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雜文《燈火》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席慕蓉的雜文《燈火》,希望大家喜歡。
席慕蓉的雜文:《燈火》
在夜霧里,請你為我點起這所有的燈火。
1
他曾經在她五歲那年,來過她家。
他們兩家原是世交,然而那次會面的實際情形到底如何,經過了這幾十年,真是怎么也記不起來了,只是兩人都因而有了一種朦朧的認定:在她五歲那年,他們就已經見過面了。
在父執輩的筵席上,她偶爾會遇到那樣的場面:父親舉杯向一位朋友勸酒,那位伯伯堅決不肯喝,父親就會說:
"怎么?五十年前就認得了的朋友,竟然連一杯酒的交情都沒有了嗎?"
說也奇怪,原來千推萬辭說是有心臟病有胃病的伯伯忽然什么話也說不出來,馬上舉杯一飲而盡,并且容光煥發的在眾人的鼓掌聲中轉過來笑著要父親再來干一杯了。
那時候,她的心里總會有一種溫熱的感動。五十年!五十年!而且是怎樣流離顛沛的五十年啊!在那樣漫長艱困的歲月之后還能與年輕時的朋友再相見,再來舉杯,這樣的一杯酒怎能不一飲而盡呢?
她慢慢能體會出這種心情了。在已經進入中年的此刻,能夠有個象他那樣的朋友坐在面前,聽她一五一十的把最近種種苦樂的遭遇都說了出來,實在是一種幸福。
而無論她說了什么,他都會默默聆聽,間或插進一兩句話,剩下的時間,他總是用一種寬容的眼神瞅著她,唇邊還帶著笑意,好象是在說:
"隨你怎么鬧吧,反正,我是從你五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你了。"
在那種時刻里,她不禁要感謝那一直被她怨恨著的飛馳的時光了。就是因為時光飛馳,她才能在短短的幾十年里,一次再次地印證著這種單純的幸福。她喜歡這種感覺,就好象無論在多么陰沉的天空里,總有人肯為她留下一塊非常干凈又非常透明的蔚藍。
那是只有五歲時的天空才能有的顏色吧,而五歲時所有其他的朋友們呢?
2
他是她的朋友里最有學問的一個,因為他知道所有花樹草木的名字。
認得他不過才兩三年,卻很快就熟識得象相交了一輩子的老朋友那樣。那是因為只要看到一種不知名的花草,就會讓她想起他來,想他一定會知道這棵植物的名字。
而他從來都沒讓她失望過。只要她把植物的形狀顏色特征說了出來,在電話那一端的他立刻就會有回答,不但會說出植物的名字,還會告訴她在那一本書里去查對。那些書都是他送給她的,里面收藏著這個島上所有芬芳珍奇的植物資料。
他也常帶她和朋友們一起上山下海去看這些植物。那天,下著好大的雨,他們到北部一座山上去年"紅心杜鵑",那是一種只長在懸崖峭壁上瀕臨滅絕危機的高大花樹。雨下得好大,陰暗的山林中又濕又滑,向上攀爬不知道要向那里用力,跌進泥濘中時又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再爬起,不一會兒工夫,她的身上就因為出汗和雨水而變得又濕又滑了。
他卻一直談笑自若地在前面帶路,還隨時回過頭來指點她觀察那些長在巖石下和樹根旁的小小植物,時時還彎身去拔弄一下,看看它們開花了沒有。她心里好羨慕,羨慕這個朋友能夠擁有一種極為美麗與豐盛的世界。
終于走出叢林,來到了這座山的邊緣,雨停了,陽光把對面山上所有的草木照耀得閃閃發光。在兩面峭壁之間,喜歡生長在巖石縫隙上的紅心杜鵑正是怒放的時候,高大而又盤曲的樹木在頂梢上開滿了粉白粉白的花朵,她不禁雀躍歡呼了起來,而他卻在旁邊輕聲地說:
"可是,你要知道,我們也就只剩下這么幾棵了。"
她回頭看他,忽然間開始明白他從來很少說出的那一面了。眼看著一種又一種珍貴的植物在我們這一代里消失絕滅,在他心里承擔著的,是怎樣的悲愁和寂寞呢。
對這個美麗與豐盛的世界知道得太多了以后,也必然會愛得太多和擔憂得太多的吧?那么,他那博淵的學問在這種時刻里似乎不再令她羨慕,卻反倒要讓她覺得無限同情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