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雜文精選
政治雜文精選篇1:“孤獨”空巢老人之殤
修水縣64歲空巢老人陳春妹,因為女兒們個個成家在城市里工作,老人一個人在家里十分寂寞和孤獨。聽信鄰居“法師”之言,妄圖通過“法師”作法,驅(qū)走家中作祟“蛇精”,結(jié)果“自殺”在家里。
看過整篇報道,讓人唏噓不已。近年來,媒體不斷報道空巢老人自殺事件,陳春妹老人“自殺”案性質(zhì)雖有不同,但從更深層次的誘因來看,又存在許多的相似之處。可以說,導致空巢老人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孤獨”。
孤獨可以說是空巢老人最顯著的特點,而這些非正常死亡的空巢老人又大多是喪偶、離異的單獨老人,顯得就更加孤獨,正如陳春妹老人,雖然老人在縣城有2套門面房和3套商品房,總價值在200萬元以上,僅是憑房租收入,就足于讓老人過上富裕的生活,經(jīng)濟上是不存在困難的。但是老人的兩個女兒都在外地生活,老人生前對于兩個女婿的年齡、屬相,老人總是百般挑剔,竭力要拆散女兒的婚姻。而從鄰居們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老人想要拆散女兒婚姻,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女兒回到自己身邊。這也導致了“法師”乘虛而入,謀財設置死亡陷阱,老人聽信神棍胡言,白白葬送性命。
回顧整個事件,我們真不能說老人的悲劇是某一方面造成的,從老人自身來看,妄圖用迫使女兒女婿離婚的手段,使女兒回到身邊,偏執(zhí)的思想,造成了家庭成員間的不和,使得家庭成員間溝通漸少,親情漸疏,導致更加孤單;從女兒女婿來看,為人子女,缺乏對老人的關心關懷,疏忽了老人的親情需求;從“法師”來看,本是鄰居,事發(fā)前也能做到與鄰為善,甚至給予了這個空巢老人難有的溫情,但是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卻對老人以封建迷信相欺,甚至為錢財設置死亡陷阱,謀財害命;從當?shù)刂鞴懿块T來看,缺乏對空巢老人的關心幫助,缺乏對封建迷信的打擊。正是這各方面的原因,才造成了這樣的人間悲劇。
目前,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加之大城市與小城市,城鎮(zhèn)與鄉(xiāng)村在經(jīng)濟、就業(yè)等環(huán)境差異,空巢老人的產(chǎn)生是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要讓空巢老人安享晚年需要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努力。家庭成員盡量同老人一起生活,減少空巢老人數(shù)量,實在無法一起生活的,也要抽出時間,特別是傳統(tǒng)節(jié)日要回家看望老人,增加對老人的陪伴;社會組織應該發(fā)揮積極作用,關愛空巢老人,組織志愿者服務隊伍,條件允許的地方可以實行結(jié)對幫扶,讓空巢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各地政府要結(jié)合當?shù)貙嶋H,加強對關懷空巢老人相關法規(guī)制定,保護空巢老人權益,建設針對老人的活動陣地,減輕空巢老人的孤獨感,加大空巢老人特別是生活困哪空巢老人的扶助,增強空巢老人生活保障。
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之智慧放之世界,立于當下亦可通行。
政治雜文精選篇2:說書大學生的豐滿
大學生這個名詞,現(xiàn)今是空心的。
這里所謂的空心不是說里面沒有東西,我認為是泡沫狀的物質(zhì)太多,就像棉花一樣,雖然看起來或是感覺是比較豐滿的,但是你輕輕一捏就知道手感如何了。這就像你看到了一個非常大波的妹子,你眼里的形象可想而知,殊不知,由于天冷衣服厚的緣故,以及封皮的厚度,當你有機會親自目睹的時候,你竟然大呼大叫了,原來是盼盼小面包。
然而大學生的豐滿與這個譬喻不是很恰當?shù)模瑸槭裁床磺‘?原理很簡單。如今的大學生自以為很偉岸,身軀偉岸也罷,不是也罷,總之很偉岸就行了,總之他自己覺得很偉岸就行了。而這一種心理意識便是悲劇的根源,當然也不能完全怪他們,他們原本就只是人類的一角,而且大部分都太過年輕。
除了年輕之外,他們的資本是什么?不是他父母的錢,也不是他子孫的福祉,這只是與他的無知有莫大的關系。所以,若是你憤激地想罵他,可別罵他的祖祖輩輩,也不要罵他的子子孫孫,當然,也不要罵他的享福妻子,最好暫且詛咒你自己吧,誰叫你多管閑事呢?或者,不要說任何人的不是,包括你,因為你的思想發(fā)達了,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對他們的奇恥大辱,你應該很清楚地明白,他們是多么希望并盡全力地希望你也同他們一樣不甘墮落地成了庸人。這就是如今的中國大學生的豐滿,得強調(diào)不是全部,只是大多數(shù)。什么撲克牌,什么麻將,什么游戲英雄聯(lián)盟,什么電視連續(xù)劇,這些名冠全球的流行性名詞比親爹親媽還要親,更搞笑的是把孔子說成了蘇格拉底,把莫泊桑當作了魯迅的兄弟。女大學生呢,更豐滿,往往惹得單身狗們垂涎三尺,很遺憾我也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單身狗,偶爾也吞了好幾口口水。
