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別人更好地了解原文,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幫助別人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容和思想。怎樣才能寫好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這里給大家提供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
最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一本國學教材的書,也是兒童啟蒙的經典讀物。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彼囊馑际牵翰徽撚貌?、就座或行走,都應該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后。這讓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時,我還小,是家里的“小霸王”。只要家里一開鈑,我就健步如飛地奔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了下去,就開始自顧自的.吃起來,還沒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坐下吃飯時,我已經將菜盤給攪得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殘羹了。想到這,我真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自從學了《弟子規》后,我懂得了應該如何尊敬長輩,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之后,每當吃飯時,我總會先把年邁的爺爺、奶奶給攙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齊了,我才開始動筷吃飯。
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還懂得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門前,要和父母打一聲招呼,回來時要面見父母,讓他們知道你的習慣,這些雖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們去認真學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學習《弟子規》不但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修養過程,而且還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我會好好學習其中的道理,時時刻刻來鞭策自己,無論從思想上、品德上、學習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2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讀書活動,這學期李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弟子規》,我們大家看完之后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在這么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俺鹪?,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边@一句話讓我的感觸非常深刻。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總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自從讀了《弟子規》之后,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馬上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讀到這一句時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忘了要聽父母的話。趕集時,看到好東西不管多貴都要買,一不隨意就大聲嚷嚷,有時還頂撞父母。學習了《弟子規》后,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對父母的話一定恭敬聆聽。要用平時言行來弘揚《弟子規》的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下去。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3
“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往今來,書一直是人最好的朋友。人們從書中增長知識,從書中懂得人生百態。書就像一道美麗的色彩,讓人生多姿多彩;書就像一種美味的調料,少了它,人生的酸甜苦辣就會變得不完美。讀書好,讀好書,讀一本好書能讓人受益終生。從我認字起,就開始了閱讀之旅,然而我讀的眾多書中,最令我受益匪淺的書是一本經典誦讀——《弟子規》。
它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那么還能做什么呢?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教導我們。漸漸,我們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高。然而,他們卻越來越老,背也彎了,他們不再英俊,不再美麗,然而飽經滄桑的臉上卻寫滿了對子女的愛。
它告訴我們不僅僅是父母,兄長老師們也對我們充滿了關心愛護。所以我們應該去回報他們,尊重他們。對于比我們小的弟弟妹妹們,我們也應該去呵護他們。此外,現在社會上的人越來越冷漠。在金錢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歪門邪道。也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拜金主義,誠信變成了一種珍貴資源。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這本書告訴我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多多。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4
《弟子規》是中國傳統圣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么是親情,友情等等……
它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兜茏右帯?里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么能去愛別人呢?
做人不僅要孝順父母,還要誠實守信。這在《弟子規》中的“信”便有提及一—“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其意思是: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的確,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十分講究誠信,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著“輕諾必寡信”的忠告,堅持著“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信念,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我讀完弟子規后,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么叫愛,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5
“人不信不立”。作為一名高級動物,一個人講究誠信是最基本的。“信”穿透人的軀體,穿透人的靈魂,讓它奪目和耀眼。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本句話雖然短小精練,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撒過謊吧,有善意的也有惡意的,但如果張口就_,瞪眼就說謊,那樣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人敬而遠之,最后徹底不和你接觸。我希望大家說話要注意,都要說實話,但也不能太實在了。
