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學校園的散文
描寫大學校園的散文篇1:美麗的校園
嘿!朋友,我帶你去一個地方,那里的大門上寫著“辛集市實驗學校”幾個醒目的大字。沒錯!那就是我們的校園。
我游覽過清華大學秀麗的山水,玩賞過北京大學水平如鏡的未名湖,我們的校園雖然比不上那些地方,但也算是美麗的校園了。
我們學校門口裝有一扇由一些平行四邊形的金屬桿組成的電動門。進了門,向近處看,首先看到的是兩個“高腳杯”,其實那是兩個小花壇,上面雕刻著一環環的精美的花紋。上面的花壇、中間的柱子、下邊的一塊地面恰好組成一個“高腳杯”。以前,上面有許多形態不一、顏色各異的花,看起來就像 “高腳杯”里盛著的醇香的雞尾酒。可惜好長時間沒有看到這些花了,只能聽見教室里傳出的朗朗的讀書聲。
升旗臺是大理石做的,紅、黑、白、黃、綠的斑紋交錯著,好像是五彩繽紛的綢帶系在一起。國旗緩緩升起,飄揚在十幾米的高空中。
水池中的水靜得出奇,只有在噴泉的時候平靜的水面才會被打破。中間的大水柱如同群龍之首,帶領著一群小水龍,仿佛要攻陷一個個用旋轉的水砌成的城池,又像是要破壞一個個水做成的屏障。這樣的水龍拍打在水面上,水面像憤怒的火山一樣暴跳如雷,激起數道波瀾。但是只要噴泉停一會兒,水面就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花池里的松樹,像是抹了油似的,那樣光亮,那樣有生氣。到了冬季的下雪天,松枝上蓋了一塊一塊的雪,好像是為圣誕節準備的圣誕樹,又仿佛是濃霧中的霧凇。大花壇里的花,群花緊簇、爭芳斗艷,當有人摘它們的時候,花好像會說:“別掐我,我會疼。”
教學樓的屋檐是綠色的,使房屋看起來像座古城堡;墻磚是白色的,當陽光灑來白得像雪一樣。假如你從窗戶向教室望去,會看到許多同學在專心致志地讀書、學習。
看!這就是我們美麗的校園,歡迎來參觀哦!
描寫大學校園的散文篇2:漂泊在大學的校園
背上厚重的行李,終于還是踏上前往大學的客車,沒有一點笑容,沒有一點興奮。是啊,我終于可以讀大學了,為什么心里頭還是好傷,眼里飽含的是淚嗎?一切的一切,還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希望著可以悄悄忘記··· ···
來到學校,看到了所謂美好的一花一草;所謂青春活力的師兄師姐;所謂滿臉興奮的大一新生們。心里頭突然覺得好疲憊,沒有太多。只是,在行李箱摩擦地面發出刺耳聲響的瞬間,心底閃過大片大片迷茫的汪洋。十二年的時光,十二的夢想,竟這樣,毫無眷戀地一閃而過了!
記得當初的信誓旦旦;記得當初的激情閃閃;記得當初的夢想串串。沒想到,一年又一年的漫漫等待,卻是如今的陣陣憂郁。但是,為了所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我不得不隱沒自己最初的念想,只為更好的生活。于是,慢慢地,悄悄地,在時間的流里,我漸漸開始習慣。習慣一個人上課,一個人下課,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歡笑,一個人憂郁……
曾經,我奢望著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長久地相聚,永不分離。可時間太過匆匆,任你是誰,也無法將它挽留。于是,感傷的我們,只能無可奈何地面對一次次心酸的離別——即使是和人還是和當初的夢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緩緩開動的列車,帶走一張又一張疲憊的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不斷地消失,一張張陌生地面孔不斷地涌來,反反復復間,磨碎了所有的思念和期盼。
時間走了,我們也長大了。可是為什么我們所有的人都會越來越不得已呢?我們是不是真的成人了?是不是真的看透人世間的起起落落?
面對越來越短的時間,我感到了心力交瘁的恐懼。離開,可時至今日,我依然不知前路在何方。恐懼,難過,卻依舊無能為力。多年的學校生活,豐滿了我自以為是的驕傲,可是,驀然間的離開,卻讓我在剎那失落了所有的自信和滿足。我徘徊在大學的林陰小道,默默的想著,悠悠的思考··· ···
開始面對的大學生活
幸福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太快,快得讓人覺得悲哀,覺得不真實。是啊,加入了好幾個協會。每個人都會覺得好忙,好忙。忙得不知所措,忙得發慌。可是,面對一輪又一輪的改選,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淘汰。大家卻都留下太多太多的不舍。就如晚風吹過落葉時,老樹的那種苦苦的挽留,可惜無力的一瞬,飄落的還是更多··· ···
如今的我,依然還有剛進大學時的那份憂傷和無奈,那份陌生和慵懶。那時的我,對于任何時間的任何事情都是那么的頹廢,那么的悲觀。曾經總是義無反顧地認為,溫情漫溢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生活前進的軌跡都因該理所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滑行,不偏不倚穩穩當當。如今卻是一個反面的結果,爭渡爭渡,還是滿江的苦水!
