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以供大家閱讀。
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題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四萬 一作:一萬)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度 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題譯文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云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
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
天臺山雖高四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
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
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
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
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
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
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
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題題目及答案
1.下列詞語中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天姥(mǔ) 天臺(tāi)
覺時(jiào) 暝色(mínɡ)
B.腳著(zhuó) 訇然(hōnɡ)
澹澹(dàn) 淥水(lù)
C.剡溪(shàn) 殷雷(yǐn)
層巔(diān) 戰栗(lì)
D.木屐(jī) 鸞鳥(luán)
魂魄(pò) 霓裳(ní)
提示:A項覺時jué。
答案:A
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A.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
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動(驚動)
失向來之煙霞(先前)
C.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
虎鼓瑟兮鸞回車(駕駛)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
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
提示:D.暝:天黑、夜晚。
答案:D
3.對虛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惟覺時之枕席(獨、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怎么)
C.恍驚起而長嗟(表順承)
D.云霞明滅或可睹(有的人)
提示:D.或:有時。
答案:D
4.下列加點詞詞類活用情況與眾不同的一句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驚層巔
C.越人語天姥
D.虎鼓瑟兮鸞回車
提示:B項使動用法,其余為名詞作動詞。
答案:B
5.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安”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沛公安在 B.爾安敢輕吾射
C.既來之,則安之 D.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
提示:B項語氣副詞“怎么”。
答案:B
6.下列詩句在修辭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B.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C.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D.指如削蔥根
提示:A、C、D三句為比喻。
答案:B
7.《夢游天姥吟留別》開篇兩句“??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能不能刪掉,改為開門見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開頭?
參考答案:不能。瀛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島,已暗含尋仙的意思。詩人想尋仙,而瀛洲不可尋,這才轉而尋天姥。有此兩句,下面再寫夢中所見仙府圖景,才不會使人感到突然。
8.第一段運用了襯托手法,與此法不相同的兩句是( )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B.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C.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D.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提示:D項“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不是襯托,其余都是與第一段一樣的襯托。
答案:D
9.古詩歌為了適應格律的要求,或者為了取得特殊的表達效果,常有詞序顛倒的情況。下列句子沒有詞序倒置的情況的一項是( )
A.淥水蕩漾清猿啼 B.一夜飛度鏡湖月
C.一唱雄雞天下白 D.天生我材必有用
提示:A項,淥水蕩漾猿啼清。B項,一夜月飛度鏡湖。C項,雄雞一唱天下白。
答案:D
10.下面是古人詩詞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與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調不同,請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
C.楊柳岸曉風殘月 D.唯見江心秋月白
提示:A項,喜愛之情。
答案:A
11.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并非實指,只是極言其高;詩人并不直接說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那高聳入云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
B.詩人完全擺脫了詩律的束縛,隨著夢境的變化、情感的運行而遣詞造句。這種句法、韻法適應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達到了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
C.詩中特意提到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因為謝靈運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過,李白有意仿效之。
D.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所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是虛托的。雖然詩末有不卑不亢的氣概,但作者逃避現實,消極頹廢,不免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提示:D.“逃避現實”,有;“消極”,也說得上。但是沒有“頹廢”,沒有“消沉”。
答案:D
12.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或一句話,這首詩的“詩眼”是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綜合拓展提升
13.(2006廣東惠州測考,13)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3)題。
臺 城
韋 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1)根據題材分類,這首詩是詩。
(2)“六朝如夢鳥空啼”中的“空”字與杜甫的“隔葉黃鸝空好音”中的“空”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分析其中妙處。
(3)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
參考答案:(1)懷古
(2)“空”在詩中指“徒然、白白地”。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只有鳥兒依舊在那里徒然鳴叫。著一“空”字,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昔盛今衰的傷感。
(3)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臺城堤柳,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7題。
夢 天
李 賀
老兔寒蟾①□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團光,鸞佩②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③三山④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⑤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
注:①老兔寒蟾:古代傳說,月宮里住著玉兔和寒蟾。②鸞佩:雕著鸞鳳的玉佩,這里代指仙女。③黃塵清水:即黃塵變成了清水。換句常見的話就是“滄海桑田”。④三山:指傳說中東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三山下”即指東海。⑤齊州:即中國。
14.填到詩中空缺處的字,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迎 濕 傾 B.泣 濕 瀉
C.泣 染 傾 D.迎 染 瀉
提示:“泣”寫空中飄灑下來一陣凍雨,仿佛是月宮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濕”字結合整句來理解,意思是:玉輪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碾過,所發生的一團光輝都給打濕了。“瀉”字結合整句來理解,“一泓”等于說一汪水,這是形容東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樣。
答案:B
15.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兔寒蟾”句中的兔和蟾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這句表現了秋月初出,普照大地,自然界光影和諧的空寂之景。
B.“玉輪”一句指所乘車輪為冷露所沾濕,已是黎明時分了。
C.“桂香陌”指月宮里的大路,因為傳說月宮里有桂樹,所以一路上桂子飄香。
D.“遙望齊州”二句是指齊州有九座島嶼,在茫茫大海中宛如九點煙塵。
提示:A句中的“老兔”和“寒蟾”代指月亮。B句中的“玉輪”是指月亮。D句中的“齊州”指中國,中國古代分為九州,所以詩人從天上下望人間,感覺大地上的九州猶如九點“煙塵”。
答案:C
16.請簡要寫出本詩的內容及寫作特色。(開放性試題。)
參考答案: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夢游月宮的幻想境界。全詩想象豐富,形象鮮明,構思奇妙,用筆新穎,意境開闊,體現了李賀詩歌變幻怪譎的藝術特色,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17.《夢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夢游天姥吟留別》有何異同?(開放性試題。)
參考答案:《夢天》一詩,通過夢游月宮,描寫天上仙境,以排遣個人苦悶。寄寓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表現出冷眼看待現實的態度。《夢游天姥吟留別》雖也有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懣,也有“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但更主要的是對上層統治者的蔑視和反抗,格調是昂揚振奮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