我想六中對于口才教育是非常合格的。在六中的課堂,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班主任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嘴兒好,更應該誠實。說話是一門藝術,我們每天都有演講來鍛煉我們的.勇氣,有時候輪到了自己演講的時間而沒有準備這又成了失信。《弟子規》還教會我們吐字要清晰,我們在回答問題時要保持洪亮的嗓音,聲音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應該讓師長們聽見。
犯了錯誤要及時承認,要敢于面對缺點,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過能改,歸于心。倘掩飾,增一辜”。只要徹底地改掉缺點,就還是一個好人。
讓我們一路守信地敲開人生生命之門吧!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6
這個假期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有一本《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要與德性好的人做朋友,遠離那些品行不好的人。
《弟子規》里有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币馑际钦f:父母叫我們的時候不能遲緩,父母命令我們的時候不能夠懶惰。但是我在生活中并不是這樣做的。每當父母叫我做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懶懶散散,有時候還當作耳旁風?,F在想想,父母生養我們,不是讓我們對他們頤指氣使,也不是專門伺候我們的。我們應該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分擔。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寒敻绺缃憬愕囊褠鄣艿苊妹茫鞯艿苊妹玫囊Ь锤绺缃憬?。兄弟姐妹和睦相處,一家人才能和樂融融,父母自然喜歡,孝道就在其中??墒俏液兔妹媒洺3吵臭[鬧,爸爸媽媽都說我是姐姐要讓著妹妹,可是每次只要我讓她一點點,她就以為我是怕她,總愛得寸進尺,所以我和妹妹總愛為了一點點小事吵架。然而爸爸媽媽為了我們姐妹之間的事很傷腦筋,雖然每次我和妹妹吵后很快就和好了。自從讀了《弟子規》后,我決定以后無論怎樣要讓著妹妹。
《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為人之道。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7
我看了《弟子規》里面的“護生愛物篇”里面有一句話叫:“放生不殺生,愛護小生命。生態保平衡,美化好環境?!苯o我感觸很深。下面我就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爺爺家做客,正在外邊玩的時候,我忽然看見有個爺爺在拉網,我跑過去問爺爺:“這是什么啊?”那個爺爺得意地說:“不懂了吧,這是粘網,是專門粘小鳥用的,一天能逮十多只呢!”這時,我看見粘網上已經有三只小鳥了,他們在痛苦的掙扎著,卻一動也不能動。那幾只小鳥好像在無助的看著我,乞求我的幫助,我真想立刻就把它們放了,可這事還得經過爺爺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規》所講的“愛護生物篇”,便委婉的對爺爺說:“爺爺,您知道弟子規這本書嗎?這里呀,都是你們這些老一輩對我們的教育和忠告,里面有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有培養我們小學生優良品質的,還有一篇講:‘人若愛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善事吧!”他聽完以后,半天沒有吱聲,他不情愿的把小鳥一個一個的從網上摘了下來,放飛了。做完這些事后,他說:“我還有事,我先走了?!闭f完,他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過了幾天,聽爺爺說,他的粘網已經被車=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同學們,那個爺爺有實際行動改正了他的過錯,成了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有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的行為呢?讓我們共同從自己做起,做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小衛士吧!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8
《弟子規》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自己的意愿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在學習了弟子規后,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中華文化的基礎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的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哪里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傳統文化將是我們的立人之本,它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繁榮、富強。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9
我平常不愛讀書,自從老師讓每天背一部分,我只好被迫完成作業。到現在已經背一半了。我覺得里面有很多道理都值得我學習。
在求學方面《弟子規》里有:有余力則學文。告訴我們平時有精力、有時間應該多看書學習。其中有一個叫董遇的人,從小家里就很窮整日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就是利用“三余”時間來學習的。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為一天之余;雨天為平日之余。古人都是用“馬上”、“枕上”、“廁上”的時間來讀書的。魯迅說過:“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學習”。讀完之后我覺得我更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了。更應該自覺去學習。
在對父母、兄弟、長輩方面,《弟子規》教育我:泛愛眾、而親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原來對父母很任性,對自己的姐弟也不知道謙讓。學了《弟子規》,我覺得自己身上的毛病真得該改了。我也要學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我會繼續學習《弟子規》,不斷完善自我,改掉自己的毛病。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0
《弟子規》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它備受古今中外學者推崇,內涵廣博精深,很值得一讀。
《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接人待事方面給我們以指導。兒童對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張白紙,以后怎么定,起筆很重要。在這里,《弟子規》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們將來走向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然《弟子規》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對它的內容和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再加上自身不斷的背誦,不斷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讀水平、記憶力、行為品德等多有較大的提高。
我讀完《弟子規》后,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兜茏右帯纷屛叶昧耸裁唇袗郏裁唇行?,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叵肫饗寢岅P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幫助我,鼓勵我的情景;老師教導我,教育我的情景,我心中一陣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比如我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總之,我要善待他人,與他們和睦相處,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很多的。
同時,我也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相信我們的成績會不斷進步的!
