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情的400字散文
關于親情的400字散文篇1:我的爸爸媽媽
六月的天氣,像一個情緒不定的娃娃,說變就變。早上還是晴空萬里,到中午,轉眼間就烏云密布,下起了雷陣雨。
早上8點多,爸爸拿好漁具,不問也知道,爸爸又準備去捉魚了,不過這回有另外3個鄰居同他結伴而行,一起去捉魚。因為那時天氣很好所以爸爸沒有帶雨具。中午,我正在電腦前查資料,卻看到了外面已烏云密布的天空,不由得擔心起爸爸來。怕爸爸回不了家了。所以我匆匆忙忙跑去問媽媽:“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媽媽說快回來了。我焦急地等待著爸爸。不一會兒,又下起了暴雨。可爸爸還是沒回來,我搬了一把椅子,放在窗戶前,我就坐上面等爸爸。等著等著,淚珠就一滴一滴地了滴了下來,媽媽見了,便給其一個鄰居打了一個電話,結果他的手機在家里。媽媽過來安慰我,說:“爸爸很快就會回來了,別哭,下雨了,他們可以躲到轎車里去的。”不管媽媽怎么安慰我,淚珠總是不住地往下落。不過還好,雨很快就停了,而且爸爸也回來了,那么我也不用不放心了。
我愛我的爸爸! 我愛我的媽媽!
親情的400字散文篇2:親情美好
親情,一個永恒的主題。正是這血濃于水的親情,陪伴著我們走過每一個難忘的日子,譜寫著我們多彩的人生。
透過那扇歷史的窗戶,我窺視,我看到了親情,看到了那一幕幕關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
百余年前,雷雨交加,傾盆大雨,肆虐的狂風撲向載著孩子的小船,孩子和岸上的母親撕心裂肺地哭喊,卻無濟于事,就這樣骨肉分離了,而風在呼嘯,它冷笑著看著這一幕,嘲笑瘦弱的母親不能改變骨肉離散的命運。我不僅看到了這幕百年的悲劇,窗戶的那端,我又看到骨肉分離日子里天各一方的思念。斗轉星移,歲月流逝,但相隔千里萬里,也隔不斷母子的思念。是啊,親情又能被距離和時間沖淡!漫漫長夜里,漁船上點亮了盞盞漁燈,透過這微微的火光,兒子似乎看到了母親含淚守望時瘦弱的身影。“母親”,我偉大的母親,我一定要回到您的身邊!“希望”讓兒子堅信黑暗終有一天會被光明的太陽驅散,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漁船駛入了生養他的港灣,母子泣涕漣漣,激動萬分,此時歷史的窗戶靜靜地看著,它感到驕傲,為那母親,也為兒子。它銘記著那一刻的喜悅和淚水。
然而我發現母親在這份喜悅下還藏著一絲的抑郁。原來母親還有一個兒子,他的名字叫臺灣,臺灣與母親雖只是一峽之隔,但億沒能投入母親的懷抱。他的眼睛里寫滿了無奈。歷史的窗戶旁一棵快要枯死的樹上,一只翅膀受傷的小鳥哭喊著:“媽,我想回家,回家……”小鳥的哭喊使聽到的萬物心痛。啊,我看到了,受傷的小鳥的媽媽飛來救它的孩子,小鳥媽媽為找小鳥已經飛得很累了,但此刻她沒有停歇,而是忙著為小鳥治傷,為小鳥覓來食物。終于小鳥的傷全愈了,同母親在空中一起飛翔,再看看周圍:老枯樹在雨水的滋潤下又抽出了新芽....
關于親情的400字散文篇3:一家三口
我家有三口,充滿干勁的爸爸,任勞任怨的媽媽和童心未泯的我,組成了這一個美滿而又幸福的家庭。我們三口雖說是一家,但我們各有個的個性。于是,我們家有歡聲笑語也有清風細浪的小事情。
爸爸雖是一個大忙人,可他一進家門卻沒有半點架子。而且也燒了一手好菜,于是我把“一把手”的稱號給了他。可媽媽不服氣,嚷著說:“憑什么讓他當,我也不比他差啊,只是沒現藝罷了啊。”我在一旁偷偷的笑,我想:媽媽只能燒幾個我都能燒的小菜,怎么能和爸爸比呢。想著,媽媽朝廚房走去,燒起了她那心目中的菜。
大約半小時后,媽媽滿面春風的出來了。我與爸爸看了媽媽做的菜,傻了。眼前的這一盤扁豆好像是那鱷魚背上的那一粒粒的東西,還起著泡。望著這一盤菜我有所失望,我說:“沒喂口。”爸爸得意的說:“想跟我爭,還早著點呢。”媽媽說:“今天就算是減肥吧。”爸爸忙替媽媽解圍,把菜端進了廚房,一邊發出了信號:“可別餓了我們的兒子啊。”片刻,廚房里便響起了音樂聲。
爸爸叫著:“給我拿盤子來。”媽媽應和道:“哎,來了——”便將一條毛巾搭在肩上,好似小二似的走進了廚房。這是我們家最豐盛的一頓晚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