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雜文欣賞
微信小雜文欣賞篇1:頻道不同,不要騷擾
你有沒有試過,在朋友圈上發一些雖然細碎但自己很開心的瑣事,在一幫朋友點贊和一起開心的聲音中,總會出現零星看似很理性的聲音:“其實這個也就那樣吧,我見過比這個更好的。”然后,心情因為幾句話一下子down到了谷底,哪怕還有很多人和你在同一個頻道上高興。
那天有一個十分敬重的長輩看到了我在網上寫的文章,夸我寫的挺好。雖然就只有兩個字的夸獎,但還是高興得尾巴翹到了天上,立刻發條票圈慶祝自己的喜悅。多條回復中看到了A小姐的一條評論——“其實我都不太懂怎么會有很多人喜歡,我是真的一點兒共鳴也沒有,也沒什么值得高興的吧。”
好吧怎么說呢,A小姐只是簡簡單單陳述了一個事實,也沒有說什么難聽的話傷害到了誰,上綱上線就顯得挺玻璃心的不是。而且自己把一些小事當作大新聞以朋友圈的形式曬出來,也不能期望所有朋友都因你的喜悅而喜悅。
就像你上班上到很累,回家的路上吃到一個雜糧煎餅,很香,很滿足,滿足到在路上就不顧形象地癡癡笑起來;就像你期末復習學到很晚,抬頭望一眼天空,點點星光,幾縷云飄過,覺得很愜意,慵懶地伸了個懶腰;就像你長途跋涉坐十幾個小時的車回家,顧不上洗漱就賴到床上,被子軟軟的,枕頭散發著陽光的味道,微笑著進入夢鄉……
一個雜糧煎餅,幾點星光,溫暖的床,都是微小到不能再微小的事物,平常幾乎不會多關注一眼,但當這些成為特定時刻最棒的慰藉時,一切都成為了夢寐以求的小幸福。
沒錯,可能一些小幸福是微小到不值得一提的,然而正是這些微笑的幸福,恰好落在了一部分人的頻道上,不在這個頻道上的人可以不理解,可以不在乎,但是絕不可以打擾。
想起之前很火的一篇文章說的是不要騷擾別人的幸福,女同學趁長假坐硬座到外地去與男朋友相聚的幸福,被閑人一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給她買臥鋪”打擾;中年男人與中年女人貧困卻相濡以沫的幸福,被閑人譏諷的嘲笑聲打擾;兒子考上大學給全家帶來的幸福,被閑人的攀比打擾……
人們總喜歡站在自己的價值觀的制高點去俯視他人的幸福,他們以自己的生活為評判標準,披上正義使者的披風,打著“讓所有人真正幸福起來”的口號,邁著大步到卑微的幸福者面前諄諄教誨:“你那個不叫幸福,我這樣才是。”
什么才叫幸福?百度詞條上說,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喜悅快樂與穩定的心理狀態。
每個人的當下需求不同,滿足的狀態也不同,自然而然的,幸福的頻道當然不同。需求雖然會隨著欲求擴大而變化,但當我們為一個小小的需求被滿足而小竊喜的時候,你們又何必用自己的標準來勾引我們暗中滋長的欲求,抹殺我們的幸福呢?
就像A小姐,她可能真的覺得寫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她的世界里,做項目、出成績、人脈擴大、地位拔高才是真正的幸福。
可是對我來說,做項目、出成績、人脈擴大、地位拔高都是事業上的追求或者說生存上的追求。而將自己樂講的講出來,并且有人懂得,哪怕只有一個,也是一件歡喜到不得了的事情。
彼之砒霜,卻是吾之蜜糖呀。
微信小雜文欣賞篇2:你朋友很牛逼,關你什么事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自己各方面都挺一般的,卻特別愛炫耀他的朋友。
一個男生追小橙,整天開口閉口就說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一個比一個牛逼,A上了電視節目,B換了輛超跑,C創業拿到風投。
小橙對他反感至極,心想:呵呵,你朋友牛逼,跟你有什么關系?
跟牛逼的人做朋友——不少人似乎以此為榮。即使有時候別人只是跟你吃了一頓飯而已,根本談不上是朋友。
一次,微信群里一個業內大牛給大家發了個群紅包,于是不少人紛紛發朋友圈,喜滋滋地表示:看,我跟大V在一個群里!我搶到了大V發的紅包!
