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木的散文
關于木的散文篇1:五行之木
木之初,芽既萌:木之中,綠油油;木之末,參天穹。木之三期,人間春秋輪渡。木葉飄飄零而下,甕入土中,化為養料,來日陽春之際,花開正隆,萬物復蘇。沐浴陽光之葉,深藏黑暗之根。一呼一吸,一陰一陽,彼此混元。聽說羅布泊有一種樹叫饅頭柳,胡沙飛飛,滿地荒蕪時,漂拂的柳條給人帶以希望;聽說撒哈拉有一種草叫燈芯草,沙漠的最后一滴眼淚就落在了它身上;聽說肯尼亞有一種花叫沙漠玫瑰,它紅艷的顏色,讓經過它身旁的旅人,擦干眼淚,忘記疲倦,足以欣慰。聽說世界的盡頭有一棵樹,樹上的葉子是人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總存在這樣一種力量:說得很少有時候甚至沉默,總不知勞累的做著一些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社會之所以總在不停地向上發展,不是由于福布斯榜上的富豪也不是在時代雜志上登選的政治泰斗,而是總有一群可愛的人,無私的為這個社會奉獻了一生。他們以木的質樸深深扎根于大地,吮吸著自然的精華,讓沐浴陽光的世界更加生機勃發。
白求恩是擁有這種力量的一個人。純粹的將自己交付給共產主義并為此付出了生命。一個外國人為中國人而死,是因為他知道中國人是他的“朋友”。我們總是說世界是一個整體,當種族隔閡愈加嚴重,貧富差距走向兩極化,民族問題日益尖銳時,我們會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笑話。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尚為實現,更何況整個世界的。但或許我們的所認為才是一個笑話。我們總試圖以一個謊言圓另一個謊言時,他們找到了答案:信仰、人格、價值觀。拾起信仰,完善人格,無私奉獻。白求恩做到了,因為他從始至終都將和他有共同信仰的中國革命人作為他的戰友;因為他知道本始的時候人并沒有差異;因為他相信自己的信仰能夠救世界。這樣木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如:孔繁森、王樂義······
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學問上的大師越來越少,學術上的造假越來越多。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人像列寧那樣受萬人敬仰,也很少有人像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樣深深感染后一代。如今的社會,仰望星空的人少了,即便仰望星空,也很少有璀璨的星辰了。我們總妄圖矯正卻總也跳不出這個怪圈。這是為什么,或許我們應該想想,大多數人都想做一個有所作為的人,而如今的世界給了我們太多的機會,前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路,一棵樹必定有永遠藏于黑暗默默付出的根,而我們太過羨慕那些頭頂光環的人,卻不能獨任其咎,所以我們走不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其實獲得不一定是一種幸福,有時候甚至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比起守著“一些紙”過日子我更喜歡付出的日子。所以人們常說風雨過后見彩虹,的確風雨亦是一種美,付出亦是一種樂。我們不要憑主觀認為奉獻是一種勞累,很少有快樂,事實證明大多數人奉獻無比快樂。曾子說:“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其一心去追求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不如做一個深扎大地的人,我們還能無限延伸。
在中國山區,有許多支教老師,其中許多老師是從年輕到年老的。他們說:"但愿我們做的能讓這篇暗淡的天空蔚藍一點。”如此一般,令人不禁。他們的價值在于他們在需要他們的地方留住了并支撐著中國。或許因為這個選擇,他們舍棄了原來富麗的生活,當卻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我們要生活也要別人生活”似乎我們能找到一個新的含義
關于木的散文篇2:宿木
人生似木,遍長于塵世,生于田之野,或屹山之間,根深沃之土,盤于地之中,吸于地之氣。生合居善地、藏于山林間,同芳草綿綿若存,共隨天地之根,與世世之萬象,成于存之遁形。
早春生長與初,迎春風之和煦,沐浴于晨光,隨萬物與作焉。葉之青綠,初芽嫩放,天地無常心,降之春露,潤土共生,同清風而動,于葉之輕舞,聞鳥鳴而唱,與萬物同光。
盛夏將至,干莖漸粗直,盤深根錯之節,葉深如碧墨,枝葉遍覆于隅,蓋于蔭,與旁其木爭之光,奪其輝,木之繁盛,葉隙如密,遮光避其日,木之生于脆,畏火克其強木,只怨風雨盲,強雨滴落聲,順落自然,發之天籟,不擇之好音,木影形晰,投于一方,同蒼草叢生,隨群芳爭香。
暮天涼月,秋之木,伴秋色,層疊繁葉錯落,葉之涂色,與霜之相系,共日落相枯,秋風無解涼之意,葉黃形殘遇冷落,誰之過?覆于荒草叢池邊,只聞蟬鳴哀歌,誰拾取秋之殘葉?望余暉,木之減色,雖伴月明星稀,誰負秋之罪過?
