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節儉范文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儉,從我做起》。
艱苦樸素、勤儉節儉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可是此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每一天早、中、晚三餐飯后,食堂里幾只裝剩菜剩飯的大桶里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里亮著;沒人使用,還聽見自來水嘩嘩地流著;剛吃完飯,就會有很多同學在商店排隊買零食吃……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我們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勤儉節儉,從我做起。
1、牢固樹立"崇尚節儉、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儉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節儉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后及時關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儉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儉每一張紙,作業本盡量做到正反面都用;節儉每一粒米,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儉每一分錢,我們應當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分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儉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建設節儉型社會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2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伙計們!
說到節約糧食,我們會想起一句古詩“體恤農民”,“中午鋤禾,汗水把糧食滴進土里,每一粒糧食都難吃!”這首詩我們都學過,可見農民伯伯種地有多辛苦!但是我們真的節約糧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午餐的情況。我們認為大多數學生做得很好。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吃飯很干凈,把盤子里的每一粒米飯,每一口食物都吃得干干凈凈。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節約,更是對農民伯伯和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同學們,根據我國20__年的一項統計,中國大陸平均每人每年倒掉600億人民幣的剩菜剩飯。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愛吃多少吃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有菜譜的,也就是說,飯菜的選擇是科學搭配的。每個人都要愛吃多少吃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不僅符合經濟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我們的健康!讓我們從今天的午餐開始,看一看,并比較一下,哪些班級和哪些學生在吃方面做得最好!
當然,節約是多方面的。俗話說:不能窮于溫飽,不能窮于生活靠節約。節約糧食。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而不是說說而已。愛惜和節約糧食,不能成為“空洞”的口號。“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也需要。讓我們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個人都能在藍天、白云、綠水、陽光中快樂地生活!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演講人:__
20__年__月__日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能在這里代表高中學部發言,我倍感榮幸。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做勤勉節儉的__學子。“
勤儉節約,永恒的話題。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勤儉節約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同樣的道理,大到一個大家——國家,小到一個小家——家庭、學校…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作為老師以及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品德,為我們自己的國家和學校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第一,珍惜糧食。說到珍惜糧食,我們每個人立馬會想到《憫農》這首詩,人人張口就會背,但敢問有幾個人能拍著胸脯說:“我做到了”呢?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里,各種浪費現象比比皆是。有的同學挑食,吃幾口飯就倒掉,說這飯菜不合自己的胃口,而更有甚者壓根不吃,分好餐后原封不動將飯菜一股腦倒掉,這些現象多么的觸目驚心啊!如果一個人浪費一點,十個人浪費一點,一百個人浪費一點,幾千個人浪費一點,那結果就不是“一點”了。所以從現在起我號召每一位老師和同學樹立節約意識,做到愛糧、惜糧、節糧,互相提醒,互相監督。
