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國旗下演講稿
大家好!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而地球慷慨的給我們供給了資源,我們就應當愛護她保護她。
而我們要保護她,就應當從愛護環境,節儉資源開始。
而我在那里問一下大家,當你看見水龍頭不斷的流出清澈的自來水時,用水的人卻不明白去哪兒了;房間里開著電視、電燈、電腦卻沒有一個人;只用了幾頁就丟掉的作業本;丟在草地、樹林、小溪的垃圾時,你會怎樣想。
地球慷慨供給給我們的資源,是給我們用的而不是浪費的。
并且地球給我們的資源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礦石、石油、煤炭、金屬礦、巖石、非金屬礦等。
在此我說幾句口號:愛護環境就是愛護自我生活的地方;家園僅有一個,地球無法克隆;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2
各位老師、同學:
你們好!今大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與奢侈》。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在《誡子書》屮說:“靜 以修身,儉以養德。”的確,從節約與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道 德水平是高是低。如果他腦子里只是想著一頓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高級收錄機,那他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考慮工作,考慮學習,考慮為人民服務,而且還容易形成拖拉懶散的 作風.如果他節儉一點,就用不著考慮這么多不必要的問題,那 么他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但我們所說的節儉并不是要人們維持極其低下的生活水平, 而是讓人們不要過分地追求物質生活、那么,我們節約下來的財 富該用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節約的財富應當用來重新投入生產, 提高生產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富強,發展更快。這樣,節儉就會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俗活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平時的節儉也是為 了應付意外情況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你總抱著“今 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那么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難時,又該 如何應對呢?去年夏天的那場洪水無疑是對人們節儉觀的一個嚴 峻考驗。“當肆虐的洪水退去之后,平時勤儉節約的就可以把積攢下來的錢用于重建家園,同時還可伸出手援助受災更嚴重的地區。 而那些平時大手大腳慣了的人,就只能向社會請求援助了 由此 可見,我們提倡節儉正是為了日后減輕負擔,同時也是對社會安定和發展的貢獻。
但有的人說:“錢是自己的,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他們為 了追求高檔的物質生活.就無節制地亂花錢財,貪圖享受。但我認為,即使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也不應無節制地耗費,從而與節約精神背道而馳。例如,有些人的家境并不是很寬裕,個別人甚至處于困境之中,但他們只要有了錢,就十分熱衷于請客送禮、豪吃濫賭;沒有錢,就到處賒借,申請補助,時常使得親友不睦,單位頭痛。你看,這不僅浪費了個人錢財,還給國家帶來負擔,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造成了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要大力發揚節儉的傳統美德,摒棄奢侈這種不正 之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1世紀的到來!
謝謝大家!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與公德》。
上星期三,上級部門來我校進行安全工作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學校有些滅火器盡管還未過期,但已經失效,原因是插銷曾經被拔出,噴嘴處還殘留著干粉。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干粉滅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或氦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干粉噴出滅火的,一旦使用干粉滅火器哪怕只噴了一小點,滅火器里的壓力就會逐漸減小,以致失效,無法使用。是誰未經允許私自動用了這些消防設施?同學們有沒想過,如果真有什么危險,手上的滅火器卻失靈了,我們怎么辦?姑且不說,購買一個滅火器需要幾十元上百元。因為你一時好奇和淘氣,為學校帶來了經濟負擔和安全隱患,這個后果可能你們從來沒有想過。所以,守公德,其實就是為學校節約開支,為學校保平安。
前兩個星期,,綜合樓和教學樓的三樓地板交界處無故漏水,使二樓變成一個水簾洞。經過檢查發現,是因為有人往下水道的下水口里倒了茶渣之類的東西,堵住了出水口,使積水流到了走廊上然后往下滲漏。為了徹底解除后患,學校請人做了一條排水槽,花去600元。你可能沒有想到,就因為我們貪一時的方便,學校就要為此買單,增加了不必要的開支。
所以,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公德其實是和節儉分不開的。你講公德,就是為學校節約資源,減少浪費;講公德,就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講公德,我們才能把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更多地放在學校發展和社會發展上。
下面我列舉幾種問題現象,大家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看有沒有真正做到守公德,講節儉:
1、值周的時候,路上花壇邊的樹葉有沒有悄悄地塞進花池里,或者掃進四防裝置里?你們真的以為“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真的能漚成肥料?事實上,落葉要漚成肥料,需要先揀出落葉中的大小石子兒、塑料殼等,把樹枝絞成木屑,再按照固定比例摻入氮混合,經過3個月發酵,才能做成最基礎的有機肥。如果讓葉子自然腐熟,大約需要一年時間,而且需要從土里“借”出氮元素才能發生反應。在這一年中,植物周圍的土壤會因氮含量缺乏而造成土質營養失衡。所以,花池里的落葉沒有堆積如山,并不是被植物吸收了,而是定期被清潔工人清理走了,當然清理出來的不僅僅只有枯枝敗葉還有很多紙巾包裝袋等垃圾,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2、在學校住宿的同學請你們從宿舍后窗往下看,看到什么?特別是女生宿舍,后窗下面就是飯堂的陽光瓦頂,打飯的同學不怕惡心,也可以在飯堂往上看,簡直是一片狼藉,尤其是某個窗口下,是誰把垃圾扔在了不該扔的地方?誰去清理?當然是清潔工人。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3、為了保護視力,班里每周都要調換位置,換位置的時候桌子和凳子也一定要跟人走嗎?搬桌子和凳子的時候是雙手抱起來,還是用單手拽,又或者是用腳推?很難想象,為什么好端端的一張凳子最后會散成了角落頭里的一堆棍子和板條。那么問題來了,買新桌椅要不要錢?
