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洛陽的散文
關于洛陽的散文篇1:洛陽情
洛陽,一處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這一年我再次回到了古都洛陽,臨近洛陽,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愫便油然而生,我想我一生漂泊無論在何處都會伴著淡淡的洛陽情。
洛陽的歷史我翻閱過,我知道洛陽是史書上所道的九朝故都。我踏過洛陽城每一處地方,我拜訪過保修龍門石窟的匠人,我看過畫樓繡牡丹的姑娘,我詢問過石碑上篆刻的碑文……
我仿佛站在洛陽歷史的光門中,我把關于洛陽的一切都收集起來,書籍上洛陽的歷史,舌尖上洛陽的美食,文化上洛陽的名跡,洛陽的人與物在歷史的演變中逐漸變成了如今現(xiàn)代化的洛陽城。
洛陽城,歷經(jīng)幾千年的風雨洗禮。手撫著厚重的城墻,歷史在我的耳畔深情訴說……
這是戰(zhàn)爭,因為洛陽的戰(zhàn)爭,城墻外的敵人不畏生死,守城的軍隊殺敵奮戰(zhàn)。耳畔上嘶喊震天,眼前烽煙滾滾,攻城車,守城械,在不斷更替輪回,王朝更迭,時代換替,這震撼的一切在我眼中清晰浮現(xiàn)。我想洛陽的歷史不汲汲于這些吧,于是我意猶未盡收回手掌,去尋找更多關于洛陽的歷史。
我穿過炊煙漸次的村莊,看到洛陽城的輪廓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就站在洛陽城外的一片平地上,我看著夕陽的余暉鋪滿洛陽城,這座古城隨著夕陽的消逝漸漸顯現(xiàn)出它的的落寞,孤寂的心伴著孤寂的城,我踱步入了城門。
恍惚間,萬家燈火,人聲鼎沸的洛陽城忽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黑色的夜幕上繁星似錦,灑落下的星光充斥在偌大廣場上,散發(fā)著熱情的廣場舞,霓虹燈閃爍著不停,人們的歡聲笑語響徹云霄。我怔怔看著這些,這就是夜晚的洛陽城?
牡丹花會的熱鬧讓我感受到了一座古城的朝氣,我看著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看著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富貴牡丹,我想古代的洛陽是否也像現(xiàn)在一樣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洛陽情伴我輾轉(zhuǎn)過祖國各種地方,我想,我的一生終會歸根于洛陽。因為,洛陽,一處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關于洛陽的散文篇2:洛陽之行
其實,使我感動的是中原的文化。多年前,在一本雜志上曾看到一篇關于洛陽的文章,在古老的洛陽站外,有一群風塵仆仆的孩子,端著熱氣騰騰的水盆,舉著整潔的毛巾,對下車的人吆喝著:“叔叔阿姨,洗把臉吧,只需幾分錢......”
火車經(jīng)過鄭州時,看窗外的背景已經(jīng)很像黃土高坡了,同行的一位同學高呼起來:“啊!龍門石窟。”洛陽越來越近了。
終于到了洛陽站,看到了站前廣場高高矗立的洛陽大廈。洛陽自古是交通中心,西距西安437公里,南到武漢,北至太原都在500公里左右,可見這里歷來是軍事重鎮(zhèn)。
我們開始了環(huán)城之行,從王城公園到中州路定鼎路,再到大小太平門轉(zhuǎn)了一圈。古都很樸實,建筑很古老,青磚琉璃瓦。這里曾是大唐的京城,看著每一磚每一瓦,似乎唐朝時的情境猶在。
當時正值九月,不是牡丹盛開的時節(jié)。古老的洛陽放慢了歷史的腳步,人們可能懷念唐朝時的繁華,在歷史的風塵中,武則天皇帝曾在此度過半個世紀大唐的輝煌時光,其統(tǒng)治的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就像洛陽的牡丹一樣神采奕奕。而如今也似乎只有國色天香的牡丹還能撐得起洛陽的雍容華貴的尊嚴。
另據(jù)史書記載,“中國”一詞起源于洛陽,這里曾是中國最早最長的都城,從夏商到唐朝綿延幾千年,跨越十三個朝代。伊洛兩河的文明是盛唐文明的搖籃,其繁華超過北宋汴京的《清明上河圖》。我們到了蘭園,看到了靜靜流淌的伊河,沿著河岸漫步,細細感悟,找尋古老文明的絲絲遺跡,感受皇城相府的古老經(jīng)典,感慨華夏文明的一脈相承,一衣帶水,從西安洛陽再到開封南京杭州。
古城雖平淡,但很有韻味,此次洛陽之行讓人銘記不忘。多少個世代過去了,從天子到布衣,淡淡的憂思星星點點地遺落在五千年的時光中,彌久生輝,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古老的黃河文明,著著黃土高原古銅色的黃,源遠流長。
關于洛陽的散文篇3:再見洛陽
現(xiàn)在就和洛陽和學校說再見還為時尚早,好似給一個未咽氣的人寫悼詞,倒好像急著離開似的,其實不然,是舍不得離開。在洛陽生活這幾年也真有了依戀的感情。除了家鄉(xiāng)洛陽是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第二故鄉(xiāng)。一草一木,一春一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怎能不產(chǎn)生情感?我常常想如果現(xiàn)在離開我會懷念洛陽的什么?河流?風景?汽車?高樓?每到這時我便會閉著眼長長地吁一口氣。我一直認為是時間讓我們對某一個地方產(chǎn)生了感情。你明天要離開待了一天的某個地方,你會有感情嗎?如果你明天要離開待了一年的某個地方,你會沒有感情嗎?如今離離開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每次想到畢業(yè),本是一件高興的事,心情卻憂郁,沉重,總不是滋味。當一天悄無聲息地從指間溜走,我心里便對自己說與離開的日子又接近了一天。從前覺得上課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現(xiàn)在覺得日子好像長了翅膀,倒希望度日如年了。我想留住這美好的日子。
習慣了深夜才上床睡覺,習慣了清晨坐在宿舍聽外面的汽笛聲,習慣了拎著水壺一口氣上五樓,習慣了上課和吃飯的路,習慣了坐校門口的公交車,當一切都改變,換了模樣,我還會習慣嗎?
