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慈湖夾阻風(選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捍索桅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其二
此生歸路轉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xū)[1]落在山前。
其五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蘇軾《慈湖夾阻風(選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注釋】
[1]墟(xū):集市。
蘇軾《慈湖夾阻風(選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譯文】
桅桿與繩索在風中呼嘯作響,船兒停泊在浪花中,船工酣睡在船上。菅蒯柔條編制的繩索順應著人的心意,看它形似柔弱,卻能勝過萬里長風。
其二
這一生的落腳點,到頭來讓人茫然。放眼青山無數,天際云水相連。依然有人搖來小船,前來賣餅做生意,不由人一陣歡喜,一三日一墟的集市在前面。
其五
臥看落月橫斜,深夜無眠獨醒;晨起喚來清風,鼓起半帆又啟程。暫且傍著水村,傾斜著船身駛出;行進在這人世間,哪里沒有巉巖險阻!
蘇軾《慈湖夾阻風(選三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解析】
紹圣元年(1094),蘇東坡經歷了黃州之后的又一次貶謫,是他東山再起、青云直上后的又一次跌入人生的低谷。由于他既支持廢除新法、貶逐新黨,又反對一概廢除、一律貶逐,導致他不得不在舊黨與新黨的夾擊中進退周旋。終于在宣仁太后壽終時被貶定州,不久又貶英州(今廣東英德)、惠州。這三首絕句即應命赴英州乘舟泛江經安徽當涂慈湖夾阻風停舟時寫的所見所感所思。阻風:因風大而停泊。三首小詩都著筆于阻風的寫實,又都流露出身在宦海風波中的心態。“此生歸路轉茫然”“人間何處不巉巖”,有幾分茫然,更多的是坦然與從容。林語堂《蘇東坡傳》中有關于東坡此時此地心境的描寫:“他年屆五十七,已看過太多榮辱起伏,不會輕易被新變局嚇倒。命運要他晚年脫離政治,做一個普通人,他一向渴望如此。他一步一步前進,了無懼意,心境安詳。”
這三首小詩即是印證。在自然界的風浪與人生的風波重疊在一起的時候,他還能從平凡的船工生活、風浪中還有小船賣餅、“弱纜能爭萬里風”、船過巉巖這些細節,作者捕捉到詩情詩趣,淡淡寫來,卻富有哲思哲理,似不經意,但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