4、好吧,我們來說點免費的。飯堂有免費的湯,有的同學在盛湯時不注意,大勺大勺地舀,明明碗里都裝不下了,還繼續盛,任由湯汁流到桌上、地上,難道就因為不要錢,就可以隨便浪費嗎?就不能留點給后來的同學嗎?
5、電和水,先講電,好多班級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關上窗簾開燈,這點我覺得很奇怪,如果老師用投影,則不需要開燈,如果老師不用投影,則不需要關窗簾,現在課室的投影清晰度很高,光線強弱都不會對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還是讓我們少開燈多開窗吧。還有晚自習之后要隨手關燈,否則第二天早上,學校電閘一開,所有課室都會亮燈,如果這時課室沒人,或人較少,這些燈就白開了,這些電就白白浪費了。至于用水,我只想請大家在洗澡、洗衣服的時候用水能節制一些,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們學校每個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吧,接近10000噸,所以,為了節省開支,節約資源,我鼓勵大家小氣小氣再小氣些。
同學們,校園內隨意浪費,不節儉,不講公德的現象又何止這些。我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從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愛護校園的每一件公物這些舉手之勞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涵養個人美德。同時,我們還應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社會責任擔當,從我做起,使節儉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明,一種自覺,從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進而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最后,讓我們重溫田家炳先生最喜歡的《朱子家訓》中的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學會控制、學會自律、學會珍惜,做一個自覺追求節儉習慣,有社會公德心的人。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節儉是一種美德,我們要讓節儉從自我做起。
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節儉的東西有很多,像節儉用水,節儉用電。節儉糧食等等。一個懂得節儉的人,他自身首先就有一個好的修養。節儉,每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都該懂得節儉的重要性。雖然一個人的節儉看似無濟于事,可是幾十億人的節儉這之中的所節儉下來的能源或者糧食是無法估量的。
讓節儉從自我做起,讓我們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們的節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只是一件小事,就比如我們隨手關燈,控制用水量,一日三餐做到光盤行動……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我們節儉的開始。不要一聽到節儉就想象要如何讓如何的做,之后又思量著這些小小的節儉太過于微小。可是當我們節儉開始,當我們身邊的人都開始節儉,以量積量,我們所節儉下來的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聽媽媽說以前我的爸爸就不是一個懂得節儉的人,用電用水都大手大腳的。可是之后爸爸在媽媽的影響之下就漸漸改變了。媽媽是一個勤謹節儉的楷模,在家里處處節儉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家的節儉是媽媽開始,之后改變了爸爸,當我出生后,在這種家庭的環境下,我自然的也養成了一個節儉的好習慣。
節儉首先約束自我,然后慢慢地影響我們身邊的人,當我們身邊的人一個之后一個被影響了后,我們也慢慢的完成了一個偉大的任務。讓節儉從自我做起,然后影響我們身邊的人,讓節儉從每個人做起。真期望未來有一天,生活中的我們都懂得節儉的重要性,將節儉從自我做起,我們的世界定會變得無比的完美。節儉從我做起,我期待著那一天的來臨。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5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外語+11班的班主任 張欣宇老師,,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節儉。
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是今天,我希望通過我給大家的分享,能夠讓你們產生一點共鳴,從心里真正認識到,節儉無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聽說過“大涼山”這個地方,我最初了解這個地方是因為我的一位熱衷于做公益的朋友。大涼山是位于我國四川省的一個非常偏遠、貧困的山區。
如果你留心,你會在網上看到很多有關“大涼山送溫暖”的志愿者活動消息。我的這位朋友每年入冬之前都會集資兩批物資,與自己的團隊專程趕往大涼山,探望當地一些學校的學生以及因為家庭原因而輟學的孩子們。
我一直很想成為志愿者團隊中的.一員,去完成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很可惜由于我個人的種種”借口”原因, 至今還沒有實現。我對于大涼山生活的了解,主要來源于我這位朋友的敘述和她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許多照片兒。
我相信每一個看過那些照片的人都會被觸動。如果你沒有親歷過大涼山的生活,你不會知道原來有一條回家的路只能徒步行走,而當你歷盡風沙險阻,終于抵達的那個家,只不過是個由黏土砌成的茅草屋而已。
