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
巴黎美麗,那關于描寫巴黎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篇1:巴黎
乘著船,在賽納河上漫游,搜尋著空氣中殘留的巴黎味。一種不同于北平的,迥異的氣息。都市的氣息一直籠在云端里,風過,吹散了,西西點點地撒落了一地,偶有一些從臉頰邊飄過,想伸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住,一抓就又散了。飛走了,飛到了屬于它的歸屬地——巴黎。
趴在船板上,曬著軟洋洋的太陽,今天的特別可愛。就像剛出世的嬰兒一般,粉嫩粉嫩的。天也特別的藍。把一旁的艾菲爾鐵塔都哈彎了腰,塔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耀眼。一種傲視群芳的感覺在心中傳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講的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每一層都是鐵筑的,其中不知含著多少中世紀人的汗水。每高一點就多了一份對它的崇敬,是對于塔的,也是對于那些辛勤的勞工,更是對于智慧的瞻仰。一座人類的結晶,是巴黎的驕傲,法國的驕傲,世界的驕傲,更屬于人類的驕傲。
在往前望,是一座古老的哥特式____堂,郎朗的誦經聲還在拱頂上回蕩。世界上真的有耶穌嗎?如果沒有,又是什么力量使無數的人向往。也許是耶穌的精神深深地感化著這片土地的人吧。學會感恩,學會知足的真理,永遠是赤裸裸的。早借著耶穌的手,種到了這個古老的民族的心中,慢慢地孳生,開始生根發芽,就是這種原因一直支撐著這座哥特式的基督____永不朽。但我不禁想問一問,又是誰?指使去侵略東方的文明。盜走了無數的文化珍寶,破壞了無數的城墻,難道耶穌就只庇護西方的人民,不管東方了嗎?不!如今你們錯了,可惜你們永遠看不見了,如今已是文化多元化,文明沒有分你我,只有大家。在今天看來你們的作法,是多么的可笑。但如今那些紛紛擾擾也已慢慢地被埋葬。
流下最后一滴淚水,話別歷史,話別法國的英雄拿破侖,而今那座凱旋門仍就在訴說著一個個驚動的戰役,感動著不同膚色的人。
下船后,穿過奧斯曼大街,來到巴黎最著名的歌劇院,漫步其中,讓身心隨歌劇飄到那唯美的愛麗舍宮中,再次領略巴黎。或著是找一處海灘,泡一杯咖啡,在傘下與巴黎人談談天。都是最妙不過的了。
雙手扶著欄桿,望著這座世界最高的米約大橋,海風吹拂著,惘然天造的一般,貫通著南北,把我引向了更美的古巴黎。
離別時雖然沒有徐志摩似的揮手,但只為多看一眼巴黎。
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篇2:巴黎的暢想
當地時間6月28日下午六時左右,我們的飛機經過近十二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從上海抵達法國首都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平生第一次跳上了異國的土地。雖然國內已是午夜,這里還是天光大亮,機場上的風夾雜著剛下飛機帶來的短暫不適,強勁地吹在人的臉上,令人格外的激動。
這次歐洲之行我們先到的是法國巴黎,按一般人的說法是先到了最好的地方,以后看的東西很難使人產生驚奇和激動。我卻認為不然,我認為首站選巴黎,在我們的頭腦里還沒有什么異國印象的空白情況下,倒能更真切、更強烈、更靈敏地感覺歐洲最好的城市和文化。
法國是一個與戰爭有著不解之緣的國家,但是戰爭的效果,除了當年出生在意大利科西嘉島的拿破侖有著曾經橫掃歐洲的輝煌外,總的來說很有些差強人意,百年戰爭被英國修理,普法戰爭甚至還被弄得割地求和,就連當年在越南還被我不堪一擊的大清帝國打得大敗。就連同行的伙伴也開玩笑說:中國哪個國家都可以學,就是不能學法國,盡打敗仗。此話有點損,看來好象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這樣一個戰火紛紛的國家,卻孕育了世界近代輝煌的文化和藝術,保存了世界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來自歐洲和法國各地的思想家、作家、繪畫及雕刻家們,以及通過不同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類文化藝術的瑰寶,在這個屢經戰事卻從來都能安然無恙的城市里都能生活下來,保存下來。今天的盧浮宮、凡爾賽宮以及整個巴黎的各種建筑,無不時時處處向人們民展示著人類曾經的文化和曾經的輝煌歷史。即使懷著洪荒的心情,在這里也可以盡情展開你的翅膀,發出你心底的思古幽情。
