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詩賞析學生必學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釋】:
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組。
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鼓:指更鼓。
應官:猶上班。
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賞析】:
?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巳。
?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李商隱的詩賞析5篇學生必學
李商隱的詩賞析學生必學篇2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注釋】:
隋宮:指隋煬帝楊廣為游樂而修建的江都宮等,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
紫泉:即紫淵。為避高祖李淵之諱,而改“淵”為“泉”。此處又以紫泉宮殿借指隋煬帝的長安宮殿。
鎖煙霞:即煙鎖宮殿,任其冷落。
蕪城:指隋代的江都,即今之揚州。因南朝鮑照登廣陵故城(即揚州)作過《蕪城賦》。
玉璽:皇帝的玉印,此處借皇位,引申為天下。
日角:指人的額骨突出飽滿如日的形態。此處指李淵。
錦帆:指煬帝龍舟之帆皆錦制。
腐草無螢火:古人認為螢火蟲為腐草所變。《隋書煬帝記》載:煬帝于洛陽景華宮征得螢火蟲數斛(隋以十斗為一斛)之多,夜里放出,光遍山谷。
陳后主:陳朝的最后一個皇帝。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系陳后主之作。
【賞析】:
這首詩的主旨是寫陳后主沒有吸取隋帝荒淫無道而亡國的教訓。嘲諷因窮奢極欲、淫俗愚頑而自取來滅亡的帝王。詩以景抒情,靈活工巧,含蓄委婉,具有豐富的想象,體現了李商隱諷刺藝術的特長。
李商隱的詩賞析學生必學篇3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注釋】:
為有:古詩偶有以首句開頭二字為題的,實與內容無關。
云屏:以云母飾制的屏風。
鳳城:京城。
無端:不料。
金龜:高級官員的佩飾。
衾:被子。
【賞析】:
這首詩是描寫宦家年輕少婦為丈夫要上早朝而舍棄閨中歡樂的苦惱。“怕”字詩眼,用得極巧。首句點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風,人兒嬌媚;二句寫寒冬去盡,春風送暖,氣候宜人,然而不得貪眠晏起;第三、四句,寫因為丈夫在朝內為官,每日必須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無端嫁得金龜婿”,語淺意深,春情春怨,和盤托出。這首詩與王昌齡的“悔教夫婿覓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都是異曲同工,八度和弦。
李商隱的詩賞析學生必學篇4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題。
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束。
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本詩也許還有別的寓意,但作為愛情詩卻是幾無異議。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李商隱的詩賞析學生必學篇5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釋】:
隋宮:指隋煬帝楊廣為游樂而修建的江都宮等,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
九重:指皇帝所居。
障泥:馬韉。
【賞析】:
這首七絕諷刺了隋煬帝的奢侈昏淫,詩寫煬帝的昏庸游樂,并沒有直抒歷史的感慨,而諷喻之意含在其中。詩選取典型題材,揭露煬帝縱欲拒諫,不顧國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惡本質,暗示隋朝滅亡的難免。開頭兩句點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繪出獨夫民賊的嘴臉。三、四句借制錦帆點化耗盡民力之罪。語簡意賅,貶刺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