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的散文有關人物的散文
描寫人物的散文篇1:外婆
原本以為自己很堅強,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腦海中總翻騰著與外婆有關的往事,總會有種想哭的沖動。
記憶中,外婆對我很好,爺爺奶奶在我沒出生之前就死了,每當我去外婆家的時候,外婆總會做好吃的等著我。那時候看著別人總是有爺爺奶奶疼愛著,很羨慕,所以就老是去外婆家,感受老人對我的疼愛。
記憶中,外婆很好學,看電視的時候,有不認識的字,她會立刻指著問這字怎么念。外婆信佛,看她自己抄的經書上,有些字連我都不認識,她都在字的旁邊寫著拼音。
記憶中,直到外婆在今年正月去了,就為她過了一個生日,但也是我媽告訴我日子的。那時候的外婆還很硬朗,住在熱電廠,我媽說了后,就打電話告訴了兩個表弟,叫他們一塊去,就買了個蛋糕,吃完晚飯,唱生日歌,還硬要外婆許愿。生日雖然很簡單,但外婆卻很開心,說我們很孝順。現(xiàn)在想起來外婆那笑容滿面的樣子,感覺在我心中,那是最開心的一次。
記憶中,那天我回家,去跟床上的外婆聊天,她說了她活著時希望能看到的3件事:1,能看到我哥結婚,能抱下我哥的孩子;2,能看到表哥出來;3,能看到我結婚。我原以為她起碼能看到2件,但她卻一件也沒看到就去了。
記憶中……一切只能停留在了記憶中。
描寫人物的散文篇2:岳母
岳母出生在太平呂姓大戶人家,今年八十一歲。作為家里的長女從小勤勞能干。由于外公是讀過老書的先生,岳母小時侯也讀過一些書,這在那一代女人中真是難得,也為后來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五個舅舅也都六十開外,姊妹六人情深意篤遠非平常姊妹可比。
岳母當年被“強媒硬保”嫁給了我的岳父;岳父家境貧寒,巨大的生活和心理反差慢慢地形成了她倔強的個性。隨著六個孩子的降臨,生活更加窘迫,為了生計她像男人一樣天不亮就起來去幾十里外挑貨;為了貼補家用憑著自己的聰明和有一點文化學會了接生的工作,無論天寒地凍還是酷熱流火,無論深更半夜還是忙碌晌午,都是盡職盡責,造福著一方貧民。
在我小姨妹5歲時,我的岳父由于身體原因沒錢醫(yī)治撒手西去,丟下五個尚在懵懂中的孩子(二舅哥已過繼給了人家);可以想象得出一個女人帶著五個孩子是怎樣的情形,當時的岳母是何等的凄慘;然而,堅強而倔強的她只能背著孩子們偷偷流淚,轉身挺直腰桿艱難地維持著這個家。
我最應該感謝岳母一家的是,他們舉全家之力艱難地培養(yǎng)了我優(yōu)秀的妻子。記得那年為了我妻子讀書岳母不知跑了多少路,說了多少好話;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農村把女孩子念那么多書的真的很少,當時的家境也真的不允許呀;為了這事老人家不知受過多少埋怨,但她義無反顧,努力地堅持著。懂事的女兒果然沒有辜負全家人的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這在當?shù)匾鹆瞬恍〉霓Z動,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的妻子和我的岳母,對于老人家來說真是天大的喜事啊。盡管家境貧困,岳母還是禮貌、周到的辦了喜宴,那天我為我的得意門生發(fā)自內心的高興,也為老人家的堅強意志和辦事能力由衷欽佩。
后來“得意門生”成了我親愛的老婆,特別是兒子出生后,岳母給了我極大地關照,使得我和妻子能夠安心工作。可能岳母疼女婿是天生的,每年我和兒子生日岳母都當頭等大事記著,提前就會送些雞蛋、面等我喜歡吃的東西來,好像她女兒的生日反倒不怎么重視,多么聰明、善良的老人呀。
