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下面是小編網(wǎng)絡整理的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以供大家閱讀。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作客的狗
一天,有個人大擺酒席,設宴招待親朋好友。這人家里的狗也高興地跑去請另一只狗,說:“朋友,快走,請你和我一起去赴宴。”那狗興高采烈地跑來,見到如此豐盛的筵席,他心里暗暗地說,“太好啦!真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么多好吃的!讓我飽吃一頓,明天都不會肚子餓。”他獨自暗暗地竊喜,不停地搖著尾巴,十分信任地看著他的朋友。正在這時,廚師看見狗尾巴在那里四處亂搖,立刻抓住他的腿,從窗口丟到外邊去了。那狗摔得大聲叫喚,驚慌地跑了回去。路上別的狗遇見他時,都問他:“朋友,宴會怎么樣呀?”他回答道:“我喝得太多了,已經(jīng)醉了,所以我記不請回去的路了。”
這故事說明,對那些慷他人之慨的人不可信任。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青蛙求王
青蛙們沒有國王,大為不快。于是,他們派代表去拜見宙斯,請求給他們一個國王。宙斯看到他們?nèi)绱舜辣浚銓⒁粔K木頭扔到了池塘里。青蛙最初聽到木頭落下的聲音嚇了一大跳,立刻都潛到池塘的底下去了。后來當木頭浮在水面一點不動時,他們又游出水面來,終于發(fā)現(xiàn)木頭沒什么了不起的,大家爬上木塊,坐在它的上面,把開始時的害怕忘得一干二凈。他們覺得有這樣一個國王很沒面子,又去見宙斯,請求給他們換一個國王,說第一個國王太遲鈍了。宙斯感到十分生氣,便派一條水蛇到他們那里去。結(jié)果青蛙都被水蛇抓去吃了。
這故事說明,迷信統(tǒng)治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能受制于人,招致災難。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白松與荊棘
白松與荊棘互相爭吵。白松自傲地說:“我質(zhì)地優(yōu)良,軀干粗壯,既可以做廟宇的屋頂,又可建造船只,你能做什么呢?”荊棘說:“如果你一想到劈你的斧頭和鋸你的鋸子,你恐怕還是愿意做荊棘吧。”
這故事是說,平淡無奇的生活也許比富有離奇的生活更無痛苦和危險些。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百靈鳥和小鳥
早春時節(jié),一只百靈鳥飛到嫩綠色的麥田做巢。小百靈們的羽毛慢慢地豐滿了,力氣也漸漸地長足了。有一天,麥田的主人見到已成熟的麥子,便說:“收割的時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請所有的鄰居來幫助收獲。”一只小百靈鳥聽到這話后,便趕忙告訴她媽媽,并問該搬到什么地方去住。百靈鳥說:“孩子,他并不是真的急切要收獲,只是想請他的鄰居來幫他的忙。”幾天過后,那主人又來了,看到麥子熟透得掉了下來,急切地說:“明天我自己帶上家里的幫工和可能雇到的人來收獲。”百靈鳥聽到這些話后,便向小鳥們說:“現(xiàn)在我們該搬家了,因為主人這一次真的急起來了。他不再依賴鄰居,而要自己親自動手干。”
這是說不寄希望于外力,而是自己親自動手干,這才是真正下決心了。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老鼠開會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們因深受貓的侵襲,感到十分苦惱。于是,他們在一起開會,商量用什么辦法對付貓的騷擾,以求平安。
會上,各有各的主張,但都被否決了。最后一只小老鼠站起來提議,他說在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只要聽到鈴鐺一響,我們就知道貓來了,便可馬上逃跑。大家對他的建議報以熱烈的掌聲,并一致通過。有一只年老的老鼠坐在一旁,始終一聲沒吭。這時,他站起來說:“小鼠想出的這個辦法是非常絕妙的,也是十分穩(wěn)妥的;但還有一個小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派誰去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
這故事是說,想出一個好主意也許不難,實現(xiàn)主意就不那么容易了。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獅子、熊和狐貍
獅子和熊同時抓到一只小羊羔。他們倆為爭奪小羊兇狠地打了起來。經(jīng)過一場苦斗,雙方都受了重傷,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狐貍早已躲在遠處坐山觀虎斗,一見他們兩敗俱傷,都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便跑過去,把躺在他們倆之間的羊羔搶了去。傷勢嚴重的獅子和熊眼睜睜地看著狐貍搶走了羊,卻毫無辦法。他們唉聲嘆氣地說:“我們都錯了,我們倆斗得你死我活,讓狐貍得到了好處。”
這故事正如俗話所說:“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雙方相爭讓第三者得了利。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獅子和海豚
獅子在海灘上游蕩,看見海豚躍出水面,便勸他與自己結(jié)為同盟,說他們是一對最好的搭擋,因為一個是海中動物之王,一個是陸地獸中之王。海豚立即高興地答應了。不久,獅子和野牛展開了一場生死搏殺,他請求海豚助他一臂之力。盡管海豚想出海助戰(zhàn),卻辦不到。獅子指責他背信棄義。他回答說:“不要責備我,去責備自然吧!因為它讓我成為海里的動物,不許上陸地呀!”
這是說,我們結(jié)交盟友,應當選擇那些能共患難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狐貍和刺猬
一只狐貍渡過湍急的河水時,被沖到一個深谷中。他遍體鱗傷,躺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一群饑餓的吸血蚊蠅叮滿了他的全身。這時,一個刺猬走了過來,十分可憐他的痛苦,問需不需要趕開這些害他的蚊蠅。狐貍回答說:“不用啦,請你不要打擾他們。”刺猬感到奇怪:“為什么不要把他們趕跑呢?”狐貍回答說:“千萬不要,你所見到的這些蚊蠅已吸足了我的血,不再叮咬我了。你若替我趕跑他們,那另一些更饑餓的就會來將我所剩的血吸干。”
這是說,與其忍受兩次折磨,不如將一次折磨忍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