同學們,你們一定很難想象,在我們這個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還會有人生活在這樣閉塞、艱苦的環境里。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在大涼山,那些年齡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他們沒有機會讀書,更沒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
甚至有一些年齡非常小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要到山外去打工,不得不把他們獨自留在家里。于是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十二歲的姐姐在昏暗的灶臺前一邊燒柴一邊讀書,八歲的妹妹蹲在門口給五歲的弟弟喂飯。
因為貧困,在深秋的時候還有小孩子踏著穿了一個夏天的舊拖鞋,行走在家到校舍之間那段布滿砂石的陡峭山路上。不論多大年齡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的手和臉永遠是皴裂的,看起來像涂了碳一樣,那是因為在他們那里打水非常困難,洗澡洗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盡管生活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中,這些孩子依然非常樂觀,認真,并且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一條路能讓他們走出大涼山,那就是好好讀書。
各位同學,你們還記得自己上小學時寫過的一篇作文叫《我的夢想》嗎?大家還記得自己那時的夢想是什么嗎?我猜有的同學會說想環游世界,有的同學夢想當一名宇航員,還有的同學可能夢想當一個明星。但是你們知道,在大涼山的孩子們,他們的夢想是什么嗎?我在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的習作里看到,他說:“我要好好學習,等我長大了,去看北京的天安門。”
聽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你們有沒有感恩過自己現在的生活呢?你們是否曾經意識到,有人朝朝暮暮夢想著的終點不過是你出生時的起點。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視野,也會成就不同的人生體驗,從小生長在北京的你們可能不會充分理解,為什么來到北京看天門有那么困難?
我知道你們每位同學都非常有愛心,今天,當你們聽到大涼山的生活之后,一定有很多同學像我當初一樣,蠢蠢欲動想要為他們做些什么,又覺得自己能力有限。
但我想告訴大家,你們能夠做的,其實非常非常多,你們的力量其實非常非常大。比如,英語教育專業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不論下課鈴響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樣,從現在開始嚴謹治學,明德求是,未來去到大涼山做一次志愿者教師?
外語+專業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不論下課鈴響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樣,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勤學竟先,未來運用你們的國際視野與專業知識促進祖國偏遠地區的發展?讓那里的孩子們不僅知道北京有天安門,也知道巴黎有凱旋門,還知道柏林有勃蘭登堡門。同學們,你們是否意識到,現在的每一分加倍努力其實都是一份愛的奉獻,都是一場走在志愿者道路上的修行?
如果你覺得這場修行還太遙遠,那么在當下,我們還有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我今天要倡議大家的——節儉。
當你過度使用電器的時候,請你想一想那個在灶臺邊借火光讀書的女孩;當你過度使用水資源的時候,請你想一想那些在大涼山上那些皮膚皴裂的臉龐。當你過度使用時間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同學們,關于節儉,我今天想對大家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希望你們節約用電。養成離開教室后隨手關燈的習慣,如果你發現路過的教室亮著燈而沒有人的時候,也請你主動幫他們把燈關上。
第二,希望你們節約用水。控制洗澡時間,合理利用水資源。如果你發現洗手間或浴室有流水現象,請主動關閉閥門或找人維修。第三,希望你們節約時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可復制,希望你們學會管控自己的欲望,專注夢想,不再迷茫。
以上三點是我對大家保守的期待,我相信你們能夠做到的不止這些。請你們相信,任何一種形式的節儉都是對社會,對國家一種隱形的付出。所謂付出必有回報,只是時間未到,我相信你們的所有善念都會在未來以另外一種形式潤澤到每一個你們想要護佑的生命。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節儉無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果各班有同學想了解更多有關大涼山公益活動的信息,奉獻出你們的愛心,比如捐贈書籍,衣物等,可以在休息時間以班級為單位派代表與我聯系。
今天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節儉是一份美德,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過度的揮霍損害的不只是個人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或許大家覺得我說的太過了。但是想一想,世界的糧食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有多少,電能又有多少,不要認為我們當前不缺,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當我們習慣了大手大腳想要在做到節儉就難了。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應當每時每刻都要牢記勤儉節約,不能隨意浪費,吃飯時我們不能浪費糧食,使用水資源時,當我們不需要時一定要及時關好水龍頭,不隨意的浪費水資源,不要隨意的揮霍大家共有的資源,世界上的人口越來越多,然而可以利用的資源卻越來越少,當那個時候我們有該如何抉擇。
