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以人為本雜文
以人為本雜文篇1:無處安放的思念
一覺醒來看看時間下午兩點多了,心里頓時一緊上班遲到了,又該被領導罵了。正準備收拾一下去上班的時候,看見同住的姑娘也在家。我這才意識到今天是周末,是不用去工作的。當時心里就想:這種沒有時間概念、生活忙忙亂亂的狀態是多久以前發生的事情呢?這種完全無章法和生活規律可尋的自己又是多久以前的事情呢?時間可真是一個可怕而又神奇的東西,它像一個無所不能的機器貓可以帶走生活中一切不開心的回憶。撫平你曾經受過的傷、忘掉你曾經深夜痛苦的日子、也一同帶走了你當時的彷徨、無助。讓你忘記不美好的事情,一切重新開始,好像時間總有這種功效。可同時它也是可怕的,因為它把不美好的事情帶走的不徹底,在你不經意的一瞬間總能找到和往事有關聯的一些東西。驀地,一剎那間,所有曾經想要忘記的東西都撲面而來。
在我小的時候,人人都羨慕我們這個五口之家,因為我的父親有三個女兒,倔強好勝的大姐、堅強獨立的二姐和一個完全不懂事的我。當時的村里雖然有重男輕女之風,不過三個女兒的存在顯然為父親省去了一大筆的錢,比如男孩娶媳婦用的什么“彩禮錢、“定金”之類的。父親常說女孩子是他的貼心小棉襖,他這一輩子能有三個姑娘絕對是上天對他的厚愛。所以父親平時對我們傾注了大量的愛。家里日常雖然很拮據,可是父親總是盡力給我們最好的。在一個不富裕的小家里,因為有父親的存在,家才顯得更有溫度。
別人一聽到我的名字再聯系到我的家庭背景,總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呀,原來叫李天偉,是不是你的家人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兒子,他們本來很希望你是個男孩子,結果卻不是。”
以人為本雜文篇2:原諒我
看慶山的書多年,近日又開始讀她的新作。看到她在新書《月童度河》寫道:父母代表生命里的陰陽性。因為小時候與家人叛逆的關系,我的陰性面發展的不夠好,缺少對女性身份的認同感。
這句話我理解深刻,許多公眾人物其實盡力在媒體前面表現自己的孝順,然而真正有思想、有作為的一部分人,有的時候是叛逆的,他們可能從小就讓父母感覺到是個異類。
父母讓志愿填報這所學校,他偏偏選擇了那所;父母讓選擇這家單位,他偏偏選擇了另一家;父母讓與這個姑娘結婚,他偏偏愿意做“單身狗”。父母說,你好好工作,孩子我幫你帶,他偏偏堅持自己去照顧......你可以說這樣的人有一點偏執狂氣質,然而誰又能說偏執狂就一定不孝順呢?
前不久有一位朋友說了這句話:有了觀點,就有了敵人。我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很偉大,可是我沒有心思去查這是誰說的,我也覺得,有了思想,就有了敵人也是對的。
在一個家庭單元里,孩子心智不健全的時候,父母左右了孩子的一切,孩子獨立思想與人格形成后,父母依舊用“我愛你,這是為你好”的想法打算繼續管束孩子。然而這個時候的孩子,盡管毫無社會閱歷與經驗,卻非常渴望自己做主。
有的孩子在父母地打壓下,選擇乖乖服從,有的孩子,卻奮起反抗,選擇了自由。
生活里,一家人吵架,我們會指責一個孩子不孝順,不聽大人話,頂撞父母。孩子背負很大的道德綁架,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選擇對父母妥協。
直到孩子讀大學,或者參加工作,可以“飛”走的時候,他們會迫不及待選擇逃離。之后在新的環境下,重新搭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可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母又出來插一杠子,這個時候許多孩子與父母在思想上都會很難產生默契的。
有的時候,我們很想問一句家長:你的管控欲望那么強,價值觀那么正確,為什么領低保,靠退休金為生?像你這么主觀,武斷,喜歡給他人生命涂鴉色彩,不是應該都有幾個億的資產了嗎?
