日里會互相送上書,并一口氣看完,平時卻總要翻箱倒柜地找被隊友藏起來的雜志。這樣的戰(zhàn)友,這樣的默契,這樣的互相坑害與幫助。
忽然有的時候,你會戳戳我的手,就講了個笑話,就變個魔術(shù),就拿著框斷了的眼鏡罵店家,就扔來一包零食,就洋洋得意地教我一道難題,就在格子紙上下五子棋,就那么那么地高興。你是個假正經(jīng)的不正經(jīng)人,總說自己是好學生,拿著二十幾分的作文說老師看快了沒體會到深意,看著我五十分滿分的作文說自己能拿五十一分,跑操我掉到隊尾時嘲笑地喊我的名字,覷著比我低一截的名次狠狠地說下次會比我高。
你成為了走讀生,有時會為你的鐵哥們和身為戰(zhàn)友的我?guī)赓u。那天下著小雨,我們在黑黢黢的校門口等你,我站在昏黃的路燈下,你的鐵哥們在另一邊。鐵門外小攤上的點點燈火被水光暈染開來,濕到眼底。我裝模作樣地翻著書,時不時瞟向被夜色吞沒的校門,不知看了多少眼,你的身影終于緩緩卻也直接向我一人走來。像是一團光芒,裁剪開濃郁的燈火,刺穿雨絲織成的幕布,勾勒出松般的挺拔,溫暖了夜晚的雨滴,我聽到了自己心跳的聲音。
為什么不讓這場雨一直下,讓我們都被互相取暖,讓分離來得晚一些,讓我們一直要記得做彼此最默契的戰(zhàn)友?就像歌里頭唱的一樣“我沒有放棄也不會你離而去,哪怕要分開我依然等你,我全心全意等你的消息”。
只能說,這場下在時光里,下在心間的雨,滂沱得困住了你我,讓我們停泊在彼此的心上。
高中生雜文900字賞析2:落花里的宋詞
青藤靜靜攀在漆跡斑駁的舊墻上,空氣中彌漫著不知名的清香。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撐著油紙傘,踏著詞人的韻腳,從線裝書里款款而來。
我走近,走近,聽她訴說春意闌珊,落英繽紛,惆悵離情,我敞開心門,聆聽花朵爛漫的生死交錯。
暮春時節(jié),是最能惹起愁思的季節(jié)。在聲聲子規(guī)的啼叫中,楊花落盡,它們空靈而哀怨。蘇軾眼中的楊花是個多情的美人,“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看似無情,卻也有意,柳花飄墜在河堤上,庭院中,這些落入凡塵的純潔的精靈啊,它們不愿灰飛煙滅,定要在人間留下它們飄搖孱弱的倩影,讓多情的詞人將它們裝入行囊,穿越千年,綻放美麗。
落花還帶著佳人的相思與愁怨。雨橫風狂的三月,重門深鎖的庭院中,伊人懶懶地坐在秋千上,淚水迷蒙了雙眼,尋問落花她那戍守邊塞的意中人回來了沒有,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衣衫單薄,弱柳扶風的佳人只得托飛紅寄去她的相思。“君可見,刺繡每一針,有人為你疼;君可見,牡丹開一生,有人為你等;江河入海奔,萬物為誰春?明月照不盡離別人。”可正如李煜的詩那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伊人等到深秋都沒有聽到落花帶來的消息,只能看到“菡萏香銷翠葉殘”,獨自品味“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的苦悶。最后,同那匆匆凋零的林花長眠青冢。
馮熙說:“秦觀和晏幾道都是古之傷心人”,相形之下,我喜愛的并非惆悵地憶著心字羅衣小蘋的清新婉麗的晏小山,而是“婉約之宗”的秦觀。他在貶謫生涯中,因不能如其師蘇東坡那樣豁達,所以他的詞辭情哀婉,凄切動人。
《望海潮》中“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楊花牽起少游的心弦,思緒如青絲萬千;“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
又啼數(shù)聲”,那般柔腸,怎經(jīng)得雨后冷落的景象折磨;最愛的還是那首被笙簫和落英包圍的《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花瓣從空中輕柔旋落,卸下了一季的繁華,如調(diào)皮的孩童,在空中自在地飛翔,我不禁同秦少游一道,徘徊在小樓的飛紅萬點之中。
宋代的詞人如此惜花,為花悲喜,為花醒醉,為花憎風恨雨,所以者何?周汝昌先生曾說過:“風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凡一切美的事物年華,都在此一痛惜情懷之內(nèi)。倘不如此,又何以識得中華民族的詩詞文學乎?”