豐滿還是會有好處的,至少可愛的大學所謂教師們還是非常酷愛的,要是身材豐滿再加上口才豐滿,那真是“樂府雙匕”了,如果思維實在豐滿,那就不得了了,故事就要上演了。隱約記得有一次學校的廣播里,高聲叫喊著并提醒著豐滿的大學生們進行戰(zhàn)事的時候,有必要穿好防彈衣,好像說的是美術系的某位同學不幸懷上了。
后來,我開始納悶了,這么嚴密的天機是誰泄露了?老師總是承擔著報告者的角色,真是辛苦他們了,也希望他們今后更加盡職盡責,伺候好這么一大群豐滿的大叔大媽們。也祝福豐滿的大學生同胞們越來越有福,中國的將來與他們息息相關。若人在此,這廂有禮了。
政治雜文精選篇3:二胎和事業(yè)間的選擇
十年前畢業(yè)求職的時候,師姐妹當中流傳著一句話:“找工作,已婚有子的女博士(碩士)要比未婚的好找,未婚的要比已婚未孕的好找。”直白點說就是,用人單位希望你把孕產(chǎn)的事兒辦利索了再來,不要跑到單位來生孩子,更不要一來就生。
這不是段子。在我的一場面試中,競爭者中的一位女博士就直接和面試者說,學術和履歷上的成績您看簡歷就行,“我的另外一個優(yōu)勢是讀博之前已經(jīng)生了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最操心的階段,很給貴單位省事兒。”也許就在這一瞬,一些“你懂的”默契在求職者和面試者之間達成。
十年寒窗過后,你在求職中撞上的第一個評判框架仍然是基于性別建立的,孕產(chǎn)期長短和其可能帶來的成本,仍然極大地影響著你的“性價比”。比這更糟的是,這種把求職女性分為“未婚”、“已婚已孕”和“已婚未孕”的分類現(xiàn)在仍然流行。而且,在就業(yè)已成買方市場的形勢下,在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之后,通過孕產(chǎn)問題來衡量女員工“性價比”的思維還在強化,更多女性要在職業(yè)前景和家庭愿景之間選邊站。
實際上,在既有職場生態(tài)和家庭分工下,“全面二孩”后職業(yè)女性所面臨的窘迫已經(jīng)漸漸展現(xiàn)出來。由于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不力,生育孩子所產(chǎn)生的教育、醫(yī)療等高額成本都被轉(zhuǎn)嫁在家庭身上,而家庭由此產(chǎn)生的過量勞動、精力消耗、生活質(zhì)量的損失,則被無意識、大概率地轉(zhuǎn)嫁到女性身上。幾乎同時,她們還要面對職場歧視、職場邊緣人的尷尬以及就業(yè)、再就業(yè)的困境。
這種情況,不僅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不經(jīng)濟的。在老齡化社會的嚴峻趨勢下,“全面二孩”政策上寄托著很多社會發(fā)展訴求,生育已經(jīng)不再是一種個人行為,也不單單是一種家庭行為,而是關系到人口結(jié)構(gòu)、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勞動力供給等幾個方面的社會行為。但“愿不愿生”“敢不敢生”的關鍵卻在于女性。如果多一次孕產(chǎn)期會帶來職場擠壓和職業(yè)犧牲,很多已婚女性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再生育問題上就會變得非常慎重;如果僅僅因為生兩胎的可能性就使自己在就業(yè)中陷入劣勢,未婚女性的孕產(chǎn)意愿也會趨于保守。
也可以說得更上綱上線一些——適齡家庭中女主人的態(tài)度,是決定“二孩政策”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變量。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來增強家庭生育意愿的觀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社會共識,但這是一件宏闊的事情,需要遵循長線邏輯。短期內(nèi)最有針對性也最有效的辦法,恐怕應是以嚴打就業(yè)歧視、嚴防職場歧視為切入口,率先提升女性就業(yè)和從業(yè)的保障,避免女性在評估生育對個人發(fā)展的影響時趨于悲觀。
新年前后陸續(xù)召開的地方兩會上,“二孩”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的核心話題之一。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女性權益和全面二孩政策之間的關系也肯定會引起代表委員的注意。比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女子學院孫曉梅教授就表示,“可以預見,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女性的平等就業(yè)權將更加難以保障。”她將再次建議出臺一部專門的反就業(yè)歧視法,禁止基于性別、婚育狀況的歧視。
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委員能參與到這個問題的建言中來;有更多關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存境遇的討論,能超出單純的、傳統(tǒng)的“保障婦女權益”的言說層次,而納入到突破中國社會發(fā)展瓶頸的大視野中來。最起碼,高知女性在面試時和對方掰扯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的荒唐場景,不該重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