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詞鑒賞全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jié)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賞析】
本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的詩詞鑒賞全集篇2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 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酤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人小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五歲時隨父親遷居到綿州的彰明縣(今四川江油),所以自幼受蜀地文化影響很大。李白少年時喜好劍術(shù),頗有游俠習氣,青年后仗劍出蜀,漫游四方,自稱曾經(jīng)手刃數(shù)人。據(jù)研究李白的學者周勛初的意見,李白殺人一事的真實性很高。李白的家境非常富有,加之他有任俠仗義之風,養(yǎng)成了一擲千金、揮金如土的生活習慣。像“千金散盡還 復來”這種話,貧寒出身的詩人就說不出來。天寶初年,李白來到京城長安,將詩作獻給賀知章看。賀知章大為贊嘆,稱他為“謫仙人”,即被貶謫到凡間的神仙。唐玄宗委任李白為翰林供奉,但這種文學侍從的角色并不是立志于安邦定國、為帝王師的李白所想要的。后來,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但他的濟世之心始終未泯。及至安史之亂爆發(fā),缺乏政治敏感性的李白站錯了隊伍,被永王李璘拉攏,成為永王旗下唯一的大名士。待安史之亂平定后,永王與唐肅宗爭位失敗,李白受到政治清算,流徙夜 郎。未到夜 郎時,被赦免,李白于是心情振奮,“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旋即病逝于四川當涂。
李白的詩歌追求與陳子昂相似,他們都推崇古體詩,鄙視近體律詩,所以李白寫過的律詩極少。古體詩沒有太多格律的束縛,正適合李白汪洋縱恣、才思泉涌的特質(zhì)。唐詩以李白、杜甫為兩大高峰,恰恰李白專攻古體詩,杜甫以近體格律詩獨步天下,前者極放縱,后者極謹嚴,這應(yīng)該正是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所致。
李白詩歌最顯著的兩個特點,一是夸張,二是任性。所謂夸張,說發(fā)愁便是“白發(fā)三千丈”,說喝酒便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說打仗平叛便是“為君談笑靜胡沙”;所謂任性,就是講什么話全憑當時的情緒,一高興就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受挫折就抱怨“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四處干謁求達官貴人引薦的時候就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偃蹇不順的時候就慨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但也正是這樣的特點,使李白的詩歌不世故,毫無人間煙火氣,寫什么都能寫到極致,確實很有謫仙氣象。
【注講】
①將進酒:樂府舊題,為勸酒之歌。將(qiāng):請。
②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都是李白的好友。
③鐘鼓饌玉:代指豪貴生活。古時貴族吃飯時要鳴鐘列鼎,使用精美珍貴的餐具。
④陳王:即陳思王曹植。平樂:平樂觀,曹植曾在此大擺酒宴。
⑤徑須:只須。酤(gū)取:取酒。
⑥五花馬:毛色為五花之紋的良馬。將出:拿出。
【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 復來。
李白的詩詞鑒賞全集篇3
行路難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注講】
①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字面上是說自己恥于像長安的市井小兒一般憑著斗雞小技賭勝微不足道的彩頭,暗諷唐玄宗在宮內(nèi)設(shè)置斗雞坊,斗雞小兒因此而謀得功名富貴。據(jù)陳鴻《東城父老傳》記載,唐玄宗寵愛一個叫賈昌的斗雞小孩,給了他極其尊貴的待遇,而且恩寵他達幾十年之久。
②彈劍作歌奏苦聲:戰(zhàn)國時代,馮諼投齊國貴族孟嘗君門下為門客,但不受孟嘗君的重視,便三番彈劍作歌,抱怨自己得到的待遇太低。曳裾王門:語出《漢書·鄒陽傳》中的“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指游食于王侯之門。不稱(chèn)情:不如意。
③淮陰市井笑韓信:韓信是淮陰人,少年時家貧,曾受胯下之辱,被淮陰市井小兒恥笑。漢朝公卿忌賈生:賈誼青年時即被漢文帝破格擢升,建議屢被采納,因此遭到元老大臣們的忌恨,終被排擠出朝廷。
④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jié)無嫌猜:《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燕昭王為了洗雪國恥,決意廣求賢才,郭隗以寓言勸說燕昭王,說有人想得千里馬,便以五百金的高價購得一匹死掉的千里馬的骨骼,一年之內(nèi)便得到了三匹千里馬。燕昭王便以郭隗為師,并高筑樓臺,置千金于其上,于是各國賢才云集而至。這座樓臺被稱為黃金臺或燕臺,遺址在今河北易縣。
