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經典詩歌賞析
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
寤言不寐,愿言則懷。
賞析:
本詩描寫一個被男子玩弄后又拋棄的女子的悲傷和期望。詩借刮風、下雨、天陰、打雷比喻男子喜怒無常,放縱無禮,粗暴傲慢的性格和善于調笑的手段,給一個天真、純潔女子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悲哀,女子卻沒有怨怒和悔恨,反而夜中不眠期望男子掛念,其實是借男子來寫自己想念。感情復雜、曲折、人物性格對比鮮明,充分展現了女子的多情多義和男子的粗暴無情。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篇2】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賞析:
本詩表達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長感情。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翩。由衣而聯想到治絲,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賢德,“我思古人,俾無訧兮,”正是俗話所言,家有賢妻,夫無橫禍。描寫細膩,情感豐富。構思巧妙,由外入里,層層生發。衣裳多色見于外,衣裳之絲見于內。再由“治”絲條理,聯想辦事的條理,才使“無訧”,講而深入到身心內部,體膚由而涼爽,再到“實獲我心”的情感深處,若斷若續,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篇3】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歸,頡之頏這。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歸,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賞析:
本詩描寫國君送別遠嫁他國的妹妹,表現了留戀不舍的深厚感情。詩以燕子在空中高飛起興,而引起送別之情,送別的人早已看不見了,而送行人的心卻早已追隨著去了,我們看詩人淚眼汪汪地久久佇立的情形,可以知道他們的難舍難分。但是,詩人并不僅僅停留在場面描寫中來表達內心感情,最后一節,更感念這位遠嫁的妹妹的優秀品德,交待了情感的基礎,又充實,又深長,所謂,“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正是惜別之情既深,送別之時難舍,“語意沉痛,令人不忍卒讀”。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篇4】
泛彼柏舟,變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菇。
變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瀚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賞析:
本詩遭受受群小欺凌傷害而又無援可助的不幸遭遇,就像順水漂流的柏舟,徘徊中仍然堅強不屈,展望著奮飛,卻又無可奈何。詩人將一番內憂外困的痛禁楚淋漓盡致表現出來,深沉強烈,感人至深,詩中又多用比喻,深刻精警,十分貼切行動。
詩經經典詩歌賞析【篇5】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寧不我報。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報我不述!
賞析:
本詩描寫受男子拋棄的婦女對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嘆,以及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沉痛呼吁。詩寫對日月傾訴,正是因為絕情男子變心帶來的走投無路的呼吁,甚至于埋怨父母,這正是窮而呼天,“憂患疾痛之極,必呼父母”的人生至情。但就這樣,女子還仍然無法忘記,所謂“俾也可忘”,正是因為無法可忘,這更反襯了男子的無情,女子的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