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雜文作品
雜文是可襲取多種文學和非文學的文體形式 ,雜取各種文本藝術表現方式 ;從這個“雜交”特征以及文體概念相交理論 ,重新界定雜文在文學概念范疇中應是一個獨立的“種概念”。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學生雜文作品,希望對大家有用。
小學生雜文作品1:狗人
“狗人”的確有,這不是聳人聽聞。但我這里要說的“狗人”,并非指人狗雜交的怪物。如果真有這樣的雜種,那一定是動物界的奇跡,肯定會震驚世界。我所要說的“狗人”依然是人,只不過是指那些聰明地借鑒、承襲了狗的習性的人罷了,他們遍布企業、機關……
眾所周知,動物分高低等,人居高位,狗處賤地。但千百年來,并不因為地位的懸殊而割裂了狗與人的關系。反而,經過漫長歲月的磨合、滲透、潛移默化,狗通了人性,人襲了狗性。
俗話說:“人看有錢人,狗咬穿破衣”。這就是人襲狗性的最好例證。愚認為,承襲了狗性的人已等同于狗,但他與狗又有所區別,所以吾賜名“狗人”。
狗,見著破衣爛衫者便狺狺狂吠,窮追不舍,那是吼給主子聽的,齜牙咧嘴表示忠于職守;見到錦衣華服者便搖尾乞憐,低下頭,溫順的媚態讓人肉麻,無非不是想討賞幾根肉骨頭。
當然,狗畢竟是狗,它不懂什么所謂的忍耐克制,更不講什么是非道義。一旦錦衣變爛衫,牠便會回過頭來狠狠吹你,放你的血、食你的肉、要你的命。
然而,養狗的人依然那么多,又偏有那么多人愛狗,這才有了走狗得勢地走。
小學生雜文作品2:幼稚
每天早上醒來,都會覺得昨日的自己很幼稚。
試想,多年后,我會不會覺得今天的自己很傻?又不知十載春秋過后,會是怎樣。想必,一切都不再是如今這番景象吧。
沙漏的時光,影子若隱若現,記憶被塵封在歲月的奩子中。今日,早晚要變成昨天。紙頁,印下了永恒的流年。沒有過不去的,只有再也回不去的。而那些青春,漸行漸遠,終成回憶。
看清隨波而逝的日子,并不漫長。一個十秒,一個十年,想留卻留不住。是誰安排了人生,是誰創造了生命,又是誰締造了思想?
我一直都在做錯事。明知是錯的,卻執意而行。這也是童年留下的最后一片記憶——任性。
陳舊的時鐘一直在走,那一點年少輕狂終于耗盡。反省,反省。不再去想曾經。因為我知道,那是永遠也回不去的從前。
成長,似乎是一個讓心靈單調的過程。小時候那些天真爛漫,已經離我越來越遠,只留下一封幻想穿越的無效信。
眼睜睜看時間走開,會是一日、一輩子。明知很快,卻依舊保持那自欺心態。而走遠了的,永遠不會再回來。
實體與影子并肩,是誰在懷念?過去,永遠留在了過去。
小學生雜文作品3:鱔魚
這是一個矯情的時代!
這是一個虛假泛濫的時代!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起來是相當可笑——
說有一條鱔魚,已經被放到油鍋里炸了。廚師驚訝地發現此鱔魚顯得與別的鱔魚不同,它努力地躬起身子,好象要保護肚子里的什么東西。廚師納悶,取出鱔魚,用刀剖之,發現鱔魚肚子里有一條小鱔魚……
接下來的故事就不用我講了。
人們似乎很喜歡這樣的故事。竟然口口相傳,終于被很多同學寫到作文里了。問題是,誰會把活的鱔魚直接放到油鍋里炸呢?或者,活的鱔魚被放到油鍋里炸而不躬起身子的,怎么可能呢?再說了,鱔魚的肚子里竟然有一條小鱔魚——是忘了鱔魚為卵生魚類呢,還是為了矯情為了假的崇高而故意這樣說呢?你看,如此經不起推敲的故事,竟然被當成了催發我們眼淚的利器。
哈哈,把滑稽當成嚴肅,把虛假當成真實,在這個矯情的時代,一切竟然顯得十分正常——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大家早已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