道路干凈寬敞是洛陽給我的第一個印象,現(xiàn)在洛陽的道路依然是干凈寬敞的,不同的是我對這些道路認識了,熟悉了,這些道路上有了我的足跡,我對它們有了感情。我喜歡坐公交車去旅游的那種感覺,我喜歡走在河邊聽流水澗澗的聲響,我喜歡傍晚站在樓頂眺望遠處的燈紅柳綠,當這些不再有或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出現(xiàn)時我該是怎樣的心境啊!我會懷念,懷念在洛陽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幾年不知不覺不聲不響就過去了。以前從未察覺過得快,現(xiàn)在也許快要畢業(yè)了,亂想的多了,情感也莫名的多了,倒真切地感受到時間過得是如此快,真是白駒過隙。時間越過得快,我就越不舍離開。每次聽到畢業(yè)這兩個字我心里總會“咯噔”一下,我害怕了這兩個字,害怕那一天的到來。
坐在走廊的盡頭看著下面的同學背著書包步入教室或騎車進出校園我的腦子竟是一片空白,怎么會這樣?我努力去找尋有關過去的回憶,卻怎么也找不到,我好像一個失憶的人。閉上眼皺著眉頭責怪自己難道這幾年的日子全是空白嗎?這幾年的日子哪去了呢?莫非昨天還是四年前,今天突然就穿越到四年后了嗎?手指輕輕地敲著頭,靜下心一想,于是我明白了,這幾年的日子就和我剛剛看到的一樣:每天背著書包進教室或騎車進出校園。四年時間就是眼前的一幕的重復。這幾年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這樣的日子太多了,太熟悉了,以前自己身臨其境,現(xiàn)在自己身在其外,猛然間看到這樣的場景竟不知所措,陌生了,忘記了自己其實也是這樣過來的。我還想繼續(xù)這樣的生活——每天按時進教室上課。可是那么多教室我該進哪一間呢?有哪位老師還會給我講課呢?我還能碰到熟悉的笑臉嗎?不會再有了。那樣的生活結(jié)束了,因為我就要畢業(yè)了,沒有了規(guī)定的上課時間,也沒有了規(guī)定的上課教室,以后再也沒有了,想到這些我痛心疾首。
春暖花開本是一個賞心悅目的詞語,現(xiàn)在我卻感到它是那么刺眼。我但愿春不要來,花也別開。如果是寒冷的天,我是身冷心熱,這樣我會覺得離畢業(yè)還有很長時間。大自然是無情的,它哪里顧及人的感受。春風吹綠了岸邊的垂柳,吹醒了嫩綠的小草,湖里的魚兒活躍了,岸邊的花兒發(fā)芽了,人們脫掉了厚重的棉衣,街上的行人多了,這一切都預示著畢業(yè)的步伐越來越近,同時我的愁緒也加重了。我高興不起來,心情似乎與春天的景物不符,我知道我無能為力,誰叫我是多愁善感而又懷念往昔的人呢。有時候我真想換一種性格,對一切都無所謂,那樣就不會有太多感情,不會那么戀戀不舍,當然也沒有現(xiàn)在的傷春情緒。唉!我既然無法控制春天的腳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多注意每天的生活,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好好體會大學最后的時光,珍惜在洛陽最后的一段生活。
散步在湖邊,微風一陣陣拂面吹來,看著對岸的楊柳,恰是“綠柳才黃半未勻”,波光粼粼的湖水緩緩向東流淌,這時,我又想到了畢業(yè)。畢業(yè)兩個字仿佛有了靈魂,附著在我身體里,不離不棄。我該說什么呢?什么也說不出來,我愿在琴湖的柔波里做一條小魚,日日夜夜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游蕩在湖水中央,陪伴著我所熟悉的這方天地。( 文
看了“關于洛陽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有關暢游景點的優(yōu)秀散文
2.有關車站抒情散文作品
3.關于牡丹的抒情散文欣賞
4.關于牡丹花的散文
5.精選關于遇見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