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張愛玲目標的作品
不管是張愛玲的小說還是散文都是描述那個時代的人們和生活,如《傾城之戀》描寫了白流蘇在離婚后,因為受不了家里人的不停給她閑氣受想通過嫁給范柳原改變現狀,最終如愿以償的故事。下面是小編帶來有關張愛玲目標的作品的內容,歡迎閱讀!
《寫什么》原文:
有個朋友問我:"無產階級的故事你會寫么?"我想了一想,說:"不會。要么只有阿媽她們的事,我稍微知道一點。"后來從別處打聽到,原來阿媽不能算無產階級。幸而我并沒有改變作風的計劃,否則要大為失望了。
文人討論今后的寫作路徑,在我看來是不能想象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選擇的余地似的。當然,文苑是廣大的,游客買了票進去,在九曲橋上拍了照,再一窩蜂去參觀動物園,說走就走,的確可羨慕。但是我認為文人該是園里的一棵樹,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長,眼界越寬,看得更遠,要往別處發展,也未嘗不可以,風吹了種子,播送到遠方,另生出一棵樹,可是那到底是很艱難的事。
初學寫文章,我自以為歷史小說也會寫,普洛文學,新感覺派,以至于較通俗的"家庭倫理",社會武俠,言情艷情,海闊天空,要怎樣就怎樣。越到后來越覺得拘束。譬如說現在我得到了兩篇小說的材料,不但有了故事與人物的輪廓,連對白都齊備,可是背景在內地,所以我暫時不能寫。到那里去一趟也沒有用,那樣的匆匆一瞥等于新聞記者的訪問。最初印象也許是最強烈的一種。可是,外國人觀光燕子窩,印象縱然深,我們也不能從這角度去描寫燕子窩顧客的心理吧?dedecms.com
走馬看花固然無用,即使去住兩三個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無用,因為生活空氣的浸潤感染,往往是在有意無意中的,不能先有個存心。文人只須老老實實生活著,然后,如果他是個文人,他自然會把他想到的一切寫出來。他寫所能夠寫的,無所謂應當。
為什么常常要感到改變寫作方向的需要呢?因為作者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因此嫌重復。以不同的手法處理同樣的題材既然辦不到,只能以同樣的手法適用于不同的題材上——然而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經驗上不可避免的限制。有幾個人能夠像高爾基像石揮那樣到處流浪,哪一行都混過?其實這一切的顧慮都是多余的吧?只要題材不太專門性,像戀愛結婚,生老病死,這一類頗為普遍的現象,都可以從無數各各不同的觀點來寫,一輩子也寫不完。如果有一天說這樣的題材已經沒的可寫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沒的可寫了。即使找到了嶄新的題材,照樣的也能夠寫出濫調來。
有關張愛玲語錄推薦:
1) 好想來一次安靜的認真的努力的唐吉坷德式的單戀。
2) 人一輩子也無法心心相印,他們孤獨的只剩下肉體和金錢的交換了。所以,請等待那個對你生命有特殊意義的人。
3) 在我的世界里,你依舊純潔,臟了的只是這個世界。
4) 以后你會不經意地想起我,請別忘記我曾那樣深深地愛過你。
5) 陽光擦干了我思念你的淚水。
6) 踮起腳尖,我們就能離幸福更近一點嗎?
7) 我生命里的溫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給了你,但是你離開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對別人笑。
8)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9) 我愛你,沒有什么目的。只是愛你。
10) 離別和失望的傷痛,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
11) 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
12) 那些美麗的小魚,它們睡覺的時候也睜著眼睛。不需要愛情,亦從不哭泣。它們是我的榜樣。
13) 對弈的人已走,誰還在意推敲紅塵之外的一盤殘棋。
14) 我們也有過美好的回憶,只是讓淚水染得模糊了。
15) 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那種在寒冷的日子里,牽起一雙溫暖的手,踏實地向前走的感覺。
16) 因為平淡,我們的愛情有時會游離原本溫馨的港灣;因為好奇,我們的行程會在某個十字路口不經意的拐彎,就在你意欲轉身的剎那,你會聽見身后有愛情在低聲地哭泣。
17) 夜晚來了我還依然睜著眼睛,是因為我看見了你留在月光下的痕跡。
18) 在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懷著相似的頻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與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