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好的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1
在這個寒假我再次細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北宋末年宋江農民起義為主線,通過描寫108個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上書,他們仿佛就在眼前,疾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的魯智深,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林沖,疾惡如仇、俠肝義膽、直爽率真的李逵,機智聰明的吳用……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這些眾多的綠林好漢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智多星吳用軍師。他機巧聰明,飽讀詩書。吳用給晃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從吳用身上,我感受了智慧的力量,他之所以能神機妙算、屢建奇功,關鍵在于他曾經讀書萬卷,學識淵源,科學知識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使吳用在《水滸傳》的舞臺上,書寫著精彩的人生。知識改變著世界,推動著歷史前進,所以,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學好《水滸傳》,用好這本書,并從中有所收獲,用知識充實自己,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一本書耐人尋味,值得你反復閱讀的名著,也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下閱讀,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吧!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2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里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群,還有入云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說《水滸傳》里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說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么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眾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套一環,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嘆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于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于"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么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道,外敵入侵,軍隊戰斗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么怎么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 如果忠臣當道,那么為什么高逑會當宰相 如果國家太平,那么金朝來干嗎 如果軍隊豐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說了這么多,其實沒什么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有意義的好書.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3
在這個寒假中我又一次的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同樣也使我收益頗豐,讓我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想大家也必須對《水滸傳》的故事也了解不少,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水滸之中講了太尉高球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使得武松、宋江、楊志、魯智深等一批人實在被逼無奈從而揭竿起義、落草為寇進行開始反宋朝統治的故事,其中把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間的義氣描述得淋漓盡致,其中把他們受到朝廷壓迫是在被逼無奈的事情刻畫的十分曲折,使人不禁便為對當時宋朝的統治感到十分不滿,一種憤慨也油然而生。看完了這本書我也記住了2個字“忠、義”。
“忠”是對祖國,對兄弟,對身邊的親人。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我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宋江被困江州時,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景下準備只身劫法場,要明白這是一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可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這一個“義”包含了太多太多,梁上的好漢們為了自我的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為了這一個“義”他們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為了這個“義”。這個“義”雖然僅有三筆可是想要書寫他確實要付出的很多很多,甚至會以生命為代價來書寫這個字。
在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個具有熱血性格的漢子,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使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當今是和諧社會,不能再“拔刀”相助,可是我們必須要有分辨是非的本事,明白誰才是正義的,并要幫忙弱小,不能仗勢欺人。
這本書之所以會成為經典不光在于它的情節更在于它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4
古今中外,從來都不缺少英雄好漢。它們大都是殺富濟貧,除暴安良,仗義疏財的人。在眾多的英雄豪杰中,我最欣賞的是宋江。
他是一個對長輩特別孝順,而且仗義疏財的人。宋江平生喜好結識江湖好漢,凡是有人來投奔他,無論身份地位貴賤,都會好酒好飯款待,臨走時,再盡量多給些路費,從不吝惜錢財。
我欣賞他的孝順。在宋江殺了人被官府抓住后,宋太公再三叮囑宋江,要好好服刑,千萬不可上梁山泊入伙,當了不忠不孝的忤逆人,宋江叩頭應諾。
我欣賞他對兄弟仗義。在得知閆婆惜把自己的招文袋偷走時,為了保護梁山泊眾位兄弟,宋江苦口婆心的與閆婆惜商量,但是閆婆惜卻一點情面也不留。最后宋江一怒之下把閆婆惜給殺了。為了使梁山泊眾兄弟平安無事,把自己的侍妾殺了,好在那閆婆惜死有余辜。
我欣賞他的豪爽大氣。當宋江表示愿意上梁山時,晁蓋要宋江做山寨之主,做第一把交椅,宋江卻堅辭不愿,做了第二把交椅。我以為,以宋江的實力和在江湖上的名氣,一點兒也不輸給晁蓋。但是宋江卻把第一的位置讓給了晁蓋。宋江的謙虛大氣真是令我折服。試想當時是我的話,我可能會毫不客氣的就做了第一把交椅。我想,這大概就是英雄的氣概吧!