站在艾菲爾鐵塔上極目四望,偌大的巴黎盡收眼底。法蘭西學院、楓丹白露、王子廣場、盧浮宮以及眾多的建筑,雖然不能把它們一一對應起來,心里卻非常清楚它們的存在。在鐵塔下,美麗的賽納河象一條潔凈的緞帶一樣繞塔而行,在城市里各種莊嚴肅穆的古老建筑和茂密的林中穿行而過,說實在的,沒有想到過流經這樣的大城市里的河,居然可以這么潔凈。在巴黎城市潔凈的天空下,遠處的一草一木都可以看得清楚,仿佛那些曾經的往事可以歷歷在目地重新展現出來,你可以與藝術家一起品評笑談,如意交流。因為在天際之處的城市邊緣,古老的建筑與綠色的森林是那樣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城中有森林,城市在林中,自然界限的模糊應該也是歷史與現實的模糊,可以混淆時空的界限,不至于使人感覺到離自然太遠,離人類的家園太遠。
城市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地方,但是,人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生物,本質上是需要與自然界親近的,需要回歸到自然界,否則,人類也會象離開自然界的動物一樣,會發生冷疾病,會產生心里上的問題。人雖然是所謂的高級動物,此一一生物原則應該也是概莫能外。從巴黎以至幾天后對歐洲城市的參觀,我突出地感到歐洲國家對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是那樣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他們的理解似乎與我們是有著差別的。他們的以人為本,總的來說是把人類更近地拉回到自然的懷抱,使人們離開自然但卻并沒有離開自然之感。所以,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上,處處注意按照自然的法則,盡量消除人類活動的痕跡,讓人雖居鬧市也不覺得與自然隔絕。所以,城市建筑與自然生態、人類工程與自然景觀是那樣和諧,盡量不給人以生疏、生硬之感。就此來講,我想,在我國古老哲學里,道法自然是可以說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但是事實上,道法自然,我們做得并不好,特別是在城市建筑、行政管理等方面,我們確實需要向“學生”學習。而不應該象現在這樣,不僅不是“道法自然”,而是“自然一刀”,什么東西非要打上濃濃的人為痕跡不可,造成資源、環境等的極大破壞。不管是不是出于一種狹隘和短期利益的目的。
按慣常的思維來講,我認為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是不能算作“城市”的,我不知道沒有大招牌,沒有光彩工程,沒有街頭宣傳和鼓樂喧天的廣告的城市算不算城市,算不算現代化的城市?在巴黎和其他我們所走過的城市,這些東西都是它們所缺乏的,即使象巴黎街頭享譽世界的家樂福商場,我也沒有想到它的招牌不過是很不顯眼的一個銘牌而已,如果在國內,我相信其招牌不弄得來覆蓋半幢樓是下不來的,更不用說可以照亮半條街的眩目的燈光了。這是不是巴黎和其他城市的管理者經營者不懂宣傳不懂廣告呢?難道他們看不出這里面蘊含的巨大權力和商機嗎?這些自以為聰明卻連這個明顯的財富都看不到的歐洲人!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巴爾扎克是一個我很喜歡的法國作家。其旺盛的創作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常常使我把他與軍事上的拿破侖混為一談。可惜的是他洞悉了那么多人世間的炎涼,那么多的人生機巧,可是他對自己一生生活的安排和設計卻是那樣令人惋惜。為一個精神上準確地說是為一個虛榮心上的女人送走了自己的一生,也為世界消滅了一個精神的靈魂,而他在告別這人生悲歡時,竟然“什么人都不見”,我不能想象他最后是懷著怎樣一種凄涼告別人生的。
