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詠物詩經典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那時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戰派士氣低落,因而十分悲觀,整首詞十分悲涼,尤其開頭渲染了一種冷漠的氣氛和他那不畏強權的精神。爾后,毛澤東又作一首,當成贊頌中華民族的精神,同時也贊頌了梅花的精神。
詩歌鑒賞詠物詩經典(精選篇2)
朝代:唐朝|作者:齊己
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 先發望春臺。
《早梅》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一首詠物詩,寫作者在雪后出行看到早梅開放的所見所感,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
詩歌鑒賞詠物詩經典(精選篇3)
朝代:唐朝|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詠蟬》是“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創作的詠物詩。此詩作于患難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全篇借蟬的高潔品行,寓情于物,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寄托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詩歌鑒賞詠物詩5篇經典
詩歌鑒賞詠物詩經典(精選篇4)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詩歌鑒賞詠物詩經典(精選篇5)
朝代:元朝|作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贊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愿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