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的散文欣賞
上海歷史的散文欣賞篇1:上海
我們來到了城隍廟。那里的道路錯綜復雜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兩邊是各種各樣的商品店,姹紫嫣紅,流光溢彩,目不暇接。玫瑰紅的絲綢旗袍上繡著松綠色正在開屏的孔雀,上面點綴的銀片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出耀眼的光;復古的銅鏡與梳子上描了一朵朵粉紅的牡丹,或含苞待放,或亭亭玉立,或婀娜多姿,在翠色的底子上顯得生機勃勃;純白的錦緞折扇在眾多鳥語花香的折扇中鶴立雞群,高貴而端莊。向左一轉(zhuǎn),景色就與之前完全不同了——那是一條小吃街。蟹粉小籠包冒著熱氣,臭豆腐攤迸出一個個小油點,烤肉串香的使人垂涎三尺。煎炸聲,咕嘟聲,老板的吆喝聲,人們的喧囂聲,夾雜這各種香味,充滿了城隍廟的每一個角落。
下午,我們到了朱家角。我不知道上海究竟屬不屬于江南,但那里的景色,的確讓我想到了“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石屋,石橋,石凳交錯坐落著,一條翠綠的河流靜靜的從它們中間穿過,像一條絲綢圍巾,溫暖了整個小鎮(zhèn)。路很窄,兩旁是一些攤位,核桃酥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平平淡淡,卻又充滿了樂趣。
當夕陽彌漫在天邊的時候,我來到了外灘。一幢幢高樓聳立著,透明的玻璃在夕陽的照射下閃著彩色的斑點,看來郭敬明形容的“水泥森林”一點也不為過。東方明珠呈淡紫色,讓我想到了熏衣草和香芋,還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樣子。玫瑰色的云像絲帶一樣繚繞在這些高樓的頂端。
夜色深了下來,天空像深藍色的幕布,然而,鉆石一樣的星星卻沒有在上面綴著。我站在東方明珠上——上海的最高處,俯視整個上海。它是那樣的雍容華美。從一條一條的街道到黃浦江上的渡輪,從各個商場到雄偉的商業(yè)樓,都發(fā)著亮光,它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油彩畫。
這是上海——那個“以光速發(fā)展的時代。”
上海歷史的散文欣賞篇2:上海變遷
公元751年,上海地區(qū)屬華亭縣,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zhèn),定名為上海鎮(zhèn)。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zhèn)從華亭縣劃出,批準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16世紀上海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yè)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guān)。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云集的繁華港口。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fā)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上海人民經(jīng)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從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條件下畸形發(fā)展起來的舊上海,使上海的經(jīng)濟和社會面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并正向建成國際經(jīng)濟、金融、貿(mào)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上海歷史的散文欣賞篇3:在老上海的故事
在這個古老的樓筒子里,住著兩兄弟,哥哥是個很典型的悶葫蘆一樣的老實人,而弟弟卻是個火力四射的人,很熱情,整天樂呵呵的,瘋瘋火火的,整天講著不著邊及的話,做著白日夢……哥哥看在眼里,心里的疙瘩可重,只有把一切吞到肚里。
兄弟兩,好久都沒見了,也不不知老二在干啥,一見面每次都是看到臉上掛著彩,在那個混亂的年代,黒社會很猖獗,政府也很黑暗,老百姓過的都很苦,人人都是體心吊膽的,這個老二也從不上哥哥省心,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老二身上的槍不離手,
可他不知道從哪請了個有名的瞎子開了個按摩樓,就在哥兩的筒子樓對面,生意其實也挺好的,可老二不是個不甘平庸之輩,這個背后有什么更大的買賣嗎?哥哥觀察了很久最后在一個個黒燈瞎火的晚上終于看的真真的,嚇的兩腳都發(fā)抖了,回到家也不和老婆不講,這個嫂嫂是個心細的人,每次老公一個人蹲在樹蹲一邊沒完沒了的抽悶煙,就知道有事要發(fā)生了。
嫂嫂輕輕的走過去說,這次又有什么事,要不要幫忙?她知道老二最聽她的活,有事喜歡和嫂嫂說,嫂嫂有事沒事喜歡給老二送些他愛吃的蝦皮面,這次看來只有嫂嫂能化解了
“你以為這次你還可以做什么嗎?他這次是在自尋死路,你知道嗎?他倒煙土,還有倒假鈔,還有什么,只有他老二自己清楚了,你真的想幫他,就把他的槍悄悄的藏起來哦,聽到嗎?記住”
“你是不是搞錯了,老二再壞也沒有你說的那樣壞吧”
“不信,你今晚到那樓下去聽聽,去看看”
真的,夜幕降臨時兩夫妻就悄悄來到,墻角遠遠望見有人在樓下咕咕的叫,一會樓上就放下一條繩,綁著東西隨著繩子帶上去了,然后又放下一包東西,瞎子的動作很嫻熟,看來干了很久了,誰又會想到一個瞎子會干這個了,誰又會懷疑到一個瞎子的頭上了,今晚樓下來了一伙人,看上去像是便衣警察,各個嘴里都叼著煙,帶著帽子都蓋著臉,看來不妙了,嫂嫂急了,真的想去,可被拉住了,也許他們派去的人迷惑了瞎子,瞎子居然叫那人上樓去,這個樓雖然很舊,可門道很先進那門鈴聲還很清脆,門自動被打開了,可他同伙人都悄悄溜進去了,瞎子都不知道,上了樓,然后門又自動關(guān)上了,其實瞎子聽到了,可已經(jīng)來不及了,看來火拼是免不了,老二拔出了槍“砰砰”關(guān)聽到響,沒打響,壞了怎么回事,老二看看槍,里面只有一個子彈,顯然今天是有人設局的,完了,今天是要滅我高建業(yè)了。
老二舉起槍對著自己,向著哥哥的方向說,哥哥我沒有建下家業(yè),對不起爹娘給我取的找號,于是槍打響了。老二倒在血泊中……
看過“上海歷史的散文欣賞”的人還看:
1.上海最美散文
2.有關(guān)上海的散文
3.有關(guān)上海的散文
4.關(guān)于上海的散文
5.現(xiàn)代描述上海的經(jīng)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