走在巴黎的大街上,在這座一切都保存得很完美的城市里的大街上走著,在他筆下熟悉的街道上走著,在他得寸進尺下那些熟悉的建筑物旁邊走過,我相信這些街道、這些建筑,甚至這些建筑物旁邊的樹林花草可能也和他那時一樣,我不禁從心底里懷想起他筆下的很多人物,想起那些象我們一樣從外鄉、從外省,甚至從國外來的呂西安們、想起他們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里經歷的怎樣的幻滅和痛苦,享受的那些片刻的成功與歡悅。想起那些來自外省的帶著土氣和酸臭的夏蓓,想起經歷了人生炎涼的賽查和邦斯舅舅們。
雨果也應該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可能是因為雨果享受到了他的成果給他帶來的榮華和富貴,而不象巴爾扎克,盡管工程浩大,卻終生都在為金錢和虛榮折磨。我不知道自己對他的偏愛是不是更多地出于一種同情。也許。但好象也沒有什么不妥。
自由女神本是法國的作品,今天還高高地矗立在美麗的賽納河邊。當我們的游船從它身邊繞過,她也依然象高高矗立在紐約的新女神一樣向我們招手示意,在她的身后,更有著成百上千的宏偉的歷史文化建筑,向人們昭示著更多的內涵。但是,不得不說,當年法國人民以她為標本擴大了四倍而送給美國的禮物,今天已經完全奪去了本應該屬于她的榮光。歷史的淵源與糾葛真是耐人尋味。
在我原來的感覺里,香榭里榭大街應該與賽納河是并行的,美麗的香榭里榭大街沿著迷人的賽納河并轡前行,應該是再詩意不過的畫圖了。
但事實上并不如此。
當我們的車從一條街角的刺斜里穿出來行在一條大街上,導游突然告訴我們,這就是著名的香榭里榭大街——巴黎最繁華的街道。也許是在國內看慣了太多人的緣故,衡量一條街道繁華與否的標準往往是看人多人少。所以,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應該說國內隨便一個城市都可以找出一兩條人數比它多得多的大街。所以,這條街到底因什么而有名,導游也說不清楚。大家也就饒了他。不過,在我的心里,卻對這條大街神往已久。想起這條大街,我的腦子里卻并不聯想到它的繁華,而不知為什么總是聯想到都德在《最后一課》里寫的那些句子:他們過來了,從凱旋門那邊過來了,敲著舒伯特的小夜曲走過來。不是繁華,反倒有一些凄涼。想不到當年拿破侖從古羅馬搬回來的功勛門,竟然成了法蘭西恥辱的見證。這可能是他所始料未及的吧。作為我這樣一個外鄉人,想到此也不禁覺得有些傷感。好在歷史都過去了,法蘭西和普魯士的歷史都翻開了新的一頁,經歷了戰爭創傷和歷史悲歡的國家和民族今天又走到一起來了,過去曾經的冤家對頭,今天冰釋前嫌,成了一家人,包括我們這些來自曾經飽受他們欺凌的弱小國家的人民。
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篇3:難忘巴黎的微笑
去年六月,用一個月的時間游歷了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
巴黎,法國首都,歷史名城,風格出眾、浪漫迷人的藝術之都、世界花都。拿破侖為紀念法國大軍戰勝奧俄聯軍而建造的,前后經過三十年才建成的雄偉莊嚴的凱旋門。屹立于塞納河畔的高三百零七米聳入云端的艾菲爾鐵塔。繁華熱鬧的世界著名的商業街區——香謝麗舍大道。歌特式教堂經典之作,雕刻精美的,高而尖的,代表著古老巴黎的圣母院。收藏有舉世聞名的夢娜麗莎、維納斯、勝利女神這三寶的富麗古雅的盧浮宮。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擁有占地100萬平方米、樹木花草蔥郁、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的大花園的,美侖美奐的凡爾賽宮。兩岸景色秀麗,高樓鱗次櫛比,遍布名勝古跡,入夜,則光柱與燦爛的燈光交相輝映,色彩斑斕,風光迷人的塞納河。還有美麗高貴的法國梧桐。巴黎美不勝收,讓人永生難忘。