第二,節約資源。現在我們__學校進入發展的第十個關鍵年頭,正大力提倡發展節約型校園,然而,在我們的校園中,水、電的浪費現象經常發生。比如:寢室的水龍頭忘了關,水嘩嘩流著,直到生活老師發現才將其關上;許多同學上完廁所洗手后,不關水龍頭或關不緊,還有許多的同學接的直飲水沒喝完就倒了,浪費了大量的水。同時,在曝光臺上我們也經常看到某某教室或辦公室人走后,燈、電扇或空調未關,有時候可能真的是我們并非有意為之,但是這直接說明我們的節約意識薄弱,在離開前只要多想一下,是不是電燈、電扇沒關,就能避免無謂的浪費。
第三,勿攀比。攀比現象在各個班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嚴重妨礙現代中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攀比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它不是比學習、比勤奮、比文化素質,而是變著法兒比吃穿。我們要知道,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但是那些錢都是父母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并且對于那些相對貧困的家庭來說,攀比更是一份承受不起的痛,讓父母傷心,更增加了父母的負擔。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自覺樹立節約意識,做一名珍惜糧食,勤勉節約的__學子吧!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與公德》。
上星期三,上級部門來我校進行安全工作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學校有些滅火器盡管還未過期,但已經失效,原因是插銷曾經被拔出,噴嘴處還殘留著干粉。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干粉滅火器是用二氧化碳或氦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干粉噴出滅火的,一旦使用干粉滅火器哪怕只噴了一小點,滅火器里的壓力就會逐漸減小,以致失效,無法使用。是誰未經允許私自動用了這些消防設施?同學們有沒想過,如果真有什么危險,手上的滅火器卻失靈了,我們怎么辦?姑且不說,購買一個滅火器需要幾十元上百元。因為你一時好奇和淘氣,為學校帶來了經濟負擔和安全隱患,這個后果可能你們從來沒有想過。所以,守公德,其實就是為學校節約開支,為學校保平安。
前兩個星期,,綜合樓和教學樓的三樓地板交界處無故漏水,使二樓變成一個水簾洞。經過檢查發現,是因為有人往下水道的下水口里倒了茶渣之類的東西,堵住了出水口,使積水流到了走廊上然后往下滲漏。為了徹底解除后患,學校請人做了一條排水槽,花去600元。你可能沒有想到,就因為我們貪一時的方便,學校就要為此買單,增加了不必要的開支。
所以,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公德其實是和節儉分不開的。你講公德,就是為學校節約資源,減少浪費;講公德,就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講公德,我們才能把有限的財力物力人力更多地放在學校發展和社會發展上。
下面我列舉幾種問題現象,大家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看有沒有真正做到守公德,講節儉:
1、值周的時候,路上花壇邊的樹葉有沒有悄悄地塞進花池里,或者掃進四防裝置里?你們真的以為“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真的能漚成肥料?事實上,落葉要漚成肥料,需要先揀出落葉中的大小石子兒、塑料殼等,把樹枝絞成木屑,再按照固定比例摻入氮混合,經過3個月發酵,才能做成最基礎的有機肥。如果讓葉子自然腐熟,大約需要一年時間,而且需要從土里“借”出氮元素才能發生反應。在這一年中,植物周圍的土壤會因氮含量缺乏而造成土質營養失衡。所以,花池里的落葉沒有堆積如山,并不是被植物吸收了,而是定期被清潔工人清理走了,當然清理出來的不僅僅只有枯枝敗葉還有很多紙巾包裝袋等垃圾,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2、在學校住宿的同學請你們從宿舍后窗往下看,看到什么?特別是女生宿舍,后窗下面就是飯堂的陽光瓦頂,打飯的同學不怕惡心,也可以在飯堂往上看,簡直是一片狼藉,尤其是某個窗口下,是誰把垃圾扔在了不該扔的地方?誰去清理?當然是清潔工人。那么問題來了,請工人要不要錢?
3、為了保護視力,班里每周都要調換位置,換位置的時候桌子和凳子也一定要跟人走嗎?搬桌子和凳子的時候是雙手抱起來,還是用單手拽,又或者是用腳推?很難想象,為什么好端端的一張凳子最后會散成了角落頭里的一堆棍子和板條。那么問題來了,買新桌椅要不要錢?
4、好吧,我們來說點免費的。飯堂有免費的湯,有的同學在盛湯時不注意,大勺大勺地舀,明明碗里都裝不下了,還繼續盛,任由湯汁流到桌上、地上,難道就因為不要錢,就可以隨便浪費嗎?就不能留點給后來的同學嗎?