總之,讀了《弟子規》后,我的收獲真不少。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1
假期時,我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背誦了國學文章《弟子規》,文章中雖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自己也按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規圣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長輩,關心愛護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學習。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聽他們的話,為他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會更多的學習《弟子規》中的知識,更好的理解。
《弟子規》對我的幫助很大很大,今后我一定把他背的熟熟的,作為我以后行為的量尺,相信在這個好朋友的監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小學生!
我覺得學習國學,就是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讓我們更文明,更有禮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成長。所以我以后要多讀書,特別是國學方面的書,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這本書產生的時代畢竟是封建社會。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要站在現今時代的高度評判學習這本書。有繼承,有摒棄,傳承健康的歷史文化精髓,維護民族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2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讀了一本叫《弟子規》的書,這本書教育我要當一個勇敢,聰明,誠實,孝順的人。對照《弟子規》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為,情不自禁的低下頭一陣面紅耳赤,
我經常跟父母頂嘴,不聽他們的教導,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我沒做到《弟子規》中得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一次,媽媽叫我吃早飯,可我心中有一百個不愿意,所以就隨便應付了一聲馬上到,然后繼續睡覺了。等到我醒來已經是11點30了。我飛奔到客廳,見媽媽已經早早的吃完了早飯等著我起床。我愧疚的低下了頭,盡管臉再紅也沒有用。
還有一次,我上英語補習班晚回家了半個小時,媽媽說我是不是不會背書留了下來?可我沒有一點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媽媽便去找老師問一下,老師說我英語課文不會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媽媽再一次問老師,可是老師說的還是原話。我只好承認了。后來回想一下,這件事不應該欺騙媽媽,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我真對不起媽媽。
《弟子規》是我啟蒙我好老師,教會我很多,讓我學會了怎么做人。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3
所謂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規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實踐,真干,處處力行弟子規,才是真正的學習,因為學而不習,等于無學?!安涣π械珜W問,長浮華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身教勝于言教。所以末學要感恩我們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幫助老師們成長,這就是“教學相長”的最好體現。末學更要知難而進,好好學習和領悟教育的真諦。讓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能為每位孩子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末學現在最大的目標和志向。
教育無小事,他不光只是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將其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心為孩子著想,用一雙敏銳智慧的雙眼觀察孩子,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先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也。用真誠的心喚醒孩子本善的心,讓他們順著天性幸福成長。
但,茍不教,性乃遷,順“天性”而非“個性”,這兩個詞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其根本區別在于:一個無私利他,一個自私自利。所以,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知正念,培養浩然正氣,為自己培福積福,再造福,那么,他的晚年必定是幸福圓滿的。人生最難得的莫過于此。
讓末學跟孩子一起努力,從當下做起,一步一步向幸福出發!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4
我們的老師經常說,如果,我們要做一個品行高尚,溫文爾雅的人,那么,《弟子規》絕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才不相信!
尤其學習到“謹”一章節的時候,面對“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我是呲之以鼻的。什神馬啊,一切都是浮云啦!古人那么迂腐落后,他怎么知道我們00后的給力?不能歪戴帽子,我怎么可以盡情????不能敞開衣襟,我還如何表現自己的自在瀟灑?至于鞋子嘛。鞋帶開就開了,還得彎腰去系,拖拖拉拉才叫個不羈呢!