潛臺詞或許是:跟大神在一個群里,所以我也屬于比較厲害的人吧。
但是仔細一想,搶一個紅包就要發朋友圈炫耀了,只能說明你跟對方很不熟。
有一個六度分隔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奧巴馬,任何一個諾獎得主、國際明星,跟你就隔了五個人以內的距離。
這么看來,你朋友很牛逼,或者你朋友的朋友很牛逼,所以作為你朋友的朋友的你也很牛逼的推理,未免有些站不住腳。
而且這種炫耀,真的挺沒必要的——如果你自己不在那個層級,就算你認識那些大咖也沒用。你沒辦法為對方提供價值,那么一段關系很難維系下去。
一兩年前看到一篇文章,是分析一個主攻陌生人社交的App失敗了,那款App是號稱要讓社交跨越階級,比如路邊練攤的人可以通過App勾搭上職場金領。某個90后明星創業者用一句話總結了失敗原因,大意是:不同階級的人不需要社交。
我以前幫一個學生創業的團隊找分享會的嘉賓,要進一些財務金融圈的高端群里,挨個加那些經理、總裁、董事長、行長、會長、合伙人、創始人們,問他們有沒有合作意向。
對方得知團隊的學生身份,又覺得這個項目無利可圖,于是不少人上一秒還答應“考慮看看”,下一秒就立刻對你屏蔽了朋友圈。
有的人沒有屏蔽你,有時候還給你的動態點個贊,但是很可能你很快就會主動把他加入分組不可見的名單里。
原因很簡單啊:對方發著誠聘副總經理、集團進軍旅游業、某某高峰經濟論壇,你的朋友圈里卻是某某火鍋店新開張、雅思考試真艱難、學校校慶只放半天。你們不在一個圈層里,提供給彼此的都是無用信息。無法通過交換產生價值,你們的社交就成了無效社交。
比較弱的一方,可能會急于建立所謂的人脈,諂媚巴結、以粉絲的身份自居,覺得認識了大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為此沾沾自喜。更有甚者,自己沒什么好炫耀的,就炫這些所謂朋友的牛逼事跡,從而獲得一種自己也好像很厲害的心理滿足感。
曾國藩說過這樣一句話: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
那些需要依靠別人求得優越感的人啊,往往自己無能。
你的朋友再牛逼,跟你沒什么關系。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認識誰,而是你是誰。
微信小雜文欣賞篇3:男人好不好,守規矩很重要
一個男人要稱得上“好男人”,在我看來,必須具備一個重要的素質:懂得講規矩。
職場有職場的規矩,家庭有家庭的規矩,情場也有情場的規矩。
這些規矩有時只是不成文的約定俗成,未必會有人煞有介事地為你仔細講解。但是,一旦你沖撞了這些規矩,就必定會自嘗苦果。
比如對戀人的忠貞,比如尊重對方的意志……比如,懂得拿捏和其他異性之間,相處的分寸。
01
提起“優質男”這個詞,我總是會想到顏值高、脾氣好,學識過人、有車有房的布丁先生。
可是,我從未將他介紹給任何一個閨蜜。這可并非因為我有什么不光彩的私心,而是自打我認識他以來這七八年,他的戀情從來沒有持續過半年以上。
每次分手,姑娘們給出的理由都高度一致:布丁先生的曖昧對象,實在太多了。
他的每段戀情,幾乎都是這樣告終的。
面對布丁先生周圍各種鶯鶯燕燕,正牌女友不斷感到被挑釁。多次嘗試與他交涉,均因對牛彈琴而未果。
偏偏他又并非熱愛劈腿的花心男,總是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一臉委屈:“我都說了我們沒什么了,真的只是每天順便送她下班啦!”
如此往復幾次,終于,正牌女友忍無可忍,選擇揚長而去,不用整天被他氣得半死。
而針對這些情況,布丁先生的回答,也總是很“無奈”:“我真的沒那么多亂七八糟的心思。我只是……不懂拒絕。”
假如不懂拒絕,是因為你“沒有亂七八糟的心思”,不如你還是試著長點心比較好。
02
因為布丁先生工作的關系,周圍總有不少年輕女性。有些“活潑開朗”的女生,就表現出毫無心機的樣子,不斷對布丁先生提出要求:
“哎呀,可不可以幫我按摩一下呀?脖子好不舒服……”于是布丁先生就乖乖站在人家身后,使勁給對方按摩后頸。(姑娘,你聽說過一種東西叫“不求人”嗎?)