⑤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燕昭王高筑黃金臺之后,各國人才蜂擁而至。劇辛、樂毅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nèi)娜獾貫檠嗾淹跣ЯΑ芬愀亲鳛檐婈牻y(tǒng)帥攻破了齊國,為燕國洗雪了當年幾乎滅于齊國的恥辱。
【名句】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的詩詞鑒賞全集篇4
長相思二首·賞析·李白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第一首賞析:“長相思,在長安”,第一句直接表白自己身居異地,思戀的人在長安。
接著詩人描寫景物,寄情于景。“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紡織娘在金井欄邊鳴叫著,微霜冷凄凄,落在竹席上,使 竹席都透著一股寒意。這個深秋充滿寒意的景色,也透露出了詩人內(nèi)心也是和這景色一樣孤單寒冷。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在這個微寒的日子里,詩人在一盞昏暗的燈光下思念欲絕,卷起內(nèi)心煩躁,于是卷起窗簾對月長嘆。“孤”字形象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欲絕”兩字極言思念之苦,痛徹心扉。
詩人在前兩聯(lián)極力烘托那種凄涼 的氛圍,體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極度思念。那么詩人在思念著誰呢?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讓我們知道,原來他在思念美人呢。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接著詩人轉(zhuǎn)筆將我們帶入了一個遼闊的空間范圍里,為下一句抒情做鋪墊。接著詩人承接上兩句寫到“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天高地遠,兩人分隔這樣遙遠,連魂飛來飛去都很艱難,艱難還 不能阻止我們相見,就怕是魂魄飛不過高山,那兩人相見就更難了。這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生動鮮明地表現(xiàn)了思念之痛。
“長相思,摧心肝”,這樣相思,日日夜 夜 長久下去,怎不摧折人心肝?詩人直抒胸臆,表達思念之情,表達直率,言盡而意無窮。
這首詩語言樸素明朗,感情真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二首賞析:首句“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詩人寫了在春日里的一個黃昏,夜 幕降臨,花朵此時好像含著煙霧,變得朦朧。明月升起,皎潔的月亮照得人愁悶得無法入眠。詩人在這里用“日色盡”、“花含煙”、“月”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恬淡肅靜的環(huán)境,用筆細膩,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詩人用一個工整的對仗句,寫詩中女子剛剛彈過趙瑟,鳳凰形狀的瑟柱剛剛停下來,接著她又拿起蜀琴,又準備彈奏鴛鴦弦。“鳳凰柱”和“鴛鴦弦”暗示了女子實在思念自己的愛人啊。女子內(nèi)心不能平靜,綿綿思念之情,就寄托在了趙瑟和蜀琴中了,樂聲不止,思念不停。
接下來“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女子希望春風能把曲中之意寄送到愛人所在地嫣然。男人如火之熱情,女人則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滿懷心事托與春風,希望春風能把曲中意帶給愛人。“寄燕然”點名了她的愛人是出征了。詩人將女子的思念之情寫得曲折委婉而又情感綿長真摯。
“憶君迢迢隔青天”,雖然詩人已經(jīng)讓春風送給愛人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女子還 是嘆道,和愛人像隔著青天那樣遙遠。看來春風也不能緩解女子的思念,女子依然是一片惆悵茫然。
“昔日橫波目,今為流淚泉”,詩人在這里用了夸張的手法,真率地刻畫了女子往昔和現(xiàn)在不同的情態(tài)。曾經(jīng)的女子眉目清秀,眼神流動生輝,而現(xiàn)在她總是淚流泉涌,愁容滿面。同樣的一個人,前后的表現(xiàn)差距這么大,這鮮明的對比深刻地體現(xiàn)了此時女子內(nèi)心的痛苦。
最后,詩人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結(jié)束全詩。這兩句是女子直接傾訴,說如果你不相信我思念如肝腸寸斷,那么你回來的時候看看我這樣憔悴的臉就知道了,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女子形象躍然紙上。這樣一個忠貞、善良的女孩日夜 受相思之苦,讓人讀來更加心痛。
