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的內涵散文
關于生命的內涵散文篇1:生命的意義
三十已過四十還未到,肌肉已沒了年少時候的光溜與結實,躺在床上的時候撫摸過自己的手臂和微微有些朧起的腹部,總會情不自禁的告誡自己該鍛煉了。
想了已有段時候,總會自己給自己以借口沒有必須去和空閑的時間。其實自己是明白自己的,可以隱瞞別人,卻欺騙不了自己的心,一切都不是推脫的理由。我怎么會沒有時間呢,那個在電腦前從天黑坐至夜深的人是誰?那個無聊得在網上胡亂看書敲打文字的人是誰?那個肌肉漸松腹部漸漲的人是誰?
前幾日,大哥自故鄉不告而來。可紅塵里總有些俗事是無法推卻的,人在江湖身總不能由已,也只能在空閑的間隙陪哥到附近的公園轉轉,自家兄弟倒也沒什么好說的。只有在晚上陪哥上飯店飲酒作樂,幾日下來酒是喝了不少,心情一直挺愉快,網也沒上了書也不看了。懵懵懂懂無憂無欲的感覺真不錯,人生能有幾何,當歌則歌,有酒不飲還待明日否,古來拼卻圖一醉,一醉方休無事休。
那日里送哥上車時,心情是不錯的。離別已有近兩年了吧,見面焉能不樂乎,既然樂已樂過,分別為何還有憂愁。只是當火車漸近時,看哥孤零坐在鋪上,驀然有一種別離涌上心頭。當想和哥說點什么時,厚厚的玻璃夾在中間只能徒勞的看著彼此的口形。什么是咫尺天涯,什么是分別無聲,凄零孤獨的感覺又涌上心頭眉梢。
我不想流淚,不想以淚水表示我的離愁和孤單既來的痛楚。哥似乎想和我說的什么,快步的走到了出門口,可已緊鎖的門又怎可輕易打開,如若生命的痛夢和孤獨不是一個轉身就能甩在腦后的。當汽笛鳴響時,車輪漸行漸快時,我看見了哥偷偷的側過了臉,有兩行清澈得透明的淚水緩緩的流落。
哥,你為何要哭,為何要在這分別的汽笛聲里軟弱我本就不夠堅強的淚水。其實,我明白你為何而哭,為何會有傷了心的淚水,如若我的孤獨寂寞不須說出口你一樣明白。
人生之事焉能如意,誰的青春沒有幾個夢,誰的胸懷沒有江湖河山。是男兒當揚志千里,是男兒當有千古不滅的豪情,是男兒當有萬代不朽的夢想與激昂。
我想我是明白哥的,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嘗過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有多少悲歡有多少淚水,全隱約在心底不敢化作淚水。只能也只有在這分別的站臺流淀出人生的無奈與無法化解的悲傷。
哥已走了兩日,一直無法定下心來寫點什么。突然間對這文字有一種無法言緒的厭倦和說不清的空洞錯折,我不知道以后的我還能否與從前一般的熱愛,是否還可以以文字表述我的孤獨與化不開的失落。
如果不可以文字,我還能做些什么。如果不能文字,隱沒了以后是否還有人記得當初網絡的那個我。如果不能文字,我是否還會是我。如果不能以文字,漸漸已清澈的眼眸是否又將陷入紅塵的煙火。
推開了凡塵的鎖碎,到了那個熟悉的市場買了兩套衣服,一套運動一套休閑的,從頭到尾也不過十幾分鐘。對于買賣東西我總是很快的,要么不去,一去肯定是必須買成的,如若不成縱使回家了心里也不痛快。一般來說去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目標與概念,什么樣的價格與樣式心里早有定數,所以常常去也匆匆回也匆匆。
關于生命的內涵散文篇2:當生命只有擔當
巴爾扎克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是弱者的無盡深淵。”
如果,你只是一滴雨水,也應匯入江河,奔騰不息;
如果,你只是一縷陽光,也應融入春光,溫暖和煦;
如果,你只是一粒種子,也應鉆出硬土,點綴生機;
如果,你只是一顆素繭,也應破出束縛,繽紛自然;
沒有信仰的人生是枯敗無果的,這樣的人會陷入欲望的泥潭,醉生夢死。古有詩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沒有信仰便如同空來到這個世界上,白走一遭,一場笑話。倘若有了信仰便會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擔當,這樣的擔當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的擔當,有這樣的擔當的人才會明白“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胸懷;才會懂得“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堅定;才會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傳誦。
當生命只有擔當,才會有官東舍己救人的壯舉;當生命只有擔當,才會有項羽霸王烏江自刎的慘烈;當生命只有擔當,才會有“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濟世情懷。
觀今需鑒古,無古不成今。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小人窮在道德,窮在擔當。