然而,由于我的無知和心胸狹窄很長一段時間我對老人家極不禮貌,我父親的去世對我觸動很大,現(xiàn)在想起來我真是枉讀了圣賢書。親愛的岳母,原諒孩兒以往的傲慢與無知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用心去愛您和您的女兒。
謝謝您,我的岳母,謝謝您培養(yǎng)了這么優(yōu)秀的女兒,才有了我這么優(yōu)秀、溫柔、賢惠的妻子。
描寫人物的散文篇3:懷念老金
老金的名字叫啥我已記不清了,畢竟我們分別幾十年了,只記得姓金北京人。金姓是滿族愛新覺羅的漢語翻譯姓氏,可見老金是滿清正宗皇族的后裔。
我畢業(yè)后分配在陜南漢中某大型國有企業(yè),由于我報到去的最遲,生活區(qū)里的男單身宿舍沒有房子了,就分在了廠區(qū)里面的女單身樓上,女單身樓其實也沒住幾個人,大部分是中午休息用的,下班都回家去住了。和我隔幾間屋子住了兩口子,我們幾乎每天見幾次面,我在漢中工作了三年,前兩年幾乎沒打過招呼,這戶人男主人就是老金。每天早晨起來,幾乎就能看見老金端個尿盆,去很遠的辦公樓男廁所去倒尿。也許女主人也到尿盆子,那也是在本樓女廁所的事,沒有老金那么招搖惹眼,我很少看見過。老金個子不高,一米六八足矣,一口標準的京腔,年齡大我好幾歲,只是走路有點女人味。我們不在同一個部門工作,就這樣互不干擾的生活了兩年。后來我才知道老金在木模車間管庫房。
當年國有企業(yè)有個約定成熟的潛規(guī)則,干公活要這要那程序很復雜,干私活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能幫上忙,二話不說先干再說。我知道老金在木模車間后,想給書架子做一塊木板,就找老金看能幫忙不。沒想到老金是個熱心腸人,量尺寸、加工、安裝多次反復不厭其煩,直到我滿意為止,就這樣我們成了朋友。不久老金分到新房子,我理所當然的要幫老金忙。安裝電路、裝修、粉刷、油漆、搬家具,那樣都不離我。
老金搬新家后距我遠了,三天不見彼此有些失落。逢禮拜天,老金就做幾個菜邀我喝幾口小酒,酒后老金就講他的經歷。聽了老金的故事,我們之間距離更近了,我才真正走進了老金的內心世界。
老金到底和滿清哪個皇帝是一家,他從來沒有給我炫耀過,那是祖輩的事與他關系不大。只說他是書香門第,爺爺父母和叔父都是中學教師。__后期,老金剛十五歲初中畢業(yè),就被毛主席從北京號召到陜北插隊落戶去了,稚氣未脫就離開家人獨立生活。離開父母和大城市來到陜北山溝,在廣闊的田野,依靠稚嫩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接受再教育。白天在山溝和貧下中農一起戰(zhàn)天斗地,晚上坐在月亮下獨享寂寞,一年和父母難得見幾回面。他拿出當年在延安的照片說,只有在參觀學習時才能偶爾進一次延安城。照片以延河橋寶塔山為背景,那是他們那一代人當年心中的圣地。照片上的老金胸前戴著毛主席像章,身穿軍服戴著軍帽,挎著為人民服務的軍用挎包,斗志昂揚的眼睛炯炯有神。偶爾回到北京的家,感覺好像被拋棄的嬰兒,自家生長的四合院卻住進了陌生人。好不容易熬到18歲該招工回城了,因父母無權無地位進城工作難以落實,直到22歲才被陜西省統(tǒng)一招工,又從陜北分配到陜南漢中。雖說陜南條件好一點,還仍然在山溝,距離北京更遠了,回家也更艱難了,好賴有了工作省得父母再操心自己。他報到后回家把這消息告訴父母,一家人欣喜若狂,好歹在陜北熬過六七年,哪里山水不養(yǎng)人!?到哪兒還不都是工作!說到這里老金感慨當年太幼稚,一顆紅心滿腔熱情,換來了冰涼的現(xiàn)實。同來陜北山溝插隊,有人回到北京在政府部門工作,有人被推薦上了大學,只有少數(shù)人仍然在外漂泊,像他這樣沒離開山溝的人就更少了,老北京成了路過京城的匆匆看客。
看過“描寫人物的散文”的人還看:
1.描寫人物的散文好段
2.散文做人
3.描寫人物的散文精選800字
4.關于描寫人物的散文600字
5.優(yōu)美寫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