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性的散文
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則開啟了人性善惡之爭的先河。如何表現(xiàn)人性,也成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與研究的一個重要話題。關(guān)于分析人性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分析人性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分析人性的散文篇1:人性的淪喪
昨日,我在一個工作調(diào)研會上,聽見我們的領(lǐng)導(dǎo)發(fā)出他對當前人生的感慨,其大概意思是:身處于當今社會的80后、90后的俊男靚女,其大多數(shù)的生活激情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被金錢、權(quán)利、名聲等物質(zhì)欲望打磨得黯淡無光了。造成這一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是:親情的冷漠、內(nèi)心的困惑、成長的叛逆、現(xiàn)實的挫折、友情的背叛、無境的欲望等等因素,從而在我們?nèi)粘5纳钪袧撘颇罱K導(dǎo)致人類心性的淪喪。
無欲則剛,這是一句千古名言。可是放置于當今社會,在許多年輕人(包括比較前衛(wèi)、跟得上潮流的老人)的眼中反而被質(zhì)疑為是一個人沒出息、無能耐、混日子的表現(xiàn);對于當今社會的婚姻,(對于男方而言)其基本要求是:在有房、有車、父母雙亡的條件下,方得以與女方談婚論嫁。像這種滅絕人性的話都成了脫口秀和口頭禪,可想而知,在當前社會中,我們作為社會上的一份子,一個普通人,一個富含有聰慧智商的高級動物,他最初的本性到底跑到哪兒去了呢?其實,我們?nèi)祟惖谋拘圆]有逃跑,相反它是被我們貪得無厭的欲望所強迫趕走的。作為年輕的一代的我們,沒有錢則被他人視為無能,沒有權(quán)也被他人視為無用,沒有名則被他人視為無知;在世人這么多看不起的眼光下,我們高傲的頭顱和遠大志向,被這些瞧不起的沉重眼光壓得抬不起頭來,在內(nèi)心之中越是壓抑,則越是憤慨!于是,年輕的我們立足于實踐,在現(xiàn)實生活的中,攻堅克難、發(fā)憤圖強,終于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天,在世人面前:一展才華、功成名就!事業(yè)上成功后,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就圍繞了成功的花環(huán)和阿諛奉承的掌聲。這些虛無縹緲的“頭銜”和掌聲,無時不刻地刺激著我們那顆虛榮的心。
心靈在虛榮的作祟下,離人的本性則越來越遠,在自己所謂向往的“人生目標”的旅途中,埋下了:自私、冷漠、無情等苦果。這樣的人生旅途簡直讓人不堪回首!人寰無限,看看我們之前走過的路程,無不是親人的孤寂與悲傷,無不是朋友的分離與背叛。哪怕我們自己在事業(yè)澎湃的激浪中魚躍龍門、功成名就,但除了金錢、權(quán)利、物質(zhì)以外,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所得到的是:孤獨、麻木、利欲熏心、沒有人性的!當年對父母的親情和對妻兒的眷戀早已一去不復(fù)返。留下的身體,只是掙錢的機器,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利欲熏心,使得我們許多年輕的一代早已失去了做人的快樂,沒日沒夜地沉寖在應(yīng)接不暇的工作和應(yīng)酬中;對父母妻兒的親情關(guān)愛,像那放置于窗外熱水,早已冷淡;對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也莫過于相互利用。胡亂猜疑、勾心斗角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到此,我想試問大家,這樣的生活就是你們所想要的生活嗎?這就是你們?yōu)榱怂^的人生目標,必須犧牲家庭幸福的生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找回自我、找回自信、找回自尊以及找回難得可貴的親情與友誼,只要我們把人性的親情帶回家、多陪陪父母妻兒,時刻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其次,多幫幫那些需要幫助的生活摯友,讓他們無時不刻地感受到,你對他們生活冷暖的關(guān)心與幫助,那么我們的內(nèi)心則是:真誠的、熱忱的、富有人性的。從而人類最初的本性,也會在親情的關(guān)心和友誼的互助中找尋回來。到那時,我們所得到的快樂是:樸實的、善意的、熱情的,是能夠讓人真正愉悅身心的“人性快樂”。
分析人性的散文篇2:從畢福劍事件看人性
網(wǎng)友寂寞海發(fā)來消息:
“如菊,問你個問題,你喜歡什么花啊?”
我答:“不知道呢。”
“素一點的,還是濃一點的?”
