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哲理散文
經典哲理散文篇1:守住一顆平常心
人類大概是自然界中唯一反思自身,追問存在意義的物種了。一個人該如何與這個世界美好相處?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這所惡,故幾于道。人最好的狀態也許是像水一樣,繞過群山與大地,奔流到海不復回;又或者像一棵樹那樣,花開結果,落葉枯黃。
現代社會物欲橫流,爾虞我詐,人人都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但人人都渴望能跳出這怪圈。儒家倡導入世,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德性的智慧,禮樂教化,內圣外王;道家倡導出世,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空靈的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謂“忠”就是盡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可以說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比如說我們不希望別人羞辱自己,那我們決不要羞辱別人,這是一種寬容精神,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兩者綜合起來就是忠恕之道。其實,忠恕之道是“仁”的一體兩面,“忠”中有“恕”,“恕”中有“忠”,“盡己”與“及人”很難分割開來,這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堅持這個原則,人際關系會變得簡單的多,和諧的多,我們的身心也不會那么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詩表達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平平淡淡才是真”經歷過大風大浪、世事變幻、蒼海桑田的老人總會這么說教育年輕人,而年輕人卻將它視之為無能、迂腐的表現,直到自己在外撞得頭破血流,遍體淋傷時才會明白其中的真理。其實,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悠然地品味流逝的或正在流逝的,看似尋常而實不尋常的生活片段。指縫太寬,時光太瘦,比起對是非成敗的熱衷,以一顆平常心細細品味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能提高人的生命意義與尊嚴。“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看天上云卷云舒。”一切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春來草自青,秋到葉自落。只有保持平常心,靜心做好日常事,不染不著,“山高不礙云飛,竹密不妨水過”,這樣,你才能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
與其在生活中千般計較,陷在利害得失的算計中不能自拔,倒不如多一點平常心,少一點勝負心。春來,奉一樹綠葉;春去,還一身自在。不去妄求,也就沒有了憂傷和苦惱。平常心人人皆有,在凡不減,在圣不增。修煉自己的內心,從容而獨立,充滿樂趣與熱情地對待工作、生活,平靜溫和地對待這個世界。
經典哲理散文篇2: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淋雨過后,一切都顯得特別蒼翠,風吹的樹嘩嘩響,像是在訴說些什么,它們一定是在回憶,在討論生命。我總有種感覺就是當時特別堵心的事,過了一天,也許就可以讓自己把他當成一個很平常的事講出來。
這幾天的電話特別多,我是一個不是很愛聯系別人的人,雖然有時也會牽掛,更多的時候是壓抑自己的感情,不讓自己太過于放縱,那天上午的時候幺叔讓我聯系我爸,但是他總是關機,就是這樣無力的狀態,越是想完成一件事,越是力不從心。我不斷的給爸爸發消息,終于還是到了晚上,爺爺沒有等來他想要的夜晚,還是走了,這讓我想到幾天之前的那個下午,我拿著手機特別興奮地到處拍照,拍大伯二伯的魚塘,拍他們和我們的房子,拍大伯,到房子前面的時候,爺爺慈祥的站在大伯門前的地壩上,我當時舉著手機,特別興奮的叫“嗲嗲~嗲嗲”,估計他是沒聽到,所以才沒有答應。二伯還說“為什么不把嗲嗲拍進去”,我突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等到我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那段視頻已經拍完成了,于是我跑出去,正看見嗲嗲提著兩桶水,費力的往屋子里挪動,我果斷的掏出手機,咔咔兩下,沒想到竟然是爺爺在世上最后的影像,他提的水是魚塘里的水,不是很干凈,于是我問他水是干什么的,他說是洗衣服用的,我有些發怔,但是我還是幫他提到洗衣機旁邊,水很混濁,也很重。
那是我最后一次見我爺爺,很是遺憾,我去山東之前也沒有和他告別,可是這才過一兩天。才過一兩天就是生與死的距離。人也許就是這樣,不管你愿不愿意,始終有些人走進你的生命、又有人從你的生命里消失,雖然后來會回想,會懷戀,當時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個身邊的人,對他們友好,盡管有的時候他們并不領情或者傷了你的心,但是記住不要愧對自己。