“下班后一個人走好害怕哦,你可不可以每天開車送我回家呀?”布丁先生于是就每天送這個煩人精回家,一路聽她廢話。(一個人走好害怕是嗎?試著學會坐地鐵怎么樣?)
“今天晚上也覺得好無聊啊,我們聊到說晚安好不好?”布丁先生就這樣,答應了某個莫名其妙的女人,不清不楚跟她說了半個月晚安,才被正牌女友喝止。(姑娘,沒男朋友就別學人家道晚安了,你又不是機器人,收到口令才能睡覺……)
甚至,樓上公司的女生竟然也跑過來:“布丁先生,我不會往電腦里下歌,你可不可以把電話號碼給我,偶爾幫我下幾首歌呀?”這個理由我也真的是醉了。姑娘你一個人不善于使用電子設備,難道你們全公司的人都不會下載歌曲嗎!犯得著專門跑到別的公司來,找一位陌生的帥哥下歌曲嗎!布丁先生也不是修手機的呀!
然而,他竟然就因為不懂拒絕,也答應了這位奇葩的要求,將手機號碼老實報出……
所謂曖昧,不一定真的是你懷抱著多么清楚的意圖,可能僅僅是因為:分明有了相愛的對象,卻偏要接受其他異性的示好。
這樣,真的好嗎?
任何打著“藍顏知己”的名義,向男人索要非必要關懷的女人,都是耍流氓。而縱容這些女流氓的男人,就是愛情里“不懂規矩”的優良代表。
03
也許,這世界上還真有不少男人,像布丁先生一樣。
他們并沒多少壞心眼,只是真的太好脾氣,所以才不懂得拒絕。
在他們看來,拒絕女生的要求,是不紳士的表現,多少有些“失禮”。
殊不知,你的禮貌,有時也會讓對方誤會,最終釀成更加難以挽回的結局。
就在昨天,布丁先生突然跑來找我求助:“啊,有個女生哭著喊著要我娶她,怎么辦…………”
我克制住吐槽的欲望,問他:“……是怎么回事?”
他一如既往的無辜:“之前她總說自己心情不好,讓我幫忙聽她傾訴,我就靜靜地聽了,也沒說什么話。結果過了兩天,她就跟別人說,我是她的男朋友。我覺得很莫名其妙,澄清過兩次,但也沒有當面去說她,怕讓她難堪。誰知道今天早上,她突然跑來我辦公室大鬧,說和我在一起已經很久了,我總是不給她承諾,讓我馬上就娶她……”
最終,我只有幫他編輯好了果斷拒絕的短信,囑咐他發給那個女生,從此再也不要理會對方,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煩。
04
有時我會想,像布丁先生這樣的男生,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他們或許也知道,有些女生是被自己吸引而來,目的不純;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礙于面子與風度,拉不下臉冷漠,學不會拒絕。
可是,有的時候,這種拒絕并不是丟失風度,而是杜絕麻煩,也杜絕后患。
而這種“不拒絕”,也根本不是善良好脾氣,而是一種好面子的自私,一種狹隘幼稚的老好人做派。
在布丁先生充當“紳士”的時候,他根本沒想到,那個真正和他相愛的姑娘會有多么傷心。
在他一次次答應一個小姑娘要求的時候,他也不會想到,這個對他抱有好感的女生,會怎樣在他的好脾氣里步步淪陷,誤解他對自己有情,繼而逐漸深陷其中。
因為他的不忍拒絕,他身后的女朋友不知要傷心多少次;也因為他的不忍,而造成了許多人的誤會,又不知要徒增多少情債。
這樣不懂拒絕的男生,最好在未來的生活中,早點懂得:寧失禮,勿傷情。
失禮,或許會讓眼前的“她”怨恨你,甚至出言諷刺,說自己看錯了人——但這個“她”,到底也只是跟你無關的過客;
但傷情,卻會在每一個真心喜歡你的“她”心中,劃下一道深深的傷痕。
女人想要的,是一個溫柔的男人,卻不是一個對任何女人都會溫柔的男人。
這樣的道理,不知“不懂拒絕”的布丁先生,究竟還要失戀幾次,才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