我答:“濃有濃的好,素有素的好。”
“也是,你很博愛啊。”
我不太關(guān)心時事,但也耳聞一二。最近一個人比較火,不知是不是名人故意制造的“緋聞”?我知道,無論文人還是明星,要想更紅更紫,必須“炒作”。有的是罵別的名人,甚至無還嘴之力的古人,借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甚至有的是自己扮演另一個角色,惡毒地辱罵自己,越毒越好,最好是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罵出水平。然后再以自己的身份回罵,那更是才華橫溢,口若懸河,讓觀眾如看懸念迭出的江湖小說,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罵著罵著,就“紫”了。
這次的主角是畢福劍。不管是真是假,我看見了,就關(guān)懷他一下,也算是點個“贊”吧。畢福劍,在星光大道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見過他,知道他仿佛是個名人,綽號叫“畢姥爺”的,世稱“國民姥爺”。談不上喜不喜歡他,搞娛樂的,只是引人發(fā)笑而已,也跟著笑過幾次。
我想,人就如這花兒一樣,什么樣的花,我都不討厭,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麗。每朵花也有自己的天性,桃花妖艷,梨花素凈,荷花清靜,蘭花清逸,菊花淡雅,梅花冷傲......
世界上有完美的事物嗎?看看天上的月亮和太陽,就知道了。東坡詩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太陽是有耀斑和黑子的,這些大家都知道。被稱為中國的“紅太陽”毛澤東,也說自己七分功,三分過,就不錯了。俗話也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玉石專家教我們怎樣看玉:大自然里孕育的玉石,都是有或大或小的瑕疵的,玉中間,會有云霧狀的斑紋。如果太過完美,純凈無暇,就是人造的,那就是假玉。
世上有完美的人嗎?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據(jù)說西子大足,玉環(huán)狐臭,貂蟬小耳,昭君削肩。可見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人,太過完美,只是一種偽裝而已。太完美的東西,應(yīng)該都是假的。不管是人,還是物,用挑剔的眼光看,都可以挑出它的問題。我曾經(jīng)說過一個笑話:雞蛋里有骨頭嗎?有!怎樣挑出來?——孵出小雞就是了。岳飛的罪名是:莫須有。這不是典型的雞蛋里挑骨頭嗎?——叫你有,你就有。
一個人,太過猖狂,就會引人嫉恨。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畢姥爺,是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站得高了,未免得意忘形,忘記自己姓甚名誰的了。其實,人生在世,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看得清自己?人生,不過如照哈哈鏡,得意時,覺得大如泰山;失意時,感覺自己渺小如塵埃。我想,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佛。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宇宙是你,微塵也是你;凡夫是你,佛也是你。
高僧說: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貪嗔癡慢,誰能徹底擺脫?六根六塵六識,皆是妄念,以妄說妄,哪來真實?人世間的言論,不過是盲人摸象,眾說紛紜,都以為有理,其實誰又是真理?人不能徹底達到無念,只不過是以正念壓倒邪念而已。學(xué)佛,是修一顆包容的心,把宇宙萬物納入心間,心大了,世界就小了,世間的紛爭,就如過眼煙云。反之,心小了,世界就大了,雞毛蒜皮,就沒小事了。
唾沫可以殺人,世界上幾十億人,每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淹死一個人。嘴巴也可以捧人,中國十余億人,每人一聲贊美,就可以把你吹上天。殺人有兩種手段:一種是棒殺,一種是捧殺。雖然只差一個偏旁,但它的威力是一樣的。一味的批評,就會棒殺;一味的贊美,就會捧殺。很多人用這兩種手段殺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則寓言,是說一個狐貍想得到樹上烏鴉嘴里的一塊肉,棒殺不行,就用了捧殺的妙計,接連不斷的甜言蜜語,讓烏鴉得意忘形,哇哇大叫起來,結(jié)果就中了狐貍的詭計。世上很多人,死于棒殺,更多的人,是死于捧殺。雖然形式不同,但結(jié)果相同,都是死了。
歷史是曲折前進的,譬如開車,車子時而偏左,時而偏右,得不時調(diào)整方向盤,行在中道。歷史也告訴我們:說話肆無忌憚,妖言惑眾,禍從口出,必遭殺身之禍;言論失去自由,造成文字獄,必然引起恐慌。人人自危,再無人敢說真話,那豈不更是一個假的世界?人生在世,誰能無過?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觀點,不同個性的人,猶如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矛盾統(tǒng)一,相生相克,和諧共存,才是自然之道。
