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詩詞鑒賞題
古詩詞鑒賞是中考題型的重要部分,如果能夠好好掌握這類題,是得分的關鍵。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詩詞鑒賞題,希望大家喜歡。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1
2014上海市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1.這首詞題目的意思是 。(2分)
2.“可憐 白發(fā)生”表達的作者情感是 。(2分)
答案:
1.(2分)寫這首詞寄給摯友陳同甫,以共勉
2.(2分)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2
2014年四川涼山州
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穎題詩在上頭”來評價該詩,難道這首詩僅在寫景方面有獨到之處嗎?請說說你的看法。(2分)
答:
2、詩歌中有兩個“空”字,請結合詩意進行賞析。(4分)
答:
答案:
1、該詩不僅寫景,還有抒情。前四句抒寫了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繪了登樓所見,烘托思鄉(xiāng)之情。(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2、第一個“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達了好友已離去,只剩下空空的黃鶴樓和詩人自己,重在寫景;第二個“空”有“空空的”“空蕩蕩”之意,表達的是因友人的離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詩人內心的孤獨,寂寞和惆悵,重在抒情。(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3
2014南充市
閱讀下面宋詞,回答問題。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合全詞簡要概括。(3分)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向為詞評家贊賞,請簡要賞析。(3分)
答案:
1、含蓄地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春色飄零的悵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獨寂寞之情(1分)。
2、任選一個角度.言之成理即可??梢詮?ldquo;意象”角度賞析,如“落花”這個意象寫出了暮春之景表達了惜春之意,“歸燕”這個意象表達舊燕歸來.時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修辭角度賞析,如對仗的工穩(wěn),音調諧婉,具有音樂美。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4
2014四川省宜賓市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全詩以“行”為線索,從“孤山寺北賈亭西”起,到“ ”終。以“ ” 說明自然美景美不勝收,詩人意猶未盡的感受給讀者無窮的回味。(請用詩中的原句作答)(2分)
2、頷聯(lián)中有兩個動詞用得極妙,請找出來作簡要賞析。(3分)
(1)頷聯(lián)中兩個用得極妙的動詞:(1分)
(2)賞析:
答案:
1、綠楊陰里白沙堤、最愛湖東行不足
2、(1)爭、啄。(2)運用了擬人 的修辭手法。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tài),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5
2014年十堰市
閱讀《漁家傲》,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白發(fā)征夫淚。
1.本詞上闋描寫邊塞 ,下闋抒情。全詞寫景和抒情完美結合,表現(xiàn)出一種 的藝術風格。
2.下面對本詞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闋圍繞“異”字著筆,調動視覺和聽覺,顯示了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tài)勢的嚴峻。
B.“衡陽雁去無留意”意思是:衡陽的大雁毫不留戀地紛紛飛離了。烘托出悲涼的氣氛。
C.“燕然未勒歸 無計”用了漢代大竇憲大破匈奴后刻石記功而返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功業(yè)未成的苦悶。
D.整首詞以“人不寐,白發(fā)征夫淚”作結,愛國激情與思鄉(xiāng)之苦交融,構成了整首詞矛盾、復雜、厚重的情緒。
答案:
1.(2分)荒涼的秋景 蒼涼悲壯(每空1分,意對即可)
2.(2分)B
中考古詩詞鑒賞題篇6
2014湖北株洲市
柳枝詞
(宋)鄭文寶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詩無形的愁思具體化,并表現(xiàn)出愁思很多的一個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煙波與風雨”都要出發(fā),“煙波與風雨”既指自然的現(xiàn)象,也指 。
答案:
載;(2分)社會的險惡,人生的困難、坎坷等。(意思對即可)(2分)
鄭重說明:主觀題意思對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給分。
看過“中考古詩詞鑒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