這第二首比第一首的言語更樸素自然、委婉曲折,因為這首描寫的是女子的思念,所以在表達上明顯比第一首要委婉。詩人在這里靈活運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將一個多情可愛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細膩生動。
李白的詩詞鑒賞全集篇5
將進酒·賞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 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 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大概作于天寶十一年(752),當時詩人與友人岑勛在嵩山的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做客,李白因感懷世事變化,自己功業(yè)無成而時間飛逝,于是寫下這首詩,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和曠達不羈而自信的情懷。
詩文開篇就用了兩組排比句,氣勢宏大。“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就從潁陽附近經(jīng)過,所以詩人寫黃河水,起起興的作用,為下邊的抒情做鋪墊。詩人在這里用夸張的手法寫“黃河之水天上來”,表明黃河水在往下流的時候落差極大,好像從天而降,傾瀉而下。而從天而降的江水洶涌奔流向東海,景象壯闊雄渾。接著詩人又寫到“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通過上邊江水一去不復返,勢不可擋,引到這句詩人對生命短暫、時間飛逝的感慨。這里詩人用“高堂明鏡”這個事物,使 詩人在鏡子中照到自己白發(fā),不由唏噓感慨的模樣躍然紙上,非常生動形象。詩人將人從青春到衰老的過程凝縮在了一天的“朝”和“暮”,極言時光流逝之快。黃河之水奔騰不盡,洶涌壯闊,而人在黃河面前是那樣的渺小,兩句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開篇就帶著悲壯的感傷之情。
既然時間短促,那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 金樽空對月”,詩人感悟在人生得意時就盡情享受歡樂,不要白白浪費了這大好時光。他從開篇的悲傷情緒中擺脫了出來,變得豁達而豪放,詩人精選了“金樽”和“月”,雖未言酒,但飲酒之意境則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非常富有詩意。從這兩句開始,到“將進酒,杯莫停”,詩人越發(fā)豪放不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個“必”字突出了他的自信。趁現(xiàn)在把酒高歌,雖然“千金散盡”又算得了什么呢?它終究會“還 復來”的,這一句也表現(xiàn)了詩人心胸之宏闊和詩人高度的自信。接著詩人寫到三個人大擺宴席開懷暢飲,“烹羊宰牛”為食,飲酒“三百杯”。這是多么暢快淋漓的事情啊,從中可以看到詩人是何等的豪邁。詩人接著勸朋友多飲酒,杯莫停,好像那個場景就在眼前,這使 詩文變得立體了,更生動了,讓人如臨其境。
接著詩人一句“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引出了下文詩人歌詠的內(nèi)容。
“鐘鼓饌玉”,代表了富貴生活,但詩人認為“不足貴”,并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事情由原來的豪放轉(zhuǎn)為了激憤。酒后吐真言,詩人接著寫道:“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這兩句也是激憤之詞。詩人慨嘆圣賢寂寞,其實是寫自己。自己本來才華橫溢,有遠大的抱負,但卻不能為世用,內(nèi)心憤懣難平,希望自己長醉不醒,用酒麻醉自己。詩人說“唯有飲者留其名”,接著便舉出“陳王”曹植這個例子,并化用了他《名都篇》中“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壯情懷,但是詩人接著沒有再繼續(xù)吐露內(nèi)心的不平,而是又回來言酒。
“主人何為言少錢,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其中“五花馬”、“千金裘”都是非常貴重的東西,這呼應(yīng)了“千金散盡還 復來”這一句,口氣豪邁,自信滿滿。這里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其實,詩人李白是做客他家,卻儼然是主人一般,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且快人快語,也表明了和朋友友誼深厚,不拘禮節(ji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最后“與爾同銷萬古愁”,詩人又落到了一個“愁”字上,和開篇的悲情正好前后呼應(yīng),渾然一體。
這首七言樂府,寫得大起大落,感情豐富激昂,氣度不凡。夸張和排比的靈活運用,加強了詩文的氣勢,也凸顯了詩人的豪邁之情,同時詩文感情真摯深沉,在詩文的字里行間中都流露著詩人內(nèi)心的自信、不平、豁達等等復雜感情。詩句長句和短句錯落,使 人讀起來時而急促,時而舒緩,節(jié)奏和諧有致,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