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的深度散文作品
關于生命的深度散文作品篇1:生命的悲劇
黃昏的遲暮里,她想起她的青春 ,她為他的付出,她的眼淚,她的前途,她的所有情感。可是,那么遺憾,她從來也沒有得到過他的愛。他似乎從來也沒有認真的去在意過她,注意過她的存在,甚至有時還會用譏諷的語氣嘲弄她。她試圖過離開,忘記,但是他的忽視和冷漠卻讓她仿佛上了癮。愛,是一種鴉片,會讓人上癮。她用青春去對抗他的冷漠,她想,我有的是青春和時間,我比你整整小了十五歲,我可以用時間打敗你。現在想來,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啊,誰都知道,青春是最短暫的紅顏。
漸漸的,她習慣了他對她的這種方式。她喜歡給自己編織童話,自我安慰。只要讓我在他身邊就好,只要能讓我看到他就好。
她的愛是卑微的,卑微到塵埃里去,在塵埃里開出一小朵花來。直到他瘋狂的愛上另一個人,她才覺得自己該徹底離開了。她可以容忍他游戲人間所有的女子,但是她最怕他動真情。可是她離開的那么不甘心。她痛悔自己的青春就在這種淡漠的愛里消散了,像一陣空氣,還有她的光明前途,都一并付諸東流了。于是所有的愛都轉化成了恨。
后來,她也結婚了。但她并沒有品嘗到愛情和婚姻的甜蜜,她時時刻刻都生活在仇恨的陰影里。她的一生,前半生是用來愛,后半生卻是用來恨了。這樣的一生,雖然豐富,說到底也是個悲劇。
其實,恨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給忘記。你說呢?
夜色已濃,她該起身回去了。韶華已逝,美人遲暮,這是怎樣悲涼的一件事啊!
關于生命的深度散文作品篇2:生命的思考
花開花謝,潮漲潮落,世人的眼光隨花飄飛,隨波飛揚,生命的光輝因此也被折射得神奇而又悲壯。
人初生的無知,少年的純真,青年的朝氣,中年的穩重,老年的憤世嫉俗都表現在生命的過程中。生命是母親的慈愛,父親的嚴厲,愛人的柔情,朋友的關切,是一切感情的集合體。長河襯落日,青松立峭壁,萬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陽春和白雪,寶刀快馬,金貂美酒都是生命畫卷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有些人的生命畫是素描,有些人的是水墨畫,有些人的則是水粉畫,還有一些人的是油畫……也許生命就是如此多彩。
走在生命的長廊上,有的人把自己當作游客,四處觀光;有的人把自己當作路人,埋頭前進;有的人把自己當作上賓,只是欣賞一側的景致,假裝很有興趣;而有一部分人則把自己當作主人,精心設計人生中的景物。人不同,心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對于生命的理解自然就有所差異。
開花容易,結果難,同樣,我們獲得生命輕松,并不代表生命過程也熠熠閃光。冬去春至,樹上開滿了艷麗的花朵,放眼望去姹紫嫣紅,令人心曠神怡;但在萬花競相開放的背后卻隱藏著凋零,送夏迎秋,一棵樹上只掛了不多的果實。靜心思索,優勝劣汰讓人心驚。開花的不一定都結果,結的果不一定都是甜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活著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成功的也不一定都是有價值的。開花、結果是自然規律,但如果沒有蜜蜂采花粉,一切都是徒然;活著的人如果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生命的價值也不能得以實現。
然而,一切的結果都源于生命自身的成長。石縫中可以創造生命,小草破巖而出;峭壁上能夠屹立奇跡,青松挺拔而立;逆境同樣可以造就英才。其實,生命就像是岸邊的巖石,原本有棱有角的它們在經歷了海浪無數次的拍打侵蝕之后變得平滑,光亮。當我們驚嘆海之壯闊、天之高遠、路之漫長時,我們便能洞察一切了。
有時我們需要把自己當成自己去激發生命的火花,有時我們則要把自己當作別人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生命。但不論從哪個角度思考,我們都會面向遙遠的地平線測度生命的行程。
海子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那我要說:“生命除了奮斗別無所求!”
關于生命的深度散文作品篇3:生命的格調
“高尚是高尚通行證,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銘”。北島曾這樣感慨。與崇高的人相處,好似進入芝蘭之室,與卑劣的人交流,便如進入擺滿咸魚干的市場,古人曾這樣形象地比喻。你是當局者,自然從未意識到,自己的格調是怎樣,尤其是生命的格調;旁觀者卻一目了然,心里便給你打上標簽,高尚抑或卑鄙。
于是你就笑了,開始在人前刻意地粉飾自己,以期讓自己生命的格調中那一絲不和諧的雜音淡化掉。但那又怎可能,生命的格調來自人一生的修行,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的人,斗士魯迅的格調是什么?是斗爭!難道是因為他某時某地發過一聲吶喊,某年某月有過一次彷徨,然后就與國人一道麻木不仁,紙醉金迷?是因為以某些尖銳的作品在社會上激起一些漣漪又迅速地歸于平靜,不讓人找到蛛絲馬跡?錯了,是毫不妥協的斗爭,是置生死于度外的斗爭,是孑然一身的斗爭,是耗盡生命最后一絲氣力的斗爭。這才是人生的修行,這才是生命的格調。反觀劉半農之流,雖也刺痛過這睡獅,卻總不免落荒而退,無法。這格調不鏗鏘,不激越。
當你耐心地砥礪自我,正視自己的內心并試圖讓它更好些,即使泰山崩于前,不要改變志向。即使這道路長得一生也走不完,不要放棄,盡頭有無數高尚者等待與你一同慶賀,道旁盡是遭棄的補天石,等待嘲笑你的怯懦。所以,修行吧。
然而你又不免困感,怎樣的格調才足以引領生活繼續,彰顯生命的高廢?我本平凡,也無意與偉大者爭鋒,難道就不能高尚?堅守自己就好,反觀近來網絡上的一些熱門人物,卻正是絕好的反面教材,有個叫鳳姐的人,渾身草根氣,決無半點書香味,整日以擇 標準顯示自己的不同,暗示自己的高人一等。還有那個大鬧東莞的雙刀男。何必讓生命奏出比等低俗的樂章?平凡者也能“其香如蘭”。那些在大山間用雙腳三丈量土地的郵遞員,那祖國邊疆傲然屹立的橄欖綠,難道就不能有自己生命的格調?只要你記住自己的本色,活出本真來就好了,鄭民生的本真也算是他的格調吧,
醫術精湛,待人隨和,如此下去,共和國多一位良醫也是好的。何必因外物而或喜或悲,改變自己的格調呢?仇恨與殘忍本不在他的格調之內,卻終因不能堅守自我而釀成悲劇。
修行吧,堅守吧,讓生命的格調更美好,成為你的通行證,而不是墓志銘。
看過“關于生命的深度散文作品”的人還看:
1.最新關于生命的散文
2.關于生命的精美散文欣賞
3.關于生命的唯美散文隨筆
4.有關生命的經典散文佳作
5.關于生命的散文800字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