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的散文
歷史人物很遠但也可以很近,很輝煌也有的很落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歷史人物的散文篇,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人物的散文篇1:歷史和人物
歷史人物這個中性詞,包含了廣義上的好人和壞人。在這兒簡單的例舉一些自秦至清的歷史人物,加入了我的個人理解,不做歷史研究。
秦始皇
千古一帝,自以為這是對他的最客觀的評價。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鞏固江山鞏固統(tǒng)治,以便千世萬世垂于無窮。但但以此方面來說,中國古代所有的“明君圣主”和秦始皇相比不過是一丘之貉。他的思維很簡單,為了后代著想。可惜秦始皇不懂得“可持續(xù)發(fā)展”。他稱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修馳道,供皇帝御用。其利用價值至今已經(jīng)一無所有。為抵御匈奴,修筑萬里長城。后世一直延續(xù),至清康熙年間,長城這項長期工程才得以“竣工”。而現(xiàn)在長城成了天然的農(nóng)耕分界線。作為名勝古跡,萬里長城絕不遜色。登上長城的中國人也毫不孫色。長城內(nèi)外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證明。秦始皇的“焚書抗儒”無異于在當(dāng)時的文化領(lǐng)域發(fā)動了一場“革命”。與后代“革命”相比,前者傷亡人數(shù),較少持續(xù)時間較短。統(tǒng)一度量衡和文字,這項措施得到了歷代史學(xué)家的一致好評。秦始皇死了兩千多年了,關(guān)于他的爭議也已兩千多年了。此時的我只對他的驪山陵最感興趣,也許我等不到開掘的那一天,但并不意味著沒有那一天。
漢武帝
劉徹,謚號為“武”。非常正確。
漢光武帝
劉秀,用三年時間從一個放牛娃轉(zhuǎn)變?yōu)橐粐彩俏ㄒ灰粋€完成中興的開國皇帝。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quán)”劉秀已早于他九百年多年使用過了。劉秀的大哥劉縯,也是位人物。金戈鐵馬的,卻不幸地死在劉玄手中,多少人扼腕嘆息。自以為劉縯的死是個必然事件。依劉縯的性格,他不會是一個好皇帝,只是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
三國
人物太多,事件太雜,演義太虛。只好用一個時代來代表整體人物。
隋文帝
楊堅,勤勞的好皇帝,卻沒當(dāng)好一個好家長。
唐太宗
李世民,出色的執(zhí)政能力,掩蓋了他登上皇位的過程。幸而早死,避免了唐朝提前由盛轉(zhuǎn)衰。
李白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最佩服他的想象力。其豐富的想象能力決定他詩人的身份。歷史老人沒讓他做政客的是正確的。假設(shè)當(dāng)年唐玄宗許了他官職,只會有兩種結(jié)果:要么罷官,要么辭官。
杜甫
即使杜甫做了官,也不會對唐朝的衰勢起任何作用。只能是寫詩寫詩再寫詩。
李煜
我喜歡他的詞
岳飛
失敗的英雄。恕我直言不諱,岳飛和其他名將一樣,是個典型的軍事天才,政治白癡。他的經(jīng)歷也再次驗證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想要收復(fù)失地,迎回二圣,卻不為高宗考慮。二圣迎回,高宗是什么“圣”?岳飛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太深,比一千零一夜還要天方夜譚。還好,岳王爺?shù)奈幕讲蝗畿娛滤礁撸忻脑~只有一首《滿江紅》,不然的話辛棄疾將要做詞壇的第二個“岳飛”了。
歷史人物的散文篇2: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這是櫻花的季節(jié)。她們花開,裝扮了整棵樹,她們花落,裝扮這個世界。
——題記
櫻花……
櫻花在很多人心目中是美麗,優(yōu)雅和浪漫的象征。不僅是因為她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她經(jīng)歷短暫的燦爛后隨即凋謝的“壯烈”。她是死在她最美的一刻的,一如項羽,永遠地活在了他的31歲。
從小在熒幕上看到的楚漢之爭,大多是以劉邦為主線的。因此,對于飾演大反派角色的項羽,我是沒什么好感的。甚至在看到項羽以劉邦的妻兒性命相逼時,對這廝更是厭惡至極。
