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朗誦技巧講解
在朗誦時,聲音不是一個調子下來,不是平鋪直敘、平平淡淡。而是高低起伏,停頓轉折,這樣朗誦的效果就會悠揚動聽。但問題是我們把握不準那個字該抑,那個字該揚,那個字該停頓,那個字該轉折。
詩歌朗誦技巧
熟背詩詞要抓住五個環節:
1)疏通詞句。就是通過疏通詞句,弄懂詩詞的大意。在背誦之前先了解詞、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能又快又準。不明其意義就硬背,背誦質量是不可能高的。意思弄得越明白,背誦記憶就越容易。
2)了解結構。就是在初讀幾遍詩詞后,盡量分析清楚詩詞的結構,詩詞,特別是詩,大都講究對仗工整,弄清楚其結構規律,記住上句,記下句就容易多了。
3)把握韻律。就是要重視詩詞的首字和韻腳。只要記住首字,整句往往就能脫口而出。而詩詞是講究合轍押韻的,往往記住第一個押韻的,其它就可以依此類推了。
4)聽看寫念。就是要調動各種感覺器官,真正用心去記背。專家試驗表明:人在接受知識時,如果只靠耳聽,三小時后保持70%。三日后保持10%;如果只靠眼看,三小時后保持72%,三日后保持20%;如果眼耳結合,三小時后保持85%,三日后保持65%。背誦詩詞時,將耳聽、眼看、手寫、口念結合起來,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
5)反復練習。就是多重復練習。我們可以采用各種形式來練習:課余時間,自己默默地背誦;大庭廣眾背誦;同學三個兩個一起背誦。其實,只要多練習,自然就熟能生巧,很快就能記住了。
詩歌朗誦技巧大全
朗誦藝術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1.音聲性。音聲性是朗誦藝術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朗誦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藝術創作,朗誦者必須通過語音和聲音來表現文字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來感染聽眾。所以從某個角度上講,有聲語言幾乎可以說是朗誦藝術的唯一載體。2.規范性。朗誦必須選用規范的書面作品,必須體現有聲語言的規范性,如規范的語音、規范的語匯、規范的語法等。3.創造性。朗誦是以書面語言為基礎,但書面語言不能全部表達口頭語言的語氣、語調、語感、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及情感上的變化。朗誦者要把這些書面語言無法表達的內容再現出來,就必須進行再創造,而這種再創造的意義并不亞于作者的第一次創造。4.表演性。朗誦本身是一種表演藝術,是供人們欣賞的,所以朗誦者除了必須用有聲語言代替作者說話外,還必須用眼神、手勢、形體、動作等來配合,幫助表情達意。因而朗誦不僅是訴諸聽覺的語言藝術,而且還是訴諸視覺的造型藝術。
詩歌朗誦范例
青春是藍色的,像深遠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深遠遼闊,富于幻想。
青春是綠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蕩的草原。
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
青春是紅色的,像燃燒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陽。
朝氣蓬勃,充滿期望,愿把光和溫暖無私地奉獻。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潔無瑕。
猶如一張白紙,如寫的文字,愛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青春是無色的。像風變幻無窮,像霧絢麗迷人。
放縱它,遺憾終生;駕馭它,乘風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擁有了它,便擁有了七彩人生。
青春是一首秀麗的詩,是一支動聽的歌。
讓我們真誠地把握住它,讓青春之花綻放四季。
詩朗誦范文
鮮艷的國旗,
高高飄揚在我親愛的祖國——您的心臟,
飄揚在我親愛的兄弟姐妹——十三億華夏兒女的心上;
莊嚴的國徽,
巍巍鑲嵌在首都北京——天安門的城樓上,
鑲嵌在中華偉岸——五十六個民族的臉龐;
歷史的車輪碾過,
留給我們多少不平凡的日夜,
又留下多少令人難忘的片斷。
翻開中國血寫的歷史,
從1921到1949,
是建黨到建國的二十八年,
是中華民族命運轉折的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風風雨雨的長途跋涉,
二十八年坎坎坷坷的日益求索,
二十八年血與火的洗禮,
二十八年生與死的考驗。
勇敢的中國人民,
揮動金色的鐮刀,
斬斷了罪惡的魔掌;
舉起正義的斧頭,
砸斷了封閉的枷鎖;
勇敢的中國人民,
用一腔沸騰的熱血,
把共和國的旗幟渲染;
用一顆熾熱的心,
把共和國的脊梁錘煉。
祖國,
以前的您,
是一個受苦受難的母親,
我們用鐵臂鋼拳把你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放了出來;
如今的您,
是一位正在踏步前進的巨人,
我們愿用青春的勇氣和汗水為你開辟新的征程;
此刻的您,
更是人民警察頭頂的國徽和肩負的職責,
我們愿用法律的武器保家為國伸張正義。
翻開中國歷史的畫卷,
從1949到2011,
是建國以后的六十二年,
是中國人民奮發圖強的六十二年。
這六十二年,
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是生命畫卷中一幅壯麗的色彩。
因為,
您早已穿過陰沉的蒼穹,
早已照亮迷失的航船,
指引著,
永不沉沒的巨輪,
駛向溫馨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