可是恰恰相反,真正成功,智慧的人,是不會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也不會讓孩子一生只為賺很多錢就會幸福這種觀念活著的。
所以,越是守舊于傳統并不革新的人,思想越是危險,這樣的父母對我們的人生建議,我們可以保持中立,或者不傷害他們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生活。
有的人,父母說讓他娶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姑娘,這樣一家人就更加輕松。然而他根本不思考,條件好的姑娘,來到你們這種貧窮的家庭是否會有對等的價值觀;成長環境的懸殊,很有可能未來你們都會有很大的生活分歧,導致原本以為的條件互補,形成身心煎熬。
有的人明明有畫畫的才能,畢業可以做喜歡的職業,卻聽父母說考公務員可以當官,然后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愛好。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某次我們一起聊天,她說,我很羨慕你。
我說:羨慕我什么?
她說:羨慕你還有愛好。
我當時非常驚訝,因為我一直覺得愛好這個東西,每個人可能都有。當然因為生活瑣事太多,我們沒有將它升級為夢想,或者事業,然而這不代表我們活著就一定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我經常聽到各種羨慕,嘆息。有人說自己為了生活已經沒有夢想了,有人說,時光倒流,她真想堅持。
可是時光怎么可能倒流,它只會覆水難收,讓羨慕的人,更加羨慕,有夢的人更加成功!
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在很早很早以前,一心渴望做一個孝順、懂事,為一家人考慮的乖孩子。
我想起21歲,我要去非洲工作,父母不同意,我懇求,父母還是不同意,我就堅持。最終他們妥協,我開始了自己生命的新體驗。
我想起了我要離開待了十年的國企,他們不同意,而我卻非常看好新媒體行業,所以我繼續堅持自己的選擇,他們似乎軟硬兼施,但已經無濟于事。
早些年,我想看一場周杰倫演唱會,母親說一個吐字都不清楚的混混,有什么好看的。我聽話了,所以我錯過了瘋狂一次的機會。第一本散文集出版以后,我曾應聘到某雜志社做文字編輯,母親聽說我離開國企去工作非常生氣,又是批評,又是指責。我聽話,回到了國企繼續工作。后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母開始介紹各種職業的人與我相識,我開始覺醒,如果此刻我還在乖乖的聽從,我的一生差不多就完了。
因為從一開始到結束,我都是父母手里的棋子,我按照他們的意愿,替他們延續生命,延續想法。這是自私的,狹隘的愛,這樣的愛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害。
所以后來我在新書《做自己的豪門》中寫了一篇《別做有翅膀,卻無法飛翔的鳥》。這個世界上以愛之名的傷害太多了,大多數都是道德綁架形成的,讓我們無法拒絕,卻傷到生命。
現在,每當父母的想法與我的人生不在一個天平上時,我都會去權衡,在愛父母與抉擇生活軌跡上哪個重要?我選擇,后者。
因為在愛父母這件事情上,我沒有辦法遵從傳統的不頂撞,不反抗。我是有著隱形翅膀的天才,我需要在不斷的摸爬滾打中練習自己飛翔的能力,并且更好地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水泥森林,好好存活。當然我更希望,未來不再是他們庇佑我,而是我用自己大大的翅膀,守護他們。所以沒有成為你以為的孝順、懂事的孩子,很抱歉。
以人為本雜文篇3:人生半徑的自我投射
看《草根》一二部,是去年十月份。正秋風乍起,橘黃柿紅,手邊的故事便和窗外的景色樣,多層次蔓延開來。一夜讀完,非常過癮,意猶未盡之余,便于飯桌前與家人津津樂道。
這是一部超現實自傳體小說,細微至每個毛孔都充滿真實,又極具精神層面的維度空間,同時也是一部家族興亡史和時代變遷史。其中攘括方言俚語、民謠俗諺、飲食醫理、幫派僧道、江湖騙術等等。加之密如蛛網的地域位置,雨絲云片的政治風云,個人半徑的無限彈括,變得云譎波詭,愈發傳奇。