5、電和水,先講電,好多班級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關上窗簾開燈,這點我覺得很奇怪,如果老師用投影,則不需要開燈,如果老師不用投影,則不需要關窗簾,現在課室的投影清晰度很高,光線強弱都不會對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還是讓我們少開燈多開窗吧。還有晚自習之后要隨手關燈,否則第二天早上,學校電閘一開,所有課室都會亮燈,如果這時課室沒人,或人較少,這些燈就白開了,這些電就白白浪費了。至于用水,我只想請大家在洗澡、洗衣服的時候用水能節制一些,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們學校每個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吧,接近10000噸,所以,為了節省開支,節約資源,我鼓勵大家小氣小氣再小氣些。
同學們,校園內隨意浪費,不節儉,不講公德的現象又何止這些。我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從節省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愛護校園的每一件公物這些舉手之勞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涵養個人美德。同時,我們還應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社會責任擔當,從我做起,使節儉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明,一種自覺,從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進而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最后,讓我們重溫田家炳先生最喜歡的《朱子家訓》中的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學會控制、學會自律、學會珍惜,做一個自覺追求節儉習慣,有社會公德心的人。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而地球慷慨的給我們供給了資源,我們就應當愛護她保護她。
而我們要保護她,就應當從愛護環境,節儉資源開始。
而我在那里問一下大家,當你看見水龍頭不斷的流出清澈的自來水時,用水的人卻不明白去哪兒了;房間里開著電視、電燈、電腦卻沒有一個人;只用了幾頁就丟掉的作業本;丟在草地、樹林、小溪的垃圾時,你會怎樣想。
地球慷慨供給給我們的資源,是給我們用的而不是浪費的。
并且地球給我們的資源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礦石、石油、煤炭、金屬礦、巖石、非金屬礦等。
在此我說幾句口號:愛護環境就是愛護自我生活的地方;家園僅有一個,地球無法克隆;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6
各位老師、同學:
你們好!今大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與奢侈》。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在《誡子書》屮說:“靜 以修身,儉以養德。”的確,從節約與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想道 德水平是高是低。如果他腦子里只是想著一頓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高級收錄機,那他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考慮工作,考慮學習,考慮為人民服務,而且還容易形成拖拉懶散的 作風.如果他節儉一點,就用不著考慮這么多不必要的問題,那 么他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但我們所說的節儉并不是要人們維持極其低下的生活水平, 而是讓人們不要過分地追求物質生活、那么,我們節約下來的財 富該用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節約的財富應當用來重新投入生產, 提高生產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富強,發展更快。這樣,節儉就會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俗活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平時的節儉也是為 了應付意外情況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你總抱著“今 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那么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難時,又該 如何應對呢?去年夏天的那場洪水無疑是對人們節儉觀的一個嚴 峻考驗。“當肆虐的洪水退去之后,平時勤儉節約的就可以把積攢下來的錢用于重建家園,同時還可伸出手援助受災更嚴重的地區。 而那些平時大手大腳慣了的人,就只能向社會請求援助了 由此 可見,我們提倡節儉正是為了日后減輕負擔,同時也是對社會安定和發展的貢獻。
但有的人說:“錢是自己的,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他們為 了追求高檔的物質生活.就無節制地亂花錢財,貪圖享受。但我認為,即使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也不應無節制地耗費,從而與節約精神背道而馳。例如,有些人的家境并不是很寬裕,個別人甚至處于困境之中,但他們只要有了錢,就十分熱衷于請客送禮、豪吃濫賭;沒有錢,就到處賒借,申請補助,時常使得親友不睦,單位頭痛。你看,這不僅浪費了個人錢財,還給國家帶來負擔,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造成了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要大力發揚節儉的傳統美德,摒棄奢侈這種不正 之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1世紀的到來!
謝謝大家!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電,給我們帶來光明,帶來動力。同學們,你們明白嗎,一度電能夠為我們做什么?一度電,能用吸塵器把房間打掃5遍;一度電,1匹空調能開一個半小時;一度電,能將8公斤的水燒開;一度電,電視機能開10小時……
可是,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不節儉用電,電量耗費完了,世界將有一天變成什么樣……從小了說,沒有電,我們晚上只能夠點蠟燭寫作業;沒有電,晚上我們會失去看電視玩電腦的機會,只能早早入睡;從大了說,沒有電,所有電子產品都將停止運轉,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同學們,只要你平時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節儉用電的小竅門。例如:冰箱的門不要頻繁的開關;在冰箱里放進新鮮的蔬果時,必須要把它們攤開,如果蔬果堆在一齊,會造成外冷內熱,就會消耗更多的電量;夏天使用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節得太低,一般與室外溫差四到六度比較適宜;如果換下來的臟衣服太少時,就不要用洗衣機洗,能夠用手來洗;電視看完時,要及時把總開關關上……
記得有一次,我們家停了一天的電,我可過了一天“無電日”。一大早起來,天還蒙蒙黑,開燈卻發現停電了,找到手電筒后,借著光洗漱完,即不能看電視,又不能玩電腦,還不能看書(因為光線太暗,毀眼睛)。媽媽本來要洗衣服,不能用洗衣機,只好用手洗衣服。
午時,本來要在網上查一些資料,因為沒有網絡,我做作業的效率都慢了半拍,媽媽因為實在找不到事做,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晚上,原本是燈火輝煌的一片,此刻卻“伸手不見五指”。當我看著屋外灰暗而陰森的景象,看著屋內墻上搖曳著蠟燭的影子,我心里頓時油然而生一種恐懼,不禁思念起有電的生活,懷念起有電的時光。我這時多么渴望來電呀!
