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雜文《除夕的夢》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冰心的雜文《除夕的夢》,希望大家喜歡。
《除夕的夢》
我和一個活潑勇敢的女兒,在夢中建立了一個未來的世界,但是那世界破壞了,我們也因此自殺。
仿仿佛佛的從我和她的手里,造成了一個未來的黃金世界,這世界我沒有想到能造成,也萬不敢想她會造成,然而仿仿佛佛的竟從我和她的手里,造成了未來的黃金世界!
心靈里喜樂的華燈,剛剛點著,光明中充滿了超妙——莊嚴。
一陣罡風吹了來,一切境象都消滅了,人聲近了,似乎無路可走,無家可歸。
我站在許多無同情的人類中間,看著他們說:“是的,這世界是我們造成的,我們是決不走的,我們自殺了,可好?”他們只冷笑著站在四圍,我的同伴呢,她低著頭坐在那里,我不知道她也有自殺的決心沒有。
一杯毒水在手里了,我走過去拊著她的肩說:“你看——你呢?”她笑著點一點頭,“柏拉圖呵!我跟隨你。”我抬起頭來,一飲而盡,——胸口微微的有一點熱。
她忽然也站起來了,看著我,也不知道她哪里來的一個弓兒……可憐呵!那箭兒好似彈簧一般……她已經——我的胸口熱極了。
嗚咽——掙扎里,鐘擺的聲音,漸漸的真了,屋里還是昏暗的,簾外的爐子里,似乎還有微微的火,窗紗邊隱隱的露出支撐在夜色里的樹枝兒來,——慢慢的定住了神。
這都是哪來的事!將來的黃金世界在哪里?創造的精神在哪里?奮斗的手腕在哪里,犧牲的勇氣又在哪里?
奮斗的末路就是自殺么?
為何自己自殺不動心,看別人自殺,卻要痛哭?
同伴呵!我雖不認識你,我必永不忘記你犧牲的精神!
人類呵!你們果真沒有同情心么?果真要拆毀這已造成的黃金世界么?
這是一九二〇年的末一夜,陽光再現的時候,就是一九二一年的開始了。
夢兒呵,不妨仍在我和她的手里實現!
同伴呵!我和你,準備著:
創造——奮斗——犧牲!
1921年1月1日早起筆。
冰心的兒童文學:
冰心的兒童文學作品充滿著對少年兒童的愛和希望。冰心從兒童的特點出發,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從不以少年兒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現,不以空泛的說教,生硬的訓誡來教育兒童,而是采用與少年兒童促膝談心的方式,以親切、委婉的語調,述說自己生活中的見聞和內心的感受,并且敘述得那樣有趣,那樣娓娓動聽,就像有一種魔力吸引著小讀者。冰心在傾吐自己的感受時又是那樣情感淳厚,意緒綿綿,幽幽地牽動了少年兒童的心,促使他們在激動、快樂、振奮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作品所表現的主題思想的啟迪,從中得到教益。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啟發少年兒童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是冰心兒童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冰心的作品并不是直接論述我們的祖國是如何偉大,怎樣可愛,為什么應該愛國等等,而是以精巧的構思和生動的情景,抒發對祖國的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表現得更為濃烈。作者對祖國由衷的贊頌,不是抽象的,凌空的,而是通過冰心親身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抒發出來的。這感受是以耳聞目睹,新舊對比為基礎;加上作者細密的觀察,藝術的組合,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來。
冰心在自己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也往往根據少年兒童求知欲強的特點,藝術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歷史、科學諸方面的知識,灌輸給小讀者。但冰心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既不像教科書那樣系統,也不雷同于科普讀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可以說是寓知識于形象之中,以藝術的手法,通過生動、活潑的形象的描繪,使少年兒童在趣味橫生的閱讀中,擴大了知識面,增添著新的智慧。
冰心以兒童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進行美的教育,但它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而是同特定的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比如青翠的樹木,整齊得像綠毯一樣的麥田,夕陽下放著金光的人工湖,這偉麗的魚米花果之鄉,是勤勞、勇敢、聰明的人民,把沙漠泥積的大地,改建起來的。這里有花木山川的美,城市農村的美。在自然美之中,融進了社會生活的美。這樣的美育,能夠啟迪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熱愛事業,激勵他們去為改造世界而斗爭,努力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兒童文學和其他藝術一樣,“助成奮斗,向上,美化的諸種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