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原文】
何物能令公怒喜②?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恰似哀箏弦下齒③,千情萬意無時已④。
自要溪堂韓作記⑤,今代機云⑥,好語花難比。老眼狂花空處起,銀鉤未見心先醉⑦。
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注釋】
①蝶戀花: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②令公怒喜:典出《世說新語·寵禮》:王恂、郗超并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恂為主薄,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須,恂狀短小,于時荊州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③哀箏:哀婉的箏聲。弦下齒:琴頭架弦的齒狀橫木。④已:止息,停止。⑤“自要溪堂韓作記”句:韓愈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記溪堂修建因由。這里指辛棄疾向韓元吉所求作的溪堂之詞賦,就像當年請洪邁為他作《稼軒記》一樣完美。韓元吉從兄,名元龍,字子云,仕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韓元吉俱以文學顯名當世,有“二韓”之美名,故下句擬之與陸機、陸云相媲美。⑥機云:這里以“二陸”相比“二韓”的才華。《晉書·陸機陸云傳》謂陸機“少有異才,文章冠世”,“(陸)云字士龍,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⑦銀鉤:一種草書體,這里形容字跡優美。《書苑》:“晉索靖草書絕代,名曰銀鉤蔓尾。”白居易《雞距筆賦》:“搦之而變成金距,書之而化出銀鉤”。見:古同“現”,出現,顯露。
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譯文】
什么事物能使您歡喜或者是生氣呢?山水固然美好,想要人來觀賞,人卻沒有欣然應邀的意愿。這恰恰就像是彈撥了那哀婉的古箏琴頭架弦的齒狀橫木,一經彈起,對于千情萬意的表達就沒有了止息的時候一樣。
自從邀請洪邁給我作了《稼軒記》以后,有幸能得到韓元吉為我的溪堂作詞賦,現在看來你的文才超群,你們兄弟就是當代的陸機、陸云,詞中美好的詞語簡直是鮮花的美艷都難以比擬的。可惜我此時已經老眼昏花,仿佛看見了花朵從空白處升起,如同銀鉤飛舞的字跡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人心就已經開始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