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來做節電的小主人吧!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開始監督浪費電行為,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做一份貢獻吧!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8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外語+11班的班主任 張欣宇老師,,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節儉。
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是今天,我希望通過我給大家的分享,能夠讓你們產生一點共鳴,從心里真正認識到,節儉無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聽說過“大涼山”這個地方,我最初了解這個地方是因為我的一位熱衷于做公益的朋友。大涼山是位于我國四川省的一個非常偏遠、貧困的山區。
如果你留心,你會在網上看到很多有關“大涼山送溫暖”的志愿者活動消息。我的這位朋友每年入冬之前都會集資兩批物資,與自己的團隊專程趕往大涼山,探望當地一些學校的學生以及因為家庭原因而輟學的孩子們。
我一直很想成為志愿者團隊中的.一員,去完成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很可惜由于我個人的種種”借口”原因, 至今還沒有實現。我對于大涼山生活的了解,主要來源于我這位朋友的敘述和她發布在社交媒體上的許多照片兒。
我相信每一個看過那些照片的人都會被觸動。如果你沒有親歷過大涼山的生活,你不會知道原來有一條回家的路只能徒步行走,而當你歷盡風沙險阻,終于抵達的那個家,只不過是個由黏土砌成的茅草屋而已。
同學們,你們一定很難想象,在我們這個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還會有人生活在這樣閉塞、艱苦的環境里。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在大涼山,那些年齡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他們沒有機會讀書,更沒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
甚至有一些年齡非常小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要到山外去打工,不得不把他們獨自留在家里。于是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十二歲的姐姐在昏暗的灶臺前一邊燒柴一邊讀書,八歲的妹妹蹲在門口給五歲的弟弟喂飯。
因為貧困,在深秋的時候還有小孩子踏著穿了一個夏天的舊拖鞋,行走在家到校舍之間那段布滿砂石的陡峭山路上。不論多大年齡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的手和臉永遠是皴裂的,看起來像涂了碳一樣,那是因為在他們那里打水非常困難,洗澡洗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盡管生活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中,這些孩子依然非常樂觀,認真,并且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一條路能讓他們走出大涼山,那就是好好讀書。
各位同學,你們還記得自己上小學時寫過的一篇作文叫《我的夢想》嗎?大家還記得自己那時的夢想是什么嗎?我猜有的同學會說想環游世界,有的同學夢想當一名宇航員,還有的同學可能夢想當一個明星。但是你們知道,在大涼山的孩子們,他們的夢想是什么嗎?我在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的習作里看到,他說:“我要好好學習,等我長大了,去看北京的天安門。”
聽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你們有沒有感恩過自己現在的生活呢?你們是否曾經意識到,有人朝朝暮暮夢想著的終點不過是你出生時的起點。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視野,也會成就不同的人生體驗,從小生長在北京的你們可能不會充分理解,為什么來到北京看天門有那么困難?
我知道你們每位同學都非常有愛心,今天,當你們聽到大涼山的生活之后,一定有很多同學像我當初一樣,蠢蠢欲動想要為他們做些什么,又覺得自己能力有限。
但我想告訴大家,你們能夠做的,其實非常非常多,你們的力量其實非常非常大。比如,英語教育專業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不論下課鈴響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樣,從現在開始嚴謹治學,明德求是,未來去到大涼山做一次志愿者教師?
外語+專業的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不論下課鈴響前一秒的你是怎么樣,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勤學竟先,未來運用你們的國際視野與專業知識促進祖國偏遠地區的發展?讓那里的孩子們不僅知道北京有天安門,也知道巴黎有凱旋門,還知道柏林有勃蘭登堡門。同學們,你們是否意識到,現在的每一分加倍努力其實都是一份愛的奉獻,都是一場走在志愿者道路上的修行?
如果你覺得這場修行還太遙遠,那么在當下,我們還有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我今天要倡議大家的——節儉。
當你過度使用電器的時候,請你想一想那個在灶臺邊借火光讀書的女孩;當你過度使用水資源的時候,請你想一想那些在大涼山上那些皮膚皴裂的臉龐。當你過度使用時間的時候,請你想一想,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同學們,關于節儉,我今天想對大家提出三點希望:第一,希望你們節約用電。養成離開教室后隨手關燈的習慣,如果你發現路過的教室亮著燈而