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雜文鑒賞
文學是人學,文學研究某種意義上是人學研究,研究文學作品所體現的人的生存狀態,精神危機,生命歷程,心靈律動,人生價值,自由人格,理想訴求,人生選擇等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魯迅的雜文鑒賞,希望對大家有用。
魯迅的雜文鑒賞1:他
一
“知了”不要叫了,
他在房中睡著;
“知了”叫了,刻刻心頭記著。
太陽去了,“知了”住了,──還沒有見他,
待打門叫他,──銹鐵鏈子系著。
二
秋風起了,
快吹開那家窗幕。
開了窗幕,會望見他的雙靨。
窗幕開了,──一望全是粉墻,
白吹下許多枯葉。
三
大雪下了,掃出路尋他;
這路連到山上,山上都是松柏,
他是花一般,這里如何住得!
不如回去尋去他,──呵!回來還是我的家。
一九一九年
魯迅的雜文鑒賞2:他
很多的夢,趁黃昏起哄。
前夢才擠卻大前夢時,后夢又趕走了前夢。
去的前夢黑如墨,在的后夢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說:“看我真好顏色”;
顏色許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說話的是誰?
暗里不知,身熱頭痛。
你來你來!明日的夢。
一九一八年
魯迅的雜文鑒賞3:影的告別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嗚乎嗚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無地。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沒。
然而我終于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干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乎嗚乎,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里彷徨于無地。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么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虛,決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這樣,朋友──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