落花翻飛在宋詞婉約的韻律之中,使嫵媚的詞更顯嬌柔,我愿素手為槳,宣紙為舟,泛波于煙波浩淼的宋詞中,懷想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六月杏花村,穿梭于煙雨之中,看滿地憔悴的黃花,任淚,浣春袖。
高中生雜文900字賞析3:我有這樣的愿望
我想象有一天,全人類沒有戰(zhàn)爭。四海皆兄弟,共享整個世界,沒有貪婪,沒有爭奪。也許你說我在胡思亂想,但至少我不是唯一一個。期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列農(nóng)《想象》聽著中列農(nóng)空靈的歌聲,我不禁緘默,他用他的音樂,來呼喚著和平,用自己的身軀來與戰(zhàn)爭抗爭,卻在40歲時被一發(fā)無情的子彈結(jié)束了生命。
一位反戰(zhàn)音樂戰(zhàn)士,就這樣悄然離開。在多年后,或許仍有許多人,和我一樣,被他這首《想象》所震撼,直至深思。是啊,我也是那么地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戰(zhàn)爭,沒有饑餓,沒有痛苦,沒有寒冷……不知為何,我感到難過。從創(chuàng)世以來,無數(shù)的戰(zhàn)爭與痛苦,早就使人銘記于心,卻仍有如此多的戰(zhàn)爭一次又一次的發(fā)生。難道那么多硝煙彌漫,那么多顛沛流離,那么多廢墟殘影,那么多響徹天空的無助呼喚與嘶叫,都在一時的悲痛疾首后,化作裊裊煙云,隨風而去了?我不明白,都是人類,為何自相殘殺,這是何等悲慘、讓人顫抖的事啊?家中有一本書,靜靜地躺著,黑色的書皮,無多大的修飾,卻如同心靈的叩問,冷靜而又熾熱。
在這本名為《爭戰(zhàn)殘影》的書中,作者用相機拍下了那荒誕爭奪后留給人們的無盡痛苦。
有人孤獨地站在山岡上,靜靜遠望,身邊是具具殘骸,在這空曠的自然中,發(fā)出靈魂深處的哀嚎;有人用那僅剩的右臂,那只連手都沒有的右臂,撫摸著親人的手,流下人間最痛苦無奈的淚;有人在照片中留下最燦爛的笑容,因為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但他為此付出了自己的雙腿。我的心,是血肉做的,并非鋼鐵,為此,我或許只能流下那發(fā)自內(nèi)心的淚,在心底深處呼喚和平。
而那些麻木不仁、心如鋼鐵般的人,你們呢?每一天都有人因戰(zhàn)爭死去。我好似能想象二戰(zhàn)時的殘忍屠殺,好像能看見越戰(zhàn)時兩方交火硝煙四起的情景,恍如能聽見手無寸鐵的婦女與兒童低聲的抽泣。似乎在冥冥之中,感到那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中五味雜陳說不盡道不白的痛。伊拉克的兒童,此時是否和我一樣擁有著溫暖?以色列的孩子們,是否和我一樣體味著安定?《爭戰(zhàn)殘影》的最后,是一幅拿著蠟燭的孩子的照片。她睜大著雙眼,恐懼地望著世界,因為戰(zhàn)爭,她失去了所有親人。當諾亞從方舟中放出白鴿,白鴿為他銜回了一枝橄欖枝后,上帝給人類的洪水之災(zāi)結(jié)束了。而此后,人與人之間,在不斷的爭戰(zhàn)中,萬年星河,來到今天。
我有這樣一個愿望,其實很原始,很普通,卻很困難就是希望世界能和平,就像列農(nóng)所唱的那樣:“四海皆兄弟,共享整個世界。”
世界是美麗的,終有一天,溫暖會照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