人生在世,要說真話,做真事,做真人;更要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一句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畢姥爺”做為名人,娛樂無底線,固然可惡。“猶大”做為朋友,賣友求榮,亦是不善。但反過來想想,毛澤東就沒有過錯?有錯別人就不能說?拍照發(fā)微博的朋友就不是善舉?揭露人性的黑暗,犯了哪門子罪?再反過來又想,毛澤東,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代偉人,又豈是屑小之輩,可以辱罵的?一時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似乎都有道理。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佛說世上本無善惡,有善惡的是人心。這世上的善與惡,美與丑,猶如樹葉的正面與背面,人的手心手背,時光里的白天與黑夜,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善惡并存,高尚與丑陋同在,是人的本性,是自然之道。學(xué)佛,不過是善念壓制惡念而已,并不是說惡念根本就不存在。
我想,看一個人,不用眼,不用耳,只有用心。心無一物,自在清靜。用佛心看世人,哪一個不是可憐人?我們要給予世人的,只有悲憫。悲憫畢姥爺,悲憫“告密者”,悲憫喋喋不休爭論者,更悲憫自己。
楊絳說:我不與世人爭,不是不愿,而是不屑!這個世上,任何人也不配與我爭!老子說:不爭,不辯,無為而無不為。佛曰:佛不語,禪不說,一說即錯。我說過了,其實我什么也沒有說。你不言,其實也什么都已說了。
分析人性的散文篇3:人性背后
在記憶的深處總有那么一些往事令人難以啟齒,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無人的時候靜靜地回憶,沒有任何氣息,有的只是內(nèi)心無盡的譴責。一生的時間對于美好來說太過短暫,可對于噩夢來說卻太過長久,我不知道對于我來說是哪一種,或許我只是介于這兩者之間,沒有特別的分類,時間久了,其實這樣也挺好的,活著不應(yīng)該太過安逸或者太過痛苦,每個人都該有適合自己的生活,對于我來說這或許就是最適合我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選擇,也不需要特別的刻意,很多的事情都是順其自然,沒有喧囂,沒有造作,很多的風景其實就生活的一角,只怪過往的時刻自己欺騙了眼睛。我想等到?jīng)]有微風的時刻,或許我會停下自己的腳步,拋開所有的顧慮,然后將心中的所有往事放在太陽底下盡情的釋放,但是不知道距離這一天到來的日期要多久,也許會是我老了,也許就是明天,生活中的事情誰有能夠說的清呢。
遇見一個人只在一瞬間,認識一個人只要一份緣,了解一個人卻要一生。每一次看到這些字眼的時候,心中總是想起很多,這些記憶就像是滿身的創(chuàng)傷,有過便是一生。很多次在腦海中憧憬人性最美的一面,可是我發(fā)現(xiàn)不論自己怎么努力,這些憧憬始終離自己是那么的遙遠。年輕的心總是不愿就此服輸,于是開始不停的追逐,只是為了憧憬能夠成為現(xiàn)實。坐在醫(yī)院走廊的那一刻是心中從沒有過的焦急,等候折磨得是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
不知什么時候身邊又多了一個人,看上去很樸實,從相貌生看要大我很多,自己也沒有想很多,只是靜靜地等候著,不時地站起身來走動來緩解焦急的內(nèi)心。重新坐下后,剛才坐在我身邊的人便開始和自己周圍的人攀談起來,不時地關(guān)心問候著在坐的每一個人,我心里只是想這個人的話貌似有點多了。不知道怎么的,他和父親打上了話,而且越談越深,不僅詢問問我們到這里多久了,還打聽我們老家是哪里的,家中人員等情況,我只是坐在一邊靜靜地等候,因為是醫(yī)院也沒有再多想,又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叫父親一起去抽煙,父親沒有同意,剛好醫(yī)院的領(lǐng)導(dǎo)來視察他便借此離開了。一會父親說要到下面抽煙,便走了,十分鐘后便回來了。手術(shù)已經(jīng)快一個小時了,父親坐不住跑過來跟我說,前二十分鐘自己下去抽煙,回來時遇見剛才和自己交談的那個人,那個人說自己醫(yī)藥費不夠,父親便把自己的錢借了.........我聽到這里反而使自己焦急的內(nèi)心安靜了下來。父親還在那一個勁的抱怨,我看著手術(shù)室門口點亮的字眼,再看看來回走動的父親,便問自己這就是人性嗎?人的本性該是如何?
其實生活的這樣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不清楚既然我們都知道這些人的行為,可是為什么我們自己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欺騙,我想知道屬于我們自己的人性背后到底是何種面孔,簡易的,丑惡的還是美麗的。曾經(jīng)的陌生人,在我們遇見后我便試著去了解,畢竟以后很多年我們都要一起共事。見到第一面的時候,看到的是滿面的笑容,和熱情的歡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份情誼的真實,但是我知道自己內(nèi)心是排斥的,于是強制自己以微笑回應(yīng),我知道雖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但是這就是現(xiàn)實中的交際。后來的日子,我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的越多,心中的苦悶越深,人性其實就是人心,不是你看不見,只是你感覺到了沒有。每一次碰撞好像都和利益相關(guān),雖然我不肯定以后的自己會如何,但是我敢肯定現(xiàn)在的自己不會為了小小的利益去扮演丑惡的小人,去溜須拍馬。
一直想知道人性背后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于是不停地思索,但除了沉默好像還是沉默。我不知道是生活的艱辛還是人性的喪失,有些行為是可以諒解的,但有些思想?yún)s是我們所摒棄的,我不知道這樣去看待人性是不是有錯,但我知道很多人喪失的不僅是人性還有丟失的自己。以后的路,我只想走的簡單一點,少一點復(fù)雜,少一點紛繁,也許對自己,對他人都會是一種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