時光的馬車可以追溯到500年前,齊越公死里逃生,拾得人生第一桶黃金,極具戲劇偶然性,大有天上餡餅,迎頭落下之感。但若細想便會發現其內在關聯,即必然性。一艘桐油大船,溯江而上,桅桿折斷,為避風浪,駛進蘆葦蕩。風停浪息后,又遇干旱,江水不漲,淤泥齊腰,插翅難飛。百余日后,彈盡糧絕,恐慌蔓延,桐油商和船工相繼死亡,余下七人靠喝污水,吃蘆葉蘆根度日。越公機智,想出一法,用蘆葦扎捆做浮橋逃生。怎奈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掙扎求生中,又死去六人,最后只剩越公一人爬出,被明月姑娘救下,并留之作婿。故事由此派生,看似虛幻,實則殘酷。在咄咄死亡中,強者生存,這是不二定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情節,更是智慧、毅力的較量和沖擊。
一年后大雪封江, 越公得以返回尋船。發現桐油桶爆裂,鋪滿江面,唯桐油商臥室一桶安然,撬開,竟是滿桶黃金。遂帶回,在蛟子淵一堤口處置房購地,繁衍香火,成為旺族。此地遂更名為齊家堤口。后來齊越公又捐了個縣令,在今石首市開衙掛印,惠澤一方,并打通河道,拖回油船,廣修道觀。上岸處因此得名拖船埠,此處道觀為拖埠觀,專門供奉那位遺金的油商,和與越公一起生死相依用生命鋪出血路的六位兄弟。另建有金枝觀、金果觀、揚子觀、明月觀、普濟觀等。其中明月觀是為感激明月姑娘所修,后又由這些廟觀枝派出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小說就是以這樣曲折離奇的筆法皴開,并衍生諸多地域文化符號,成為后人解除前人碎片的密碼,又由此枝蔓出清晰的脈絡,和日后完整的故事情節。
歷史驚人的相似,500年后越公的后代渣腦殼,即作者本人齊家銀先生,同樣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淘到了自己精神食糧的第一桶黃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啟蒙。也因之一次次改變命運,使之生命半徑無限擴展和充滿彈力。十一二歲那年,渣腦殼在其父工作的廢品站倉庫角落里,發現十幾麻袋精美的訂裝書,便央告父親留下給他,趁月黑風高之際,由三叔連夜拖回。而此時,書之主人,沙崗中學校長蕭靜光,已跳河自盡,這些紅衛兵抄家之物,成了棄如敝履的廢物,幸落入這位愛書少年之手,并滋養了他一生。足見作者自小目光獨具,懂得內心渴求。那位校長做夢也沒想到,顛沛流離中的珍藏,有了傳承,也因之躲過了發霉變質,打碎成漿的厄運。也正是這些書,讓渣腦殼日后有別他人,除贏得諸多姑娘喜愛外,更多地拓展了自己內心世界的廣度和厚度。
我們看下他身邊從小至大的朋友。他尊敬喜歡的窯發大哥,為逃避常林江啞巴表妹幺兒家逼婚,毒死幺兒家的牛、豬、雞,隨后逃遁,由家人代替坐牢三年;唐哄哄為給受辱的妹妹顏真報仇,而殺死彭治國的兒子,被槍斃;與作者同樣英俊帥氣的路遠,因心靈陰暗害死了帥有奇和桂蘭,事敗后遭正法;帥有奇在極度空虛寂寞中,找牛發泄,人畜亂倫,又被路遠脅迫成同志者,最后遇害。他們之所以不同于渣腦殼,就是因為沒有內在的東西壓抑制止他們的邪火、歪念和惡欲,心靈的空白和貧瘠,導致惡魔的滋生和瘋跑。
同樣作者也是一個很世俗的人,能方亦圓,趟過生命之河后,力下重錘,深剖自己。亦如君特·格拉斯樣一片片洋蔥剝給你看,從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矛盾、自私、投機、渴望與懺悔。我們看到的全是眼淚,桂蘭死了,禾子死了,許許多多的人都死了。在這個世界上,他清高不起來,他已被自己的成長傷得體無完膚,片甲不留。真正清高的人在書中一次都未正式現身,他就是渣腦殼背后無聲的老師——蕭靜光。一個北大的高材生,一個下放流落到沙崗中學的校長,從那些整潔精美蓋有蕭靜光珍藏印戳的書籍里,我們可以知道此人的學養和自律。他死在政治黑客設定的異鄉之下,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一命嗚呼了,是一個時代凄涼背影的濃縮。
