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的詩分析出名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是唐代高適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除夕之夜,游子家人兩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調,委曲婉轉,感人肺腑。詩精練含蓄,故前人謂此詩:“添著一語不得。’’用語質樸淺近而寓情深微悠遠。 過年意味著又增加了一歲。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長大,已過中年的人則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們對此事都比較計較,當然有興高采烈與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適這首詩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寫,“年味”很足,傳誦極廣。
高適的詩分析出名【篇2】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閑。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高適曾多次到過邊關,他兩次出塞,去過遼陽,到過河西,對邊塞生活有著較深的體驗。這首詩是高適在西北邊塞地區從軍時寫的,當時他在哥舒翰幕府。
根據岑仲勉《唐人行第錄》所載,此詩是對王之渙《涼州詞》的酬和之作。
高適的詩分析5篇出名
高適的詩分析出名【篇3】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于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見交態,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岐涕淚沾衣巾。
《別韋參軍》是唐代詩人高適于求仕未得浪游梁宋時期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此詩是借贈別之機杼寫失意之懷抱。前十二句詩人自敘入京求仕、落拓失意、客游梁宋的經歷;后十句寫與韋參軍的友誼及惜別之情。全詩基本上采取了長篇獨白的方式,字字情真意切,句句肝膽相照,又多用偶句和對比,講究音韻,讀來音情頓挫,雄渾奔放,具有流美婉轉的韻致。
高適的詩分析出名【篇4】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登隴》是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此詩作者自述其為報知遇之恩毅然遠離家鄉前赴邊疆的情景。全詩先言登隴上所見,望流水之不竭而嘆人生的顛簸無常,隨后在蒼涼的大背景下,表露近乎“士為知己者死”的心志,言辭堅決,鏗鏘有力。
高適的詩分析出名【篇5】
【其一】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
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其二】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
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
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其三】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
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
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其四】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其五】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
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薊門行五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是作者邊塞詩的代表作,分別從老卒、食用、敵軍、勇卒、戰亂五個角度,全面生動地反映了緊張、慘烈的邊塞生活,對士卒的悲慘遭遇寄以深切的同情,歌頌了士兵們的勇敢善戰,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邊境安全的深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