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的著名散文
人生哲理的著名散文篇1:一生學做人
人生的目標與做人相互結合在一起才有了美好的希望。當我們參加了工作,真正走上了社會,耳聞目睹了人的全部生活本真。處人與立世其實并不簡單,僅僅以自己一顆善良的心去溫暖它人,其實也不盡然。因為美與丑共存,假與真并在,這時的做人真的很無奈,人的自私的一面,齊齊都會展露在你的面前。太多的時候不得不讓我們為了生存左右逢迎而變得世故精練、圓滑,其實這才是做人生存中為了適應生活、社會的無奈之舉。
有時候,做人也讓我們頗費思量,誠如哲人所言,做人的極致是平淡,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人,因著人的欲望、道德、修養、自身素質的不同,人也不盡相同,是為:人以群聚,物以類分,就很能代表這一點。
生活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會做人,但做人有時候卻讓我們在生活中永遠也讀不懂它。這就要我們一生都要學做人,并且仍是要做到善良與平淡才是最真。
人生哲理的著名散文篇2:今非昔比
人生在世,無論面對昨天,今天還是后天,為了擺脫貧窮,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而努力創造,只為,活出精彩,活出人樣,活出價值。然,一等一付出的背后,代價也是昂貴的,人心隨之現實逐漸私化與無情,唯利是圖,訛虞我詐。所以,面對復雜生活環境與人文觀念改變,今非昔比,讓人對過去有了眷戀與懷念。對比之下:
曾經,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山是綠的,早晨的空氣是清新如氧的。兒時玩伴可以自由隨意的爬樹摘果,下河戲水摸魚蝦,漫山遍野的野生食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今,鋼筋水泥澆灌的城市,樹木矮了,果子少了,河里的魚蝦少了,天空鳥兒也少了,山不再綠,水不再清,空氣也有點PN250了。孩子們有的只是刻意安排的戶外活動成了溫室花朵。漸漸的,高樓藏哀,農舍有樂,換之人們習慣了買門票進游泳館,花了錢戀起深山旅游,留戀起農舍生活,無污染,休閑的生活方式。這!成了當下人們生活的追求與渴望。人生觀,價值觀,正隨著現實在一點點改變。
曾經,人之常情互幫互助,與人為善,人們總是和藹可親的。如今,人心現實,“人情似紙張張薄”,“逢人只說三分話”,處處防備之余,真善美成了向往,真情意成了渴望。舊時人吃人,那時人幫人,今時人防人,到底是時代改變了人心,還是人心因生活而改變?
曾經,黑白照片里的天真無暇,如今,藝術照前,數碼技術讓老婦變少女,老漢成少年,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太多的偽裝,難免總讓人覺得現實有些人活得太過于虛假。
曾經,沒錢可以活得頭腦簡單點,整天就想著吃飽,把活干好。如今,生活條件好,吃喝想著吃好,吃得安全,錢想賺得越多越好。隨著,心理壓力與日劇增,因此,減壓,降壓一詞成了常掛人口熱論。
曾經,買的菜都有些許蟲孔,但炒起來菜的味道很香。如今,買的菜棵棵大而完好無損,贊嘆農藥神奇之外,拼命洗凈之后,已吃不到當初的味道。
曾經,記得兒時,一朵白木耳,采自自然,那爽滑清爽的味道,記憶猶新。如今,熏了硫璜保了鮮的白木耳,泡洗許久,吃了再也找不回兒時的自然口味。
曾經,記得兒時,二毛多錢一斤的新米,熬粥那個香啊,就是吃白飯也是津津有味。如今,就算一斤十塊錢的進口大米,也難抵當初口感。
曾經,幾百塊錢一個月的生活開支,買房買車成了幻想,如今,幾千塊錢一個月的生活開支依然捉襟見肘,可最大的改變就是周圍有了高樓大廈和滿街的汽車尾氣。
曾經,汽車司機是高級技師,大學生搶到廠里是個寶貝。如今,滿街的私家車,滿街的大學生在自找職業。
曾經,記憶猶新,不用幾個錢,姆指大的鰻魚,而且剖開來還帶有釣上來的魚鉤,幾粒香菇和蝦米下鍋,那肉感,通過簡單烹調就能成美味佳肴。如今,養殖鰻魚無論炸的,悶的,蒸的,那肉感都是松散無味。高產增產,科學給于增收的同時,畜牧水產早給飼料喂成異形。魚啊,蝦啊,無一不是同樣宿命。所以各種家禽有了飼養與野生之分。
曾經,一臺十多萬元的奧拓汽車在三線城市能買兩套房。如今,一套房能值兩三部寶馬車,落差之大,不得不讓人汗顏。
曾經,記得兒時,一度人們用來喂豬的地瓜。如今,卻成了賓館熱點上桌菜,拔絲地瓜,甚至連老鼠也養來吃。
曾經,記得人們填飽肚子為了干活,為了不餓。如今,有些人專門挨餓,就為了減肥,為了漂亮時髦。
曾經,沒聽過多少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甚至癌癥,兒童也沒見多少近視。如今,這些常見病癥成了醫院的大熱門。
人生哲理的著名散文篇3:打破你心中的陶罐
在酷聽網聽有聲讀物,偶然聽到一篇《愛,直抵心靈的震區》。講的是一個關于陶罐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無意中獲得了別人贈送的一個陶罐,并囑咐說:“好好收著,它值幾個錢。”說者也許無意,聽者有心。然后又在獲贈者女兒拿回的有關古董的書籍中,找到了這個陶罐的相關信息,并確信它就是一個寶物,然后陶罐就被重點保護了起來。主人后來還找了不同的人來鑒寶,結果都說是贗品,也就值幾百塊錢。主人一家仍然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守護著那個陶罐,在不斷翻書的日思夜想中,他時而欣喜、時而煩躁,一天到晚心神不定。終于有一天,陶罐被貓打破、摔得粉碎。陶罐破了,那份因陶罐而起的種種遐想、煩憂也隨之煙消云散。