從現在開始我們勤儉節約,學會節儉,這不但能夠給爸媽減輕生活壓力,也可以讓這份美德在我們之間傳遞,正能量才能夠讓社會發展,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我們該做的。作為一個初中生,我們已經長大了很多,不需要如同在小學時期,事事都需要老師要爸媽來手把手教導,只要我們自己去做好就行。
節儉很容易做到,只要我們平時,不隨意揮霍,不隨意浪費就可以做到,從小事到大事,我們應該由淺入深,慢慢改變,不但我們要改變自己大手大腳的毛病,更要引導其他人一起做到勤儉節約。我們做的事情如果是正確的,雖然大家接受的慢,但沒有人會排斥,因為這樣做有道理,值得如此做,或許有些人暫時沒有改變,但并不代表他們就不會改變,只是需要時間。
雖然現在我國科技力量和經濟實力已經雄厚,但是節儉卻從來沒有過時,哪怕我們現在的糧食生產量大量提高,哪怕我們已經研制了很多新產品,可以讓很多資源廢物利用,但是也不可能改變資源的有限,任何時候都不要覺得我們已經不需要為生活擔憂,就不知道節儉,節儉是傳承千年都沒有過時的美德,又怎么能輕易的舍棄。
我希望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夠重視節儉,無論是我們學習,還是在平日的生活我們都應該節儉,繼承優良傳統,讓我們共同做節儉的人,不奢侈浪費,不攀比更不要去給自己的爸媽增加負擔,節儉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美德,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勤儉的重要,做一個節儉的好學生,節約資源,造福社會,同時也傳遞節儉精神。
謝謝大家!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想在這里分享我的一個小故事,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跟隨奶奶一起生活。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里,她總是告訴我很多過去的事情。以前鬧饑荒的時候,一雙塑膠套鞋就是一種奢侈品。奶奶有四個孩子,年紀都只相差兩三歲,我爸爸是最小的那一個,那時候這雙套鞋就是給我爸爸買的,我爸爸當時也舍不得穿,就一直收著,直到最后,這雙鞋誰都沒有辦法穿了,就生生浪費了。
一雙現在普普通通的套鞋,在那個年代竟是這樣的重要,我們誰都無法想象。我爸常說他那時候不敢想象能夠有皮鞋穿,更不敢想有一套合身的衣服。那個時代的感受我們現在無法體會,但我相信大家能夠從我的字里行間感受到經濟的不發達所給我們帶來困擾。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生活中,什么都不缺,無論是吃的,是穿的,琳瑯滿目的擺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輕輕說一聲,媽媽我想買,那件東西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會屬于我們。而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里,我們更應該感謝先輩們的辛苦貢獻,如果不是有那么一群人的存在,我們現在又怎會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常常謹記,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更是我們應該理性應對的。世界上一切東西的背后都會有一段心酸,一顆橙子,一粒米飯的背后,都有無數人的辛勤汗水。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里,但我們應當保持一顆更節約的心,把這一份美麗的傳統繼承下去,也讓我們的祖國在我們個字的堅守里更加的美好。
時代的更迭讓我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受,但是不變的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國越來越好。所以作為祖國的一朵鮮花,一束未來之光,我想我們應該更加堅定自己的內心,保持一顆繼承傳統,宣傳傳統的責任之心,在未來的時光里逐漸傳承勤儉,也節約生活中的任何資源。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看到那么簡單。我們首先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其次才是將這份傳統發揚光大。我們身處生機之中,就應該更加的懷抱一顆熱血的心,將勤儉節約的美德擴散。因為它的存在,也許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充滿力量,我們也才真正是一個愛祖國愛自己愛他人的優秀青少年!
節儉國旗下演講稿篇8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教訓,大肆的奢侈浪費。我國就形成了一種通病——“節儉冷漠癥”。身邊的小事就足見這種病態的嚴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開燈,洗手間的水龍頭“細水長流”,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食堂窗口上方寫著“一粥一飯擋死來之不易”,但是很多同學飯菜不合口就倒掉,作業一頁寫幾個字,就撕掉,甚至疊紙飛機,簡直是“不知節儉何滋味”。如果這樣浪費下去,有多少能源將被這樣白白的浪費掉。為家庭、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
既然勤儉節約這么重要,那么,就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的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