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巴黎的散文范文
巴黎的浪漫舉世矚目,多少人想親自光臨。沒能去的不妨看看描寫巴黎的散文解渴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描寫巴黎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描寫巴黎的散文篇1:巴黎
乘著船,在賽納河上漫游,搜尋著空氣中殘留的巴黎味。一種不同于北平的,迥異的氣息。都市的氣息一直籠在云端里,風過,吹散了,西西點點地撒落了一地,偶有一些從臉頰邊飄過,想伸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住,一抓就又散了。飛走了,飛到了屬于它的歸屬地——巴黎。
趴在船板上,曬著軟洋洋的太陽,今天的特別可愛。就像剛出世的嬰兒一般,粉嫩粉嫩的。天也特別的藍。把一旁的艾菲爾鐵塔都哈彎了腰,塔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耀眼。一種傲視群芳的感覺在心中傳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敝v的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每一層都是鐵筑的,其中不知含著多少中世紀人的汗水。每高一點就多了一份對它的崇敬,是對于塔的,也是對于那些辛勤的勞工,更是對于智慧的瞻仰。一座人類的結晶,是巴黎的驕傲,法國的驕傲,世界的驕傲,更屬于人類的驕傲。
在往前望,是一座古老的哥特式____堂,郎朗的誦經聲還在拱頂上回蕩。世界上真的有耶穌嗎?如果沒有,又是什么力量使無數的人向往。也許是耶穌的精神深深地感化著這片土地的人吧。學會感恩,學會知足的真理,永遠是赤裸裸的。早借著耶穌的手,種到了這個古老的民族的心中,慢慢地孳生,開始生根發芽,就是這種原因一直支撐著這座哥特式的基督____永不朽。但我不禁想問一問,又是誰?指使去侵略東方的文明。盜走了無數的文化珍寶,破壞了無數的城墻,難道耶穌就只庇護西方的人民,不管東方了嗎?不!如今你們錯了,可惜你們永遠看不見了,如今已是文化多元化,文明沒有分你我,只有大家。在今天看來你們的作法,是多么的可笑。但如今那些紛紛擾擾也已慢慢地被埋葬。
流下最后一滴淚水,話別歷史,話別法國的英雄拿破侖,而今那座凱旋門仍就在訴說著一個個驚動的戰役,感動著不同膚色的人。
下船后,穿過奧斯曼大街,來到巴黎最著名的歌劇院,漫步其中,讓身心隨歌劇飄到那唯美的愛麗舍宮中,再次領略巴黎?;蛑钦乙惶幒?,泡一杯咖啡,在傘下與巴黎人談談天。都是最妙不過的了。
雙手扶著欄桿,望著這座世界最高的米約大橋,海風吹拂著,惘然天造的一般,貫通著南北,把我引向了更美的古巴黎。
離別時雖然沒有徐志摩似的揮手,但只為多看一眼巴黎。
描寫巴黎的散文篇2:夢巴黎
在遙遠東方的屋檐下不難找到這樣的牌匾:夢巴黎。一點也不夸張,在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找到一家,甚至很多家以此為名字的時裝店、咖啡館……從上個世紀30年代的海上繁華夢,到如今變得面目全非的鄉間小鎮,這塊牌子被花花綠綠的霓虹燈管裝裹著,閃爍在充滿著富貴與浪漫之夢的東方之夜里。
可見巴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夢。
有太多的東西可供想象:詩歌和玫瑰,騎士和愛情,燈紅酒綠的海洋,富有的黃金之都,流浪者與冒險家的樂園。一切的一切,偉大的和渺小的,圣潔的和齷齪的,富麗輝煌和神秘傳奇的,會聚在一起,它們變成了一個夢,一種充滿了蠱惑意味的氣息彌漫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里。
理解巴黎是從想象開始的,而這想象似乎很難和巴黎這座城市有直接的關系,巴黎是一種理念,一種永恒的關于時尚、藝術、精神和生活的先入之見,它就建筑在紙上,坐落在傳說里。你聽見嘩嘩作響的馬車鈴聲,那是19世紀的巴黎你聽見美妙華麗的音樂,那是莫扎特的巴黎;你聽見隆隆響過的炮聲,那是拿破侖·波拿巴的巴黎。
因此小偷和冒險家們來到這里,流浪漢和乞丐們來到這里,拉斯蒂涅、瑪格麗特、卡西莫多和艾絲梅拉達們來到這里,沒有他們就沒有巴黎。就像塞納河上曾經漂浮的垃圾、污穢一樣,這座城市必須要匯聚它所應有的一切美麗和丑陋,卑俗與浪漫,骯臟與高潔,一切的傳奇和藝術。因此巴爾扎克和雨果來到這里,就連希特勒也來到這里。他不可一世地站在艾菲爾鐵塔下檢閱他的占領了巴黎的軍隊時,那副得意神情,也好像是圓了一個鄉下佬的夢
一條河給一個城市滋養了夢幻的色彩,塞納河的波光使它成為了一個夢。巴黎,靜靜地躺在塞納河的波光里。河上的一切光與影,都被它搖漾成金子和寶石,然后又折射到游人的夢里,開成絢爛的詞語,無言的嘆息。
一座城市是被一條河養大的,在這個意義上,河是城市的母親。但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城市和河流的關系,是如此地緊密到不可分的程度。她不但創造了他,還使他具有了靈魂,靈氣;而他,則反過來把她打扮得如此華貴富麗,使她如此精致妖嬈、名聲顯赫。這、是不可思議的一種互相創造的關系,因為這樣的創造和激發,使他們彼此擁有了如此充沛的激情和不衰的活力,擁有了無所不在的自由意志。