我還欣賞他的沉著冷靜。楊雄和石秀以水泊梁山的名義,干了些為人不齒偷雞摸狗的事,敗壞了水泊梁山的名聲。晁蓋很生氣想要殺了他們兩個。在這緊要關頭,多虧了宋江出面相攔,勸住了晁蓋,才得以保住了他倆的性命。宋江的沉著冷靜更加凸顯出大家風范。這大概是也是在江湖上廣為人知的一個原因吧。
宋江雖不是一表人才,個子也不高。但是,他卻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可見,相貌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有那些更注重自己內心形象的人才會使自己發光發熱,受人尊敬。大家若是不信,那宋江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了。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5
這段時間,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名著——《水滸傳》。這本書非常好,內容很精彩。
《水滸傳》是一部產生于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生動地描寫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為領袖,有眾多英雄豪杰參加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跡。有被招安前的“兩贏童貫”、“三敗高三尉”等及被招安后的破大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造反的事。因為當時的朝廷、官員非常腐敗,所以他們造反了。書中通過人物的性格來反映事件,特別的有趣。
書中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宋江,雖然宋江不會武功,但是宋江這個人比較謙虛,得人心,所以能讓眾多好漢臣服于他。他一個人造反并不一定成功,但是幾萬人、幾十萬人呢?最后雖然他們沒有成功,但是卻使一些得到他們幫助的百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在生活中,有許多像宋江這樣的人。這種人特別好,自己雖然能力有限,但他們遇到有人需要他的幫助時,他們是能幫的就幫,能干的就干。做什么事總是和別人商量,虛心聽取別人的勸告。即使是做錯了,也能知錯就改。這樣的人一般都有優良的品質,修養非常的高,為人處事也處理的較為得當。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小人,口蜜腹劍,不想靠自己的勞動去爭取機會,而是想一些歪門邪道去投機取巧。這種人呢,品質都不好,都沒有很大的成就,日久見人心,每當和這種人相處久了,人們就會發現這種人的真實面目,從而失去別人的信任而時時處處提防。
我們要學習一下宋江身上的優良品質,做一個好人,而不要學習一些小人的所作所為。如果學習小人的做法,自己也就成了一個小人,那就麻煩了,別人也會時時處處地提防你,最終你會失去所有人的信任,變成一個可憐蟲。
《水滸傳》不愧是名著,雖然已經讀完,但我還是回味無窮。我還會讀第二遍、三遍……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6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作者施耐庵花了多年的時間嘔心瀝血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精彩的內容像磁石一樣把我牢牢地吸引住。
整個故事跌宕起伏。梁山泊好漢行俠仗義,后來全體招安,歸順國家,幫國家打敗了國虎、方臘等農民起義軍,定平戰亂。在攻打方臘起義軍時,許多好漢戰死,宋江被高俅、童貫、楊戩、蔡京這四個賊臣毒害,吳用與花榮也自殺身亡。故事悲壯感人,催人淚下。
故事人物眾多,情節復雜,背景恢宏,社會形態扭曲,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樣的故事寫得有聲有色,婦孺皆知,將一百單八將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真是一個奇跡!
這一本書中的好漢都可以用“忠義”兩個字來形容。忠,梁山泊好漢們都忠心耿耿地和頭領宋江殺富濟貧、抗拒官府、打抱不平,這從梁山好漢第一次招安可以看出。天使道:“除宋江和盧俊義其他好漢都可赦免。”花榮大怒:“不赦免宋江,決不投降。”一箭射死天使。這點足已看出好漢們對宋江忠心。義,梁山泊好漢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從魯智深打鎮關西可看出。魯智深原名魯達,有一決魯達與李忠喝酒,見一婦兒和一老頭啼哭,問了得知鎮西關要這個婦人做妾,后以將其打走,雖然他與這一婦人非親非故,卻義氣十足,他找到了鎮關西,并三拳把給打死了,這怎么不能看出梁山泊好漢是多么有義氣?
