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詞滿分鑒賞
【作者】:王維——《青溪》
【內容】: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言:發語詞,無意義。
黃花川:今陜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
青溪:今陜西沔縣之東。趣:通:“趨”。
【賞析】:
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著力,讀來卻韻味雋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王維——《秋夜曲》3
【作者】:王維——《秋夜曲》
【內容】: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桂魄:月的別稱。
【賞析】:
? 本題屬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宛轉含蓄的閨怨詩,結句尤其精妙。前兩句寫秋夜微涼,景物凄清;后兩句寫寂寞難寢,所以殷勤弄箏。所謂“心怯空房”,其實是無人臨幸的委婉說辭而已。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掩蔽得嚴嚴實實。一經點破,怨情即躍然眼前。
王維——《山居秋螟》4
【作者】:王維——《山居秋螟》
【內容】: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螟:夜色。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春芳:春草。
歇:干枯。
【賞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將山中的黃昏描繪得令人迷戀。于詩情畫意中寄托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王孫指詩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王維詩詞滿分鑒賞【篇2】
【作者】:王維——《送別》
【內容】: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柴扉:柴門。
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賞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詩詞滿分鑒賞【篇3】
【作者】:王維——《鹿柴》
【內容】: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鹿柴:以木柵為欄,謂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返影:指日落時分,陽光返射到東方的景象。
【賞析】:
??這是寫景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