而渣腦殼 一生不安份,秉正邪兩道而來,人生天平左右搖擺,于中間地帶弄得風生水起。他幼時即頑劣,一個又臭又臟的牛頭買了八次,為躲避打罵,偷偷離家去傳聞中的桃花山。靠雙腳,一走就是一個月。他聰明、機智、嘴甜、可愛、勇敢,深諳人情,嫻熟變通,又有經濟頭腦,最重要也是最閃光一點,他俠義。他餓了就說書,一場一場地說,一個集鎮一個集鎮地說,除解決溫飽外,用說書的錢,給另外兩個小伙伴,買衣置鞋。這種情懷和胸襟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礎,是他日后發達,能得到諸多朋友信任、支持、擁戴的法寶。細微處見博大,這點書中多次渲染,就不贅余。那年他年僅九歲,也因而才名遠播。
可想而知, 這樣之人,一生都不會寂寞,更不會沒飯吃。實際凡是具備以上素質的人,于風塵人世都會如魚得水,況作者又極具野心與夢想,并不滿足于此。因此渣腦殼一生貫穿兩大主線,一是對金錢的追逐,二是對文學的渴望,并彼此糅雜,相互牽引,亦成為此書文字滾滾直下的動力。這在未成的五、六部里,將會有更清晰地展示,投射出的人生半徑將會更加遼闊遠大。包括他的婚姻家庭,企業公司,人脈關系,以及私運煙草,六合碼莊這些陰暗面的大曝光。荊州的大街小巷曾一度充斥他的香煙,老姨媽老大伯的放大鏡下亦苦苦尋找他的代碼。他暴富、他豪發,他赤貧,他一次次人生錯位,一次次被打回原形,一次次重新洗牌。金錢如兒戲,他債臺高筑,一無所有,灰飛煙滅后,揣著借來的三千塊錢,攜著心愛的妻子,又一次南下。他頂著巨債,住在沒空調的十幾平米的出租屋里,騎著自行車出去授課,在一天十幾個小時口干舌燥,精疲力盡之余,依舊于深夜或凌晨鋪開稿紙。他寫《草根》,他想沉淀自己,梳理自己 ,洗滌自己,找回自己,他希望文字能救贖他,給予他力量,這也是《草根》誕生的初衷。
小說是生命的再生,作者讓諸多生命在其筆下復活。故事雖離奇,但相當真實,非空穴來風,制造噱頭,賺取眼球之類。人物復雜絕不單一,并呈高度的自然性和飽滿性。帥有奇是個極其特殊的例子,是生活在陽光雨露下的人們無法理解、相信和想象的,并為之惡心的。但作者寫來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勢,且予以極大的悲憫和寬容。一個一千多人的石膏礦,連蚊子都是公的,帥有奇難耐寂寞,打了牛的主意。被保衛科的路遠發現,加以要挾,遂跪下求情,愿以半月工資相許。閱此,讀者潸然,一個隨時丟胳膊少腿的井下礦工,一個貧寒的農家子弟,掙的均是血汗之錢,因自身錯亂,人畜亂倫,不可示人,成為軟肋。只能茍且求全,以致每月借飯票度日,并屈從路遠成為同志者,后因反抗被害。這是一個很荒唐的故事,帥有奇是一個典型悲劇角色,也是作者五年礦工生涯的真遇。他們曾是的隔壁、同事、朋友,亦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特殊群體立體生活的陰暗之面,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顏真是作者懵懂之年的初戀,屬真愛,不同于對桂蘭的逢場作戲和對禾子的投機利用。顏真因家庭成分不好,第一批響應國家號召,插隊于白鷺湖深處的彭家臺,遭政治暴發戶革委會主任彭治國奸污。并一而再,再而三蹂躪,直至有孕上身,無法瞞下,遂跳入五汊河。一個美麗多情的女孩就這么沒了,是那個時代最真的寫實。她把唯一的一封遺書和日記留給了作者。我們看到了什么?政治流氓,那個時代暴發的政治流氓,無數個像顏真這樣的純潔少女毀在他們之手。作者很有意思,把這個政治投機者起名為彭治國,國由其治,無不哀哉!可見諷刺。
作者就是這樣沿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把一系列事件鋪開收攏,再鋪開再收攏,一次次擠壓出生活的泡沫,顯露出人性的真實復雜,荒涼無奈。
無疑,作者投射出的人生半徑是廣闊的。他懂敷衍,會承奉,但不失自己的真誠,始終心底留有一方凈地;他知進退,會保身,有自己的狡黠,但不乏可愛。當然也有殺伐果斷的一面,但不失內心的柔軟和赤誠。他和農民、工人、教師、高官、富豪、警察、工商、稅務、地痞流氓,黑社會,以至于作家、學者、名流打交道,他和一切可以打交道的人打交道。他的奇特經歷鑄就了他人生的豐富性,半徑涵蓋之廣,是常人無法比擬的,所以其故事包羅萬象,驚心動魄。可貴的是,他毫不掩飾,赤裸相見,且流轉筆墨,抒懷問世,讓世人明了每一個歷史關口的黑痣,每一段復雜生活的側影,比那些虛謬揣度的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