于是終于有一天……剛剛走出放學后的校門,躲開了老師的視線,人群中,我又忘情地投入到自己的“酷”和“瀟灑不羈”中了——啪嚓,哎呦!我的左腳踩到右腳上松開的鞋帶上了——我結結實實地摔個大馬趴,鼻子鮮血直流,一顆門牙夜差點沒“光榮殉職”,同學們急忙把我扶起,關切的問詢中,我清楚地聽到路邊行人的話:“現在的孩子啊,怎么那樣,哪像個孩子?。”
我那一刻真的狼狽極了,不只是形象。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刷牙漱口整衣凈手,來到班級,端坐在書桌上第一個帶頭誦讀起來“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p>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5
在寒假中,我讀了弟子規之黃香溫席的小故事,心潮就像大海中的海浪一樣,無法平靜下來。
黃香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只能和父親二人相依為命。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里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
讀了這則小故事后,我想我應該向黃香學習。平日里應該給父母洗洗腳,敲敲背,沏沏茶……讓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懂得孝敬自己了。而我也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不能再對爸爸媽媽大呼小叫了,應該換一下,我來孝順他們,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可我一次也沒有盡過自己的職責,帶給他們溫暖,反而盡添亂,仔細地想一想,真不應該??!
同學們,為了全家人,一起努力、奮斗吧!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6
我們聊到了很晚,這時,有人把電開了,不過,我們都很累,睡了!要是早晨霧大,站在陽臺上,不但不見湖水,連蘇堤也消失在濃霧中,茂密的綠樹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父親,如果你還在世,我該是多么幸福啊。我等得不耐煩了:“快點墊報紙呀?晚上,哥哥早早的吃完飯去偷青瓜皮了,我們7點鐘才吃完。
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蛟S現在的`兒女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說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钡覀兛梢詾楦改缸鲆恍┳约嚎梢宰龅降氖隆1热缭诩抑?,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要我們去做事,我們應該趕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應該恭敬地聽而不可以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里;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當順從他們并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傷心。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么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云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百事孝為先,這是先人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應繼承這種優良的傳統!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7
早晨,我正在睡覺,聽到爸爸叫我起床,我很不情愿,心想:“今天是星期天,不上學,也不讓我睡個懶覺?!蔽衣v騰地穿上衣服,去洗手間洗臉。爸爸聽到我半天沒有動靜,就大聲叫我:“盈盈,干啥呢?”我沒回答。一會兒,爸爸又喊我:“盈盈,出來!”我趕緊跑出去,這時,爸爸拿給我一本書,說:“去,看看書上怎么寫的,好學一學?!蔽医舆^書,是一本《弟子規》,我認真地讀起來。
這真是一本好書!它是教我們怎么生活、怎么學習、怎么做人的書。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一段時,我感到自己做得很不好,父母招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里;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并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不要讓他們傷心。這是多好的教導啊,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總是讓他們生氣!
我今后要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做個聽話的好學生,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8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范,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么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币馑际牵簩θ苏\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折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折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里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后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著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后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19
最近我又翻讀了一遍《弟子規》這本書,讀完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就是其中的《三人成虎》。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龐蔥對魏王說:“大王,如果一個人稟報說街市上出現老虎,您會相信嗎?”魏王不假思索地說:“當然不信?!饼嬍[接著問:“如果兩個人對您說街市上有老虎出現呢?”魏王說:“我會將信將疑?!饼嬍[繼續問:“如果三個人都向您稟報,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呢?”魏王說:“我會相信的?!饼嬍[感慨地說:“街市上沒有老虎是很明顯的事,然而只因為有三個人連續向您稟報,你就信以為真了。愿大王不要誤聽謠言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謠言止于智者。不了解真相的時候,就不要輕信,也不要輕易傳播。一個人說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但是說的人多了,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容易誤導別人。我們要做個聰明的孩子,學會明辨事非,對于不懂或不了解的事,不能聽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而應該多方求證,不要被謠言迷惑。
就像上個學期的有一天,校園里就一直有傳播,有一個同學在校門口被人拐走了,下落不明。他們還說被拐走的孩子還有可能會打成殘廢,當乞丐什么的。搞得同學們都非常害怕,就怕下一次人販子把自己拐走了。后來才知道,那個同學并沒有被人販子拐走,而是他自己和家人鬧別扭,自己一個人走回老家了。
這就是弟子規中所說的:“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讀弟子規的感受500字篇20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兜茏右帯防镉羞@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么能去愛別人呢?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