時間在無從感知的間或滑去了很遠很遠,我想我也在不知不覺間慢慢長大。成長的日子里,總有太多不能言說的憂傷,漸行漸遠的風景,轉瞬即逝的快樂,擦卷而過的行人……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匆忙和難以把握。
一個又一個今日堆成的昨天,在悄然間壓碎了我所有的美好。曾經稚嫩的臉龐記錄了生活糾結的滄桑,眉宇間也印染了幾許不知緣由的哀傷。是啊!大學的我,是否還要和之前那么感性?每一次的成長,我都會覺得很受傷很受傷。可即便如此,我,依舊無法拒絕成長。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別人可以瀟灑地生活,而我卻要痛苦的拼搏。讀大學到底是享受生活還是塑造自我。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貪心的人。
我只是想在紛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顆純真的心,像孩子那樣,傷心就哭,高興就笑;我只是想在偌大的城市里,留下些許模糊凌亂的足跡。每年某月某日的某一天,當我驀然回首時,能找尋到些許可以溫暖的痕跡,來證明曾經的自己,也曾存在過,生活過,明艷過。
也許就只有這些吧··· ···
描寫大學校園的散文篇3:走進大學校園
走進大學校園,讓你耳目一新,宏偉氣魄的圖書室,視野開闊的體育場,有著時代風采的健身房,文化味極濃的教學樓,富有生活氣息的職工宿舍,沒有紅綠燈如網的水泥路,到處郁郁蔥蔥,竹林掩映,到處能看到櫻花怒放,有大食堂,有小飯館,小銀行,取款機,超市,太美了,太齊全了,要什么有什么,真是全民辦學校,學校大市場,從學習知識到一條龍的服務,學校一個新的環境,新的世界。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基地,這兒有新思想,新知識,新文化,新潮流,新語言,新形象,大學的老師在流動,必競是象征性的,大學的學生,在流動,這是絕對的,走一批,來一批,畢業了離開學校,考上了走進學校,學校這個美麗的地方,是鐵打的,老師是固定的,學生如水,不斷的在流,流向遠方,走向社會,帶入大市場,那一個學生當官了,有了地位了,掙了大錢了,有了科學成果了,顯得老師教育有方,品德高尚,繼承古人的風格,遺傳祖上的德行,總的來說,學校出了人,把什么好詞用在學校的老師上,學校的校長身上都不為過,好象他們個個都是當今的圣人,滿腹經綸的司馬遷,司馬光。假若出了幾個壞蛋,學校有什么責任呢?誰還跟在學生的后面,在一個學校畢業了幾萬人,他是不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就很難說了。
學校是思維最活躍的地方,什么都能想出來,什么都敢想出來,一個事情的出現,可能有幾百種方案,都說自己是佳的方案,事情錯了,都是大家早預料的,走進大酒店,有一鴨三吃的方法,走進大學校,有一話三話的方法,胡說、胡又說,有胡說,這就是文化,這就是知識。
走進大學,有很多認真讀書的男孩、女孩,那種認識的程度,讓你看見了激動,贊美,你看他們漫步小樹林,草坪上,這樣都是感人的畫面,天已很晚,有些娃還在路燈下看書,不放過每一刻時光,有些坐在圖書館,畢業了只知到學校的圖書館,至于說學校的大花園,好象沒有去過。
有很多女的一幫子,男的一幫子,說新聞,說時事,說笑話,說黃段子,說不學習,是冤枉他們,說學習也是欺人,搞的拿到畢業證,給辛勤的父母有個交待,人生的第一個大段落就算結束了,尤如每年政府機關制定的學習運動一樣,有組織、有制度、的有人員、有階段,時間到了,事情就完了,那個總結寫的真是好,從領導重視,到同志們的認真學習,覺悟提高了,一個新的面貌就出現了,你說這總結是提的,全是假的,如果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去完成,也許這個總結比他還要寫的好,這就是生活嗎?這就是現實嗎。
走進大學校園,有很多先進思想,這種先進思想是古人的,外國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出了大學門,這娃是大學生,本科的,研究生,博士后,很利害的,不過的確不是制造原子彈,衛星,艦艇、飛機的,不是搞什么高科技的,一年畢業了那么多的學生,國家總說缺人才,更多的學生沒有人接受,誰知奧妙在那里。
到了大學,走的看一看,牽手的樓抱的,接吻的,那是大學嗎?這比學習更重要,都見了,誰管了,學校就是學習的,從你進校那一天起,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學習,未必弄通很多的人生的道理,科學知識,但是一個人進了學校,要上課,要看書,要吃飯,要上廁所,每一個小事,就是吐一口痰,也是需幾秒鐘時間的,這些道理誰都知道的,可是學生們牽著手,談著人生,占據了大量的時間,而且還占據了很多人生思考,想一想,你能學習多少人生的知識,學校制定的教育大綱,是不是如期的完成了呢?當畢業了,社會上不用你的時候,你想沒有想過,我都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你是學文科的,寫不了一部紅樓夢,寫一篇紅樓夢的的小段子可以吧,你是學數學的,超過陳景潤可以吧,為什么不來點實的,總是說自己是什么學校畢業的,那有什么用呢?
走進大學校園,你發現最帥的小伙子,都在這里,最美的姑娘都在這里,學校才是出天仙的地方,真是個個七仙女,個個如董永,漫步在大街上,漂亮的人太多了,那有大學內的娃們長的好呢,要才華有才華,要長相有長相,跟了大學的男娃,上檔次,上水平,娶了大學的女娃,也是上擋次上水平,可從說叫兩全齊美。
看過“描寫大學校園的散文”的人還看:
1.有關大學校園的經典散文
2.描寫大學歡樂時光的生活散文
3.描寫大學的優美句子
4.初入大學校園生活散文
5.贊美大學校園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