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普洱茶的散文
普洱茶是歷史上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因其特殊的制作工藝,“越陳越香”,具有飲藏兼備的雙重特性,被譽為“能喝的古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愛你普洱茶的散文,希望你們喜歡。
愛你普洱茶的散文1:普洱約定
夜深了,舉盅品茗,與杯中之茶靜靜相對,細細的品味著這普洱之中的苦澀濃烈……很久沒有深夜一人獨飲一縷茶香
不禁忘情于金透的茶色里,沉醉于幽柔繞舌的茶香里,回味于醉生夢死的甘韻里……
從最初與茶得緣,到后來互交于茶之品格,人之思緒,千言萬語……
交流久之,則人知于茶,茶知于人……
靜心的品味著……
相互訴說著心中之所愁,則能深深的體會到淡淡的茶香細水,一縷飄散,柔柔的思愁,涓涓細流……
這幾年來,曾有過多少浩浩蕩蕩的情思蕩漾在了這樣小小的杯盞之中,異無人能知……
品茗之余,靜想回思著……
只身往返于空曠的四壁,突然覺得疲憊不堪……
驚人的壓迫,或許會讓使人白了頭……
并非是人的貪婪,只是它已成為了一種習慣……
因為珍愛,所以永遠都把它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可不知這樣會讓它慢慢變質,而不是所謂的越陳越香……
好的環境中才能存出好的品質,惡劣之境則適得其反……
好茶如同伯樂能識得千里馬一樣,隨于緣份……
而之所忠愛普洱是因為它先苦后甜甘韻的濃烈……
但望自所得能是越陳越香回味無窮的美好……
愛你普洱茶的散文2:閑談普洱
初識普洱,于三秋之前。
友人盛邀,知其張一茶店,應約前往。
觀其店,明清茶桌置于當中,雕花展柜置于其后,似文物之陶罐以點綴,放古琴之妙音以悅耳,大小茶型不一,有如薄餅,如蘑菇,如青磚之型。其友靜坐于上,手把紫砂之器皿,沖一盞普洱,道其普洱之緣,論普洱之變換萬千。觀其人,褪七尺男兒之曠野,現纖纖嬌娘之細心,投足之間,輕盈細膩,似懼吵醒其茶,似懼喚醒其水。茶香陣陣撲鼻,如有清涼之效,驅夏日之炎,其友之悠哉,實羨煞滿座之友。
論普洱,有生熟之分,生者,曬青翻炒,茶底青黃,湯色金燦,入口略有生澀,片刻甘甜回返,滿口余香,更有清涼降火之功,熟者,臥堆發涍,其底黑褐,湯如價格不菲之紅酒,入口香滑,舌如滑梯,順喉而下,更有陳香蕩氣回腸,還聚減肥養胃之效。
論其文化,源遠流長。茶馬古道之上,百匹馬兒奮力駝抗,跋山涉水,厲千辛萬苦,經悠悠萬里;苦馬幫農夫,背井離鄉,行巍峨大山,渡洶涌之江,行程百日,幾多仰天長嘯——“何時可見我的娘”!
論其本身,采天地之正氣,集歲月之磨練,享自然之造化,得益于時光之流逝,受惠于歲月之洗禮,美名曰“緩慢之藝術。”
論其沖泡,心如止水,除世俗雜念,氣定神閑。溫其杯,洗其茶,觀葉之舒展,竊茶湯濃淡。定無茶具撞擊之聲亂耳。動作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動靜之間盡顯剛柔并濟,若一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論品其茶,端杯聞香,先感茶香撲鼻,以樟香斷其年份,傾杯入口,卷其舌,留茶湯于舌尖翻滾,若感茶氣底蘊十足,一并而吞,滿口甜香,片刻回味甘甜,清涼之致,驚呼:“好茶也!”。
普洱之吸引,源其文化,喜其沖泡之講究,癡于品茶之方法。剛柔并濟之間顯其粗而不糙,沉魚落雁之容亦顯碧玉之怯。
正所謂人如普洱,經歲月之陳化顯人生之韻味,歷崎嶇之漫路悟人生百態。
愛你普洱茶的散文3:普洱茶
極少喝茶的我,走進一家位置不起眼,門面不招人的茶葉店。
一進店門,迎眼的不是色澤鮮艷的茶品,卻是古色古香的一張盤根茶桌,幾張樹樁凳,各種茶葉,圍墻擺放。茶葉店?茶肆?老板一人專心致志地做著茶道,表演?品茗?店很怪,老板很怪。
入座后,老板不問生意,卻像是見了久未逢面的友人,熱情地邀我品茗。老板很好客,家長里短,熱絡攀談,其間,動作嫻熟地表演著茶道,仿佛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武林高手,又仿佛經年的舞女在熟悉的舞臺中央翩翩起舞。一舉手,一投足,無不清新雅致。
老板請我品鐵觀音,聽說我胃不好,又改請我品普洱,一邊細細品茶,一邊娓娓講茶。我不解地問老板,這樣的陳設,這樣的盛情,卻怎么賺錢。老板淡然一笑,說:“我愛茶,愛品茶,早已樂在其中,以茶會友,才是我想要的。”老板一席話,讓我感慨在這充滿欲望的城市里,還能有這么一片清凈的天地,還能有這固守其中,淡然其他的桃源之人。
普洱茶,入口溫順,入胃平和,細膩有余,不顯張揚。普洱茶,色澤親和,淡淡而有奶味,看似濃郁,飲則不膩。人如其茶,茶如其人。
普洱茶,我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