我在回憶那個遙遠的晚上,那個無數個不愉快的晚上,我去浙江度過我的2014年春節,一切發生的都沒有預兆,30晚上,大家守在一起吃團年飯,看春晚,我吃飯正要玩手機,媽媽要我去拿菜,于是我跑到外間拿雷缽兒,到門檻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就摔跤了,雷缽兒飄了出去,摔在地上“哐哐”兩聲,碎成很多瓣兒,我當時都懵了,不知道怎么辦,因為我們的習俗是30晚上不允許碎任何東西,否則第二年這一家人就會遇到很多磨難或者有親人離世,當時一家人正查完媽媽的病,媽媽這邊吃飯一邊生氣,說怎么這么毛手毛腳的,肯定會應在什么事情上,我有些愴然,一邊撿地上的碎片一邊想“求求你了,千萬別有事,即使有事也讓事應在我身上吧!”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人如果越想成功完成的事兒,一定完不成,如果你隨心所欲,什么都別多想。什么事兒都順其自然,那么很多事情也都會,慢慢變好。’老天爺有時愛跟人開玩笑,好事不靈壞事靈’,我聽到爺爺去世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這樣想的,爺爺走了,然而活著的人要繼續活著,死了的人蓋棺定論,許多事情都會淹沒在歲月的紅塵中,只有當時經歷過的人大概永遠不會忘記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不知道爺爺的從小到大,大概也學過他們那一代人是怎樣的崢嶸歲月,所以說“一花一世界”一張照片有一段故事。
今天在下雨,也是我拿駕照的日子。雖然這一切并沒有多少人愿意跟我分享這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消息。我并不怎么開心,不僅僅是因為我爺爺去世了我不能回去,還有家人的不理解,這讓我尤其地郁悶,本來大三的時候也并沒有考駕照的打算,整個大學都渾渾噩噩的過了,畢業之后也沒有一技之長,這些我有考慮,我仍然希望畢業以后,去了這會有一點競爭力。
某一天,我給我姐姐說了我的想法,并且跟她說,如果我現在借了她五千塊錢,那么我等我將來有錢的時候我就會還給她一萬,當時她也答應了,可是過了一陣子,她又立馬反悔了。原因是:我出了社會,可以用自己的錢考駕照,也可以用公司的錢考駕照。但是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希望,這種好運會降落到我的頭上。雖然說有些遺憾,但是既然她說的也有道理,我就沒有再考慮這個事。一個星期過后,當我爸爸知道了我的情況,他力挺我考駕照,給我打了四千元。問題就出現在這個地方,這半年一直是媽媽給我的生活費,爸爸就存錢,專門在半年過后還哥哥的錢。我問爸爸,半年過后,能夠完成還錢的任務嗎?他說可以,于是我就相信了他,再也沒有考慮其他的事。報完駕照過后也沒有給媽媽說,因為我知道,她和姐姐都不會同意我考駕照的。我想在以后一個合適時間給他們說,可是我失敗了,媽媽對這事的反應非常強烈。
還記得那天晚上,她罵我很久很久,我什么都沒說,站在我們寢室外面三樓的陽臺上哭泣,當時有個恐怖的念頭,跨過陽臺跳下去!為什么要說那些過分的話?為什么我就不能考駕照?為什么挨罵的總是我?為什么不理解我聽我解釋尼?雖然我也很錯,報了名,很自私的把那些錢都花光了,但是當時我并不知道那些是爸爸所有的還債的錢吶!如果我知道的話我一定不會拿去考駕照的。我知道真相過后,我也沒有想要逃避,我也沒有說過的那些錢我不還給哥哥的話,我也沒有說我沒有錯啊!事情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怎么辦啊!現在考駕照越來越困難,越來越貴,而且學生有大把的時間考駕照,就算人情世故一竅不通,教練看在你是學生的份上,也會放你一馬。我想著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等我畢業過后,掙了錢,立馬給哥哥的錢還上,并且道歉。
但是作為家人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對我這樣苛刻,好像感覺讀了大學過后,可以當,就可以不犯錯,還是說她們覺得我是她們所有的希望,她們的缺點都不應該在我身上出現?我就不應該犯錯誤?就算犯錯誤了也沒有被原諒的權利嗎?如果我的內心真的如此強大,不害怕流言和蜚語,那么我就不會哭泣,可是事實上我哭了,哭了就說明我還沒有能力去承受這些委屈和責任,哭了就說明我在乎她們對我的態度和對我肯定。這個世界上誰都有心酸史,誰也都可能成為某一個故事里的主角,或許你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么傷人或者多么的優秀,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承受。
所有人的故事可能是自己最清楚,除了自己,沒有人愿意聽別人的故事。但是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成就了一些人的夢想,他們可以用很多方式例如微博,博客,網頁等等。傳播她們的故事、記錄他們的心情,我寫下這些東西,說明我愿意相信別人可以理解我,包容我,看從我的眼中的真相,如果有人愿意關注我,就說明這些努力不是白費。
經典哲理散文篇3:活給誰看
一個晚期癌癥患者,拒絕治療的念頭剛一生出,就被家人苦苦哀求:“為了我們,你也該活下去呀......”
此人在最后的歲月里飽受三次手術痛苦。出生不由己,善終也一樣。
一女孩碩士畢業考取了博士,同時又被一家公司錄用。其姐苦口婆心勸告:“一定要繼續讀博!”原因僅僅在于她本人年輕時沒有機會升學,因為家里窮,只能供一個孩子讀書,她把機會讓給了妹妹......
女孩只好硬著頭皮讀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她以此回報姐姐做出的犧牲。
一姑娘婚禮前突然發現男友品行不端,她告訴母親“不想結婚”。母親軟語相逼:“喜帖都發了,可不敢讓人看笑話......”
姑娘婚后一個月懷孕,兩個月后鬧離婚,半年后走出圍城,十個月后成為單身母親。人們寧愿接受一個悲劇合情合理地發生,卻不愿明智地選擇不讓它發生。
是的,所有這一切,源于我們的身不由己;源于我們在人生舞臺上的多重角色;源于我們很少琢磨過“活給誰看”。
父母姐妹,至愛親朋,左鄰右舍,因為瞧著我們活的“看客”眾多,我們需要活得殷切,我們殷切的活在了大家的期望和認同里。
反過來,我們的“活”因為有了“看客”而變得殷實。
沒有觀眾喝彩的戲,即使再好,也不會有上演的必要。同理,一味討好觀眾的戲,捧場再多,也也會有謝幕后的冷落。
天下很少人能活出自己。
人生會有許多責任,生活會有盡不完的義務。而要提醒自己的是:生命真的太短暫,生活可以變簡單。在所有的責任和義務里,在生命擁擠的時空中,不要忘了給自己一點權利,更別忘了給自己一點閑暇,如果有件事情讓你受困,做出選擇之前,一定先想想,我更愿意活給誰看?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經典哲理散文,希望你喜歡!
看過“經典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