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陶詩只采黃金實(shí)[1],郢曲新傳《白雪》英[2]。
素色不同籬下發(fā),繁花疑自月中生[3]。
浮杯小摘開云母[4],帶露旋移綴水精[5]。
偏稱含香五字客[6],從茲得地始芳榮[7]。
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注釋】
[1]陶詩: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詩。黃金實(shí):指黃色的菊花。
[2]白雪: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此借《白雪歌》引出白菊之英。
[3]月中生:梁簡文帝《采菊篇》:“月精麗草散秋株?!?/p>
[4]小摘:指花還沒有盛開。云母:謂白菊似白云母。
[5]水精:即石英。此形容菊上露珠之晶瑩。此句言帶露全移之白菊,如水晶連綴?!靶?,一作“全”。
[6]含香:尚書郎在光明殿奏事之時,含雞舌香,即丁香。五字客:據(jù)郭頒《魏晉世語》所載:司馬景王命中書令虞松作表,再呈,仍不合意,令松修改,松不能改。中書郎鐘會為更定五字,松悅服。此以五字客鐘會比馬郎中。結(jié)尾言有馬郎中之佳詠,白菊從此得地而盛開。
[7]若榮:鐘會《菊花賦》:“俯弄芳榮?!?/p>
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譯文】
陶淵明的詠菊詩只贊美黃菊,馬郎中偏作白菊之英。那潔白的顏色與籬笆下野生的黃菊截然不同,懷疑這素白的菊花出自月宮之中。摘取少量花蕊放入杯中沖泡,如同散開的白云母片般晶瑩,白菊連同露水一起移栽,真如水晶連綴。有含香五字客馬郎中的詠白菊佳作,郎中如移栽得地的白菊,自此地欣欣向榮。
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賞析】
馬郎中寫《移白菊見示》,詩人作此詩和之。自陶淵明后,菊花歷來受文人所喜愛,象征隱者高雅之風(fēng),“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更讓人稱道。馬郎中亦愛菊,不過較之世人皆愛的黃菊,更愛素潔的白菊,詩人抓住了“白”這一點(diǎn),運(yùn)用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翻空出奇,多角度細(xì)致地描繪馬郎中所移栽白菊的可愛形態(tài),得其清雅神韻,并借物喻人,贊揚(yáng)馬郎中的才學(xué)品性,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閑適悠然的心境。
首句將馬郎中之愛白菊與陶淵明愛黃菊作對比,巧妙地以陽春白雪形容白菊的顏色,以及高雅不落俗套的姿態(tài),先聲奪人?!八厣煌h下發(fā)”暗含“移”之意,“繁花疑自月中生”形容白菊如月色皎潔,不似凡塵之物,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突出白菊之“白”,描繪出白菊的高雅無塵。五、六句以典型的瞬間勾勒白菊動人心魄的美態(tài),在白菊還未完全盛開之際,采摘放入杯中,如同云母綻開,晶瑩剔透,美不勝收;把帶露的白菊迅速移栽,就像水晶連綴在一起,通透好看。無論是部分還是整體,詩人筆下的白菊好看得毫無瑕疵,美麗得玲瓏無比。末句以典故贊美馬郎中的才學(xué),移栽之白菊定會欣欣向榮,屬應(yīng)酬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