《水滸傳》也寫出了宋朝黑暗的制度,是一個賊臣當道的社會,地主收刮百姓,百姓沒有一點民主。讓我明白了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主義生活是多么幸福,文明、民主、富強,是一片光明的社會,我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心存忠義,好好學習,以后為我們國家多做貢獻。
已經讀完了這本文學著作,但書中的精彩片段仍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慢慢品嘗回味……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7
愉快的假期過去了,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在我國北方地區爆發了以宋江為首領的農民起義,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敗和官史的罪惡,同時也表現他們的英雄氣概和偉大力量。
他們“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在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里,我比較喜歡的人物吳用,是小說《水滸傳》中的&39;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沉著冷靜、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在他的英雄事跡里面,大部分事跡都是有“智”開頭的,智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縣,在這些事跡里讓我感受到了,吳用真不愧是智多星。其中智取生辰綱,通過這個故事,不難得出,在現在的社會中,人際關系處理的是否得當已經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并且在我們日常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應特別注意方式與方法,從而避免自己因方式不對而被孤立起來的情況。
然后就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武松,武松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在陽谷縣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為他贏得了深廣的聲譽,也為他贏得了都頭的職位,在他送稅銀出差時,武大郎被西門慶與潘金蓮毒死,在去縣衙告狀不準的情況下,借謝鄰請酒取得真實口供,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斷配孟州。這段時期的武松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偶爾還有那么一點兒虛榮,但他的英武剛強卻永遠刻在讀者的腦海里。
《水滸傳》這本書寫出了一百零八將的不同人生,不同品格,卻有著同一的血性——為國殺敵,劫富濟貧。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8
《水滸傳》是明代施耐庵的一部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小說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英雄的聚義故事。
故事一開始,為了突出“亂由上作”,作者就為我們展示了以高俅為首的社會關系網。高俅和蔡京、童貫等賊臣狼狽為奸,把持朝政,無惡不作。一大批英雄豪杰被迫鋌而走險,“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晁蓋、吳用、阮氏三雄智取生辰綱,林沖雪夜奔梁山,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還有李逵、解珍解寶上梁山……
眾多的好漢,被逼無奈,有如百川歸海,一個個,一批批地奔向梁山泊,匯成一股狂波巨瀾。這股狂波巨瀾,對黑暗的社會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鬧江州、打祝家莊、攻曾頭市、兩贏童貫、三敗高俅,梁山好漢們勢不可擋,所向無敵。但由于宋江選擇了“曲線盡忠”的路線,梁山英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征遼、征田虎、王慶,打方臘,梁山隊伍一步步走向失敗。最后,宋江喝了“御賜毒酒”中毒而死,盧俊義吃了放有水銀的御膳,落水而亡,吳用、花榮為盡忠義在宋江墳前自縊。轟轟烈烈的梁山聚義最終悲慘地失敗了。
讀到最后,我們不禁為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而憤慨,為宋江等人的死感到惋惜,為這梁山好漢們的英雄事跡而震撼。一百單八將最終選擇了接受朝廷的招安,目的就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定國家。哪怕他們知道打仗會令兄弟們死傷無數,哪怕他們知道這黑暗的世道奸臣掌權,哪怕他們知道自己盡心盡力為朝廷賣命,換來的可能還是一個凄慘的下場。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義無反顧地跟隨著宋江,轟轟烈烈地結束了這一場梁山聚義。“忠“、”義“二字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9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至令,《水滸傳》己有幾百年的悠遠歷史。
《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水滸傳》通過生動豐富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我國歷這次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
《水滸傳》中的高俅始終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出現,是貫串全書的一根墨線,是一個陰險、狡詐、愛財、拍馬屁、心胸狹小、見利忘義、城府極深的人,看臉色行事的本事極其高明,深得皇帝之心。相反,林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可以看出豹子頭做事很謹慎小心。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橫行霸道,為了霸占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設計誣蔑林沖帶刀進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發配充軍,還想在半路把他殺死,幸虧魯智深仗義相救。
蔡太師過生日的時候,他的女婿搜刮10萬貫金銀財寶。送往京城慶賀,派楊志護送。晁蓋、吳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計智取生辰鋼。事后,與朝廷發生激戰,最后投奔梁山。打虎英雄武松因為西門慶勾結大嫂潘金蓮,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將他們殺死,被判充軍。最后,他也逼上梁山。
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共一百零八人,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揭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氣勢,張揚了人民群眾的英勇。干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在宋江等人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結果,方臘被打敗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傷亡慘重,只剩下二十七人。統治者見梁山義軍勢孤力單,便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結束了。
粱山的一百零八個好漢,你們多年以來劫富來救濟老百姓,為人民服務,難道不足以表現到你們對人民的忠心嗎?
水滸傳讀后感700字以上篇10
讀完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明初作家施耐庵的《水滸傳》后,我深受感動。《水滸傳》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聚義梁山泊,后受朝廷招安,大破遼兵,征田虎、王慶、方臘,屢建奇功,卻遭奸臣謀害的故事。讀完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某個人物,也不是某個情節,而是忠義堂上的二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家人、師友盡心竭力的一份心;義,則是忠的體現。歷史上以義示忠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
1952年黃繼光參加上甘嶺戰役。在戰斗中,黃繼光身上連中了4槍,昏了過去。敵人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他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22歲。黃繼光的義,體現了對國家的忠。
1960年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在回來的路上,見一個建筑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光發一份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了一件好事,過了個特殊的星期天。雷鋒的義,體現了對人民的忠。
……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身為一個中國人,我一直懷有一顆對國家堅貞不屈的忠心。大多數中國人民都一樣,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時,聽到雄壯的國歌響起時,看到人民解放軍在風雪中賣命地工作時,看到看到奧運健兒在領獎臺上舉著金牌微笑時,都會自豪地想著:“我是中國人!”我們要發揚前人盡忠盡義的精神,為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