北之風,吹秋末,冬已至,落寒雪,枯枝搖,留與傲骨余存,枝蔓盡槁,荒草茫于野,皚雪如鹽,飄于四方無羈,沉木枝相依,畏寒之無色,只聞凜之冽,天地鎖凍,萬物無果,木隨朽已,無奈其終,天意無親,何怨毫末?木物蕓蕓,復歸于根,根之宿命,萬物歸春,生生皆不息也。
吾生如其木,根尋之山野。
關于木的散文篇3:小木屋
陽光嬌艷,白云悠悠,鳥兒歡翔,輕風柔拂。春,是美麗的。如同你們那一張張的笑臉,永遠銘記于我心中。,
在夕陽下的花園里,看著可愛的笑臉,思緒隨著春的腳步,一點點把我帶向童年。
小木屋旁我們種的黃桷樹,長出了青綠的樹葉,看見了嗎?崖邊無名的野花,開出了七色的虹,看見了嗎?對面農家種的桃樹,李樹,花開正濃,看見了嗎?夏天要是到了,我們又可以爬上黃桷樹,尋找甲殼蟲,坐在崖邊的花叢中數著漫天的繁星,跑到農家果園里偷吃果實,在叫罵聲中跑回家。
還記得在八月的烈日下,我們爬上崖邊的大樹上去摘八月瓜嗎?還記得我們第一次過天橋時的恐懼與驚喜嗎?還記得在暴雨過后的夜里,我們一起去塘邊撿魚嗎?所有的一切,都還記得嗎?
在這花開的季節,家鄉大山里的一切,都召喚著我們回到她的懷抱。她想聽聽我們純真的歡笑,她想看看我們歡呼的奔跑。她是多么懷戀著一切。我想,沒有我們身影的大三,是多么的孤獨。有的,只是默默地等待。
家鄉的人說,我們的小木屋在春的雅韻里是那么的精神。還記得我們是如何說服家人,我們要住在一起嗎?還記得我們從早到夜找木材嗎?好記的我們尋遍大山,找到的石桌石椅嗎?還記得我們為睡哪兒而喋喋不休嗎?從此,我們玩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到山里找蘑菇,到溪里抓螃蟹,到河里釣魚,坐在一起吃飯那么歡樂。我們一起砍樹做彈弓,一起找樹皮玩陀螺,一起爬樹找鳥巢,成功失敗都是那么開心。
小木屋里裝滿了我們的記憶,慢慢而美好。
去年春節,多年未見的我們再一次的相聚在一起,走遍曾經的小道,吃遍曾經的美食,說遍曾經的話語。
我們依舊沒有變,彼此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明白彼此的心里。
除夕夜,一起抽煙喝酒玩紙牌放煙花,看著滿天的七色,心里默默地祝福著。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離別永遠是沉重的話題,痛苦的時刻。人生不可能沒有分別,我們也都有各自的理想追求。
在前往車站的路上,沒有往日的嘰嘰喳喳。就那么靜靜的走著,一瞬,各自相望,相視而笑。
你把你雪白的圍巾給了我,你把你銀色的項鏈戴我頸上,你把你像孕婦般的帽子帶我頭上,你把你愛抽的香煙給了我。沒有過多的言語,有的,只是彼此的不舍,有的,只是默默地祝福。
你說,我要找一個想你這樣漂亮的女朋友,我說,你找不到像我這樣帥氣的男朋友了。開懷大笑。
離別,只有深情的擁抱,幾目相望,望出彼此的心。
那一刻,我多么相不顧一切的踏上那輛汽車,和你們一起遠行。因為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是開心快樂的,哪怕再大的困難。
回到家里,我把你們給我的圍巾,項鏈,帽子,香煙,都放在了小木屋里。因為只有這里,才是我們的家。
在這詩般的季節里,愿你們幸福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