聽完這個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看似一個普通的陶罐,卻生出諸多的事端。那份因陶罐而累著的心,也隨著陶罐的打破而停止下來。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刻都抱著這樣的陶罐思想。對事物的看法,對一些人的偏見,對一段感情的執著、對名利的追求等等,把自己裝進了那個陶罐,然后在里面不斷地發酵直至變質,卻不知陶罐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終日被緊鎖在陶罐中。對事物的看法不同,每個人就會有和別人不同的觀點、論調。我們大多時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思維定式上來看問題,更多的時候帶著有色眼鏡,以自己的評價標準去衡量一些人或事,往往看到的總是別人的缺點。其實,換一種角度思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想,去試著理解這些人和事,你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天空。多看到別人的優點,不要抓住別人的缺點不放,這樣你才能看到優秀的別人和不優秀的自己,你會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我曾經有這樣一個朋友:對任何事情都愛較真,幾乎到偏執的地步.每件小事都要較真,都要分個青紅皂白、爭個你死我活。她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較真,可以理解為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可有時候對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也較真,總會讓人非常不爽!仔細想來,其實就是她的心中始終丟不掉那個陶罐。那個看問題以她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做法,正好把她自己裝進了那個陶罐!每每聽她訴來,我總是連轟帶炸的說她一通,而她也總是笑著接受,可下一次又以同樣的方式去做相似的事!
打破心中的陶罐看起來很難,但轉念一想又很容易,關鍵看你是不是有打破陶罐的決心,不是有沒有能力做的問題,而是想不想做的問題。我自己也曾經有這樣的心結,曾經為了所謂的名利不斷地去追求。為了那看似風光的一張證書,把自己折騰的幾近崩潰。直到有一天路過一片已有千年的古建筑群,看到那些屋檐房瓦的彌久青黛方才豁然釋懷,理解了那種為了證書而證書的急功近利,會讓人感到心累!累到一個人時刻不得安寧,享受不到片刻的安然。當真正的獲得之后,那份隨之而放松的心情卻是追求的過程中無法體會到的。而這份平靜淡然的心情才是生命所需要的!記起別人說過的話:真正的榮譽不是一張紙,而是別人心中的無冕之王!只是要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這樣,迎來的尊重和認可并不比那張證書少。我心目中的陶罐被打破了,打破陶罐之后的坦然是這一生中的隨性自由!做你自己吧,不要為名利所累,這樣,你的優點也就慢慢的氤氳開來。
其實,對待婚姻和愛情何嘗不是如此!當你愛的人不再愛你,當你在乎的人已經去在乎別人,為何還要守著一份破碎的感情凄凄慘慘的去生活。你可以選擇優雅的轉身,即使你有萬般的不舍,即使你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了活的有尊嚴,請你好好愛自己!過分的遷就和忍讓只能讓另一個人變得變本加厲,也讓你自己從此落入不幸的深淵。那個為了維持別人心中美好形象的陶罐不要也罷!人這一生,如果都為別人活著,那份心累你永遠無法解脫。當你在為別人活著仍然看不到光明時,請你為了自己好好的活,漂亮的活!唯有如此,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打破你心中那個執著的陶罐吧,你會看到陶罐之外的陽光明媚、春光燦爛!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陶罐情結,只是希望當你發現了自己的陶罐后,請你勇敢的把它打碎!那份因了陶罐而負累的心才會平靜下來。看似喧鬧和風光的人生只能悅了別人一時的眼球,卻成不了永遠的風景。而平靜、淡泊、隨性、自然才是生活的必須和精彩!
做那個沒有陶罐情結的人吧,讓別人看著你的精彩而紛紛改變!
看過“人生哲理的著名散文”的人還看:
1.人生哲理散文
2.歲月流逝人生感悟散文
3.關于人生感悟散文
4.人生哲理精美散文
5.關于人生哲理的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