倘若世人皆以小人之道,天下可危矣。虎生猶可親,人毒不可近。何可謂之君子?大丈夫是也。何可謂之大丈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矣。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孔明本“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后來卻“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有人說他這是忠義,我卻覺得把這稱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更勝一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人擁有滿腔的熱血,多少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卻奈何“主人空有濟川心,坐見門前水日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煜寫下悲愴詩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當生命只有擔當卻無奈無處擔當。
回到如今,國家尚在,人民且安,處處都是擔當的空位。
方且少年,自當立下大鵬之志。口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語,拿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勇氣與擔當。
關于生命的內涵散文篇3:珍惜生命
曾經想就作家的壽命探索一條規律,可是,我很快發現作家的壽命和其他人群沒有什么區別,更沒有特異性。壽命不濟者,如魯迅、路遙、周克芹、史鐵生,不過六十歲就走了;耄耋高壽者,如巴金、冰心、臧克家,都生活了一百歲左右。
對于以上的作家,我覺得,他們的壽命相差實在是太大了。我想:如果魯迅活一百歲,即使不能活一百歲,哪怕是活到新中國成立,那么,他該為我們這個社會留下多少精神財富啊。
可是,魯迅天生缺少運動,也許沒有時間運動,他給人的印象是,除了是作家就是教授,他的文章中還常常提到黃包車。看樣子,魯迅是常常以車代步的。缺少運動本來也沒有什么,巴金和冰心他們,也沒有文章說他們特愛運動。可是,魯迅和路遙除了缺少運動,都有一個很大的嗜好——抽煙。至于史鐵生,則因為長期坐輪椅,加上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走得很早;至于周克芹抽不抽煙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他是個忘我地潛心創作的人,很少有時間活動。因此,基本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規律:所有喜歡抽煙的人和缺少運動的人均不能長壽,作家尤甚。
有人不同意這個看法,說毛澤東也是個抽煙英雄,卻活了八十多歲。那么我要說,如果毛澤東不抽煙,他準能活九十多歲。雖然朱德不抽煙活了九十多,可是這樣的例子畢竟太單薄了,沒有說服力。但是,我要是把生活中二十幾個正反例子說出來,人們可能會對于抽煙的壞處有所警惕。對于作家,社會上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羨慕的,就夸幾句,有妒忌的,就對作家輕描淡寫,甚至于有所不尊。但是,只要公平的、客觀地看待作家,應該會得出一個結論,作家往往都和魯迅說的一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好的作家自然不必說,如司馬遷、李白、杜甫,如辛棄疾、李清照、姜夔、湯顯祖,等等等等作家,為我們的民族和子孫后代留下了多少作品,可是,他們一日也不過是三餐,住也不過一間,雖然封建社會常常有朱門酒肉臭的現象,可是幾乎和作家無緣。杜甫更是求茅屋而不可得,陶淵明也干脆躬耕山野。所以,一般來說,作家絕大多數是貢獻派的人物。至于只會寫垃圾作品的所謂作家,他們是不能算真作家的。這么說來,真作家幾乎都對人類有較大貢獻。鑒于作家對于社會的貢獻,我從魯迅、路遙等作家的壽命上有所啟發,并有所建議,真誠地希望作家們在潛心創作的同時,一定要珍惜生命,至少要珍惜健康。為了有一個更加長的創作壽命,應該適當鍛煉身體:跑跑步,游游泳,打打球。反正各樣體育項目,各取所需,目的就是為了像巴金和冰心一樣,活得長久些,更長久些,千萬不可為了創作而荒廢身體,更不可以犧牲身體為代價換得好作品。
凡事悠著點,珍惜生命,珍惜身體,是作家們的長遠之計!
看過“關于生命的內涵散文”的人還看:
1.最新關于生命的散文
2.關于生命的精美散文欣賞
3.關于生命的唯美散文隨筆
4.有關生命的經典散文佳作
5.關于生命的散文800字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