老舊的房屋和年輕的精神,這也是巴黎能夠成為一個夢的原因。沒有年輕就不會有夢的軀體,沒有老舊就沒有夢的溫床和氛圍。某種意義上,是外省的青年們給巴黎帶來了不竭的欲望和生命力。就像塞納河水從遠方流來,再向遠方流去,是他們創造了巴黎,使它不斷地老去,又再一次煥發生機。就像于連和拉斯蒂涅,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也早已成為巴黎的一部分。
從埃菲爾鐵塔上看巴黎,那些站在遠郊的高樓,就像是一些剛從外省趕來,排著隊想擠進巴黎但又不得的粗俗漢子,顯得那么莽撞和沒有教養。它們在優雅和貴族的巴黎面前沒有任何的優勢要知道,這種優勢在世界上幾乎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著無可爭議的權威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可這是巴黎,在巴黎的高傲和不可思議的風姿面前,它們是一些猥瑣的求婚者,無法不顯得寒傖和局促。
巴黎給了世界以多大的影響?沒人能知道,更無法計算出來。但我知道人們關于現代城市的生活與文化的想象,差不多都是來源于它的藍本。倫敦、柏林、羅馬,甚至紐約,都沒有能夠像它那樣,成為一個“夢”。顯然巴黎是有它特殊的東西,是什么呢?我說不清。
描寫巴黎的散文篇3:花都巴黎
巴黎也是真正的鮮花之都。稱之為“花都”毫不為過。無論是在餐桌上、陽臺上、院落中,還是在櫥窗前、街道旁、人們的懷抱里,滿眼都是盛開的鮮花,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繽紛的花店和花團錦簇的公園,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這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這里曾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革命群眾攻克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序幕。7月14日由此被定為法國國慶節。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階級舉行了震驚世界的革命武裝起義,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巴黎的標志——埃菲爾鐵塔,高 320.7 米 ,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重達 9000 噸,共用了 1.8 萬余個金屬部件,以 100 余萬個鉚釘鉚成一體,全靠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 57 米 ,第二層高 115 米 ,第三層高 276 米 。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臺,供游人眺望那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美景。晴空萬里之時,人們可以從鐵塔上看到遠達 70 公里處的景色。據說,登上艾菲爾鐵塔的游客早已超過 1 億人次。 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這座鐵塔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設計師居斯塔夫·埃菲爾命名。埃菲爾鐵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征,是法國人民的驕傲。鐵塔周圍的市中心區為行政區,法國國家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外國使館均設于此,名勝古跡也十分密集。
位于凱旋門前寬敞的愛麗舍田園大街上的愛麗舍宮,歷來是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這條大街圓形交叉路口的東北方,與“大宮”(巴黎的藝術展覽館)隔街相望。愛麗舍宮始建于18世紀初,1718年落成。原是舉行舞會的活動場所,后舉辦過幾次大型博覽會,也曾用作外國首腦訪法時的宮邸。自1873年起作為法國總統府,至今經歷了20位總統。
盧浮宮是一座藝術寶庫,集中了世界文化藝術之精華。它位于塞納河右岸,始建于1190年,原是菲利浦親王的城堡,18世紀被查爾斯五世改為王宮。1793年法國大革命中,正式改為國立藝術博物館。到目前為止,盧浮宮共珍藏繪畫、雕塑等各種藝術品20多萬件,它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盧浮宮原是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筑群,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之一。
提起巴黎圣母院,許多人都不禁會聯想起雨果的同名小說。19世紀初,雨果小說的發表,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并立即決定對當時已經頹敗的圣母院加以重修。
看過“描寫巴黎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巴黎描寫的散文
2.巴黎的街道散文
3.寫巴黎的文章
4.寫巴黎景物的好文章
5.英語美文:介紹巴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