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仲子詩經作品賞析
《國風·鄭風·將仲子》是《詩經》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此詩是春秋時期流行在鄭國一帶的華夏族民間情歌,是一位熱戀中的少女贈給情人的一首優美的情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將仲子》
作者:佚名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注釋:①將(qiāng槍):愿,請。一說發語詞。仲子:相當于稱為二哥。
②逾:翻越。里:鄰里。二十五家為里。
③杞(qǐ起):木名,即杞柳。又名櫸。落葉喬木,樹如柳葉,木質堅實。樹:種植。一說樹桑、樹檀,即桑樹、檀樹,倒文以協韻。
④愛:吝惜。
《將仲子》意思:求求你,我的仲子,別翻越我家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舍不得杞樹呵,我是害怕父母。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的話,也讓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別翻越我家圍墻,別折了我種的綠桑。哪是舍不得桑樹呵,我是害怕兄長。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兄長的話,也讓我害怕。
求求你,我的仲子,別越過我家菜園,別折了我種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樹呵,我是害怕鄰人的毀讒。仲子你實在讓我牽掛,但鄰人的毀讒,也讓我害怕。
《將仲子》寫作背景:先秦時代的男女交往,大約經歷了防范相對寬松,到逐漸森嚴的變化過程。
《周禮·地官·媒氏》稱:“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可知在周代,還為男女青年的戀愛、婚配,保留了特定季令的選擇自由。但一過“中春”,再要私相交往,則要被斥為“淫奔”的。到了春秋、戰國之際,男女之防就嚴格多了。《孟子·滕文公下》說:“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連“鉆穴隙”偷看那么一下,都要遭人賤罵,可見社會輿論已何其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