因為不喜歡,自然也不會去關(guān)注。于是“項羽”這個名字就這樣淡出了我的生活,退出了我生命的舞臺。
直到小學(xué)學(xué)習(xí)成語“四面楚歌”,老師給我們講解這個成語的典故,“項羽”才又重新竄進我的腦袋。也了解到英雄末路,自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于烏江的故事。于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曉得是對他自死不過江東的敬意,還是被他對愛情的感動,又或是別的什么。但這種感覺我卻不曾忘記,尤其是學(xué)習(xí)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后,這種感覺又一次強烈地侵入了我的心肺,久久無法忘懷。
在這種感情的驅(qū)使下,我不由地去尋找關(guān)于項羽的資料。
于是我知道了巨鹿之戰(zhàn),懂得了他“破釜沉舟”的決心,讀懂了他“不戰(zhàn)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
于是我知道了彭城之戰(zhàn),懂得了他的“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讀懂了他的堅定、不為外界所動的平常心。
于是我知道了霸王別姬,烏江自刎,懂得了他在戰(zhàn)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的柔情刻骨。
縱觀悠悠歷史,漫漫長河,英雄無數(shù)風(fēng)流不盡。項羽的慷慨赴死以報江東父老,從容舍身以慰男兒之身,如此氣節(jié),在他訇然倒地之際,騰空而起,凌云直上,流傳千里,摧人至今。
寧可無愧而死,不肯慚愧而生。
我想項羽一定是那櫻花林中最耀眼、絢爛的一枝。
——尾記
歷史人物的散文篇3:我最喜愛的一位歷史人物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在這五千年中涌現(xiàn)出許多偉大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人物要數(shù)三國中的“常勝”--趙云了。
趙云智勇雙全,文武雙全。武藝超群,忠心耿耿,歷來被后人所贊頌,被后人所學(xué)習(xí)。因此小時候家人常用趙云來教育我要精忠報國。漸漸地趙云的事知道的愈多,我就愈加敬佩趙云。
我敬佩趙云,首先是因為他的武功很好,在百萬軍中取之頭如探囊取物。一桿銀槍,被趙云使得風(fēng)馳電掣,出神入化。一把剁鐵如泥的青紅寶劍,被趙云耍得神出鬼沒,讓人眼花繚亂。所以,無論什么怎樣的大將見到趙云都聞風(fēng)喪膽,狼狽而逃,否則,就會死在銀槍之下。趙云直到老年仍英勇無比,真可謂寶刀不老。
我敬佩趙云,其次是因為他臨危不懼,經(jīng)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黃忠夜襲曹寨,不料中了埋伏,趙云舍身將黃忠救回軍營,可這時,曹操趁勝追擊,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趙云大寨壓來,這時,趙云軍隊人員傷亡嚴(yán)重,無法應(yīng)戰(zhàn),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趙云突然想起一妙計,他讓弓弩手埋伏在戰(zhàn)壕里,待曹軍接近,弓弩手突然站起來,霎時,萬箭齊發(fā),曹操以為趙云早已布好了天羅地網(wǎng),馬上命令大軍撤退。看來,趙云真可謂是一員有勇有謀,不可多得的武將。
我喜歡趙云,最主要是因為他時刻為天下百姓著想,而且認準(zhǔn)明君就死心踏地的跟著他,決無二心。趙云年少時投奔袁紹,盡管袁紹勢力龐大,但是個昏君,不聽忠臣直言勸告,只聽奸臣花言巧語,趙云放棄高官厚祿,毅然離開,幾經(jīng)周折,投奔劉備。當(dāng)時,劉備勢單力薄,連吃敗仗,可趙云沒有離開,決心幫助劉備脫離苦境。在長板坡時,趙云為了留下一點劉備的血緣,為了蜀國的將來,趙云領(lǐng)著二三十個軍士闖入曹軍去救甘夫人和阿斗。當(dāng)趙云尋到阿斗時,已只剩下單人單騎,鮮血灑滿戰(zhàn)袍,可趙云不顧生命危險,把阿斗放入戰(zhàn)袍中,又打入了曹操百萬軍中,就在他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力斬曹操五十多員,最后,趙云把阿斗完好的交給劉備。
趙云是一位世上少見的神奇武將,他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將永遠敬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