而我最難忘的是巴黎的微笑。這微笑不是使無數人為之傾倒的端莊美麗的蒙娜麗莎臉上那神秘的微笑。這微笑是巴黎地鐵站里一位金黃頭發、白皙皮膚、碧藍眼睛的法國美麗女郎的友善熱情的微笑。去楓丹白露回來的晚上,出地鐵時,可能是我的動作慢了些,三根鐵叉放過了我,兩扇鐵門卻關上了。我想,這法國地鐵也太不講理了,我這一點二歐元的票都劃過了,人卻被囚禁了,出不去,退不回。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臉焦急無奈地看著我的“驢友”,她見狀驚慌,立即搜腸刮肚尋找她會的零星的英語單詞,準備向人求救。這時一位漂亮的法國女郎微笑著把手中的地鐵票迅速的插入票孔,我獲救了。她用雙手擁著鐵門,微笑著示意我的同伴趕緊過來。我心里立刻充滿了感激,我微笑著向她頻頻點頭,淋漓盡致地表達著我的感激之情。我甚至有些慶幸自己不懂外語,有這美好動人的微笑就夠了,語言反倒會破壞了它的純潔的美。到了站臺,她看見我,又沖我燦爛地微笑,我眼前是一片明媚的陽光。我心里充滿溫暖,充滿感動。只有法國清澈碧藍、纖塵不染、溫潤如玉的天空下才能綻放這樣赤子般真誠,純潔善良美麗的笑容。這是我在藝術之都看到的最美的肖像畫,在世界花都看到的最美的風景。
善良是全世界通行的語言。后來回到英國去大英博物館的時,一位英國婦人和我遇到了相同的窘況,我馬上“英雄救美”。地鐵管理人員贊許地向我微笑。我對同伴說:“別人幫助過我,我也這樣幫助了別人,善良是應該相互感染,應該相互傳遞的。”
到法國的第一天下午,我們攀登埃菲爾鐵塔。由于貪戀“美色”,看完巴黎夜景,到達酒店附近的地鐵站已是巴黎時間零點。白天陶醉于巴黎建筑的精美,誰也沒用心記酒店附近標志性建筑。轉了兩個多小時,越轉越迷糊。遇到一個法國大叔,他用手機導航幫我們查找酒店位置,又領我們走了兩條街,幫我們找到了酒店。
在法國的最后一站是普羅旺斯。這個小鎮,因為瓊瑤的《一簾幽夢》,又加上薰衣草的迷人的芳香,給清新安靜美麗的小鎮涂上一層夢幻迷離,其實小鎮依然是藍天白云碧樹綠草紅花,陽光明媚。我們走下長途汽車,手拿地圖,茫然四顧,一個在路邊乘涼的中年男子見狀,主動上前問我們需要什么幫助。我腦中閃過指路要錢,也想到了左拐左拐,是一個圈的小品。那男子又去問一個司機朋友,然后詳細指給我們應走的路徑。往前走了一段,還得問路。又遇到一個男子,我們叫住他,他微笑著看地圖,微笑著把我們領過馬路,指給我們前面一家酒店,那就是我們的住處。他的微笑在小鎮碧藍的天空下,午后明朗的陽光里,十分燦爛,十分純粹。我為自己剛才卑鄙的閃念感到羞愧。忽然想到國內的一些同胞臉上的麻木、冷漠、警覺、狡黠,那滿臉的階級斗爭讓人戰栗。還想到了《不許和陌生人說話》。
要離開普羅旺斯的時候,同行的沈寅豐錢夾被盜。我們迅速同我們就餐的飯店服務人員聯系,所有樓層的清潔人員行動起來,很快找到了被丟在垃圾桶里的錢夾,除了現金,全部的證件都在。法國的地鐵里也有流浪漢,賣藝者。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得到應有的善意熱情無償的幫助,絲毫不影響巴黎人對一個異國游客真誠善意的微笑。行乞者,偷盜者,在哪個國家都有,自私、貪婪是人性的一部分,但這不能成為人們冷漠的理由,因為人性中更應該有善良,仁慈,寬容。
所以,我的記憶深處留下了巴黎人燦爛的微笑。
歐洲之行,無論大小酒店,服務人員都十分熱情。到意大利米蘭的一家酒店是晚上,一位年輕漂亮的意大利姑娘微笑著周到地接待了我們。第二天早晨,一位年長的女士見到我們,滿臉洋溢著發自內心的興奮快樂,大聲說笑著熱情地和我們一一握手,仿佛我們是她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小沈把她的話翻譯給我們:“我是這里的經理,昨天沒能親自接待你們,很抱歉,有什么需要,你們盡管說,這里就是你們的家。”我們用微波爐加熱麥片時,由于時間沒掌握好,麥片粥溢了出來,我們很不好意思,漂亮姑娘毫無慍色,微笑著說沒關系,然后微笑著把微波爐清理干凈。
我不媚外,我只是崇拜文明。只是渴望我們這個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不再冷漠,爭斗,猜忌,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陽光般的微笑。
看了“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巴黎的街道散文
2.法國名家經典散文欣賞
3.寫巴黎的文章
4.法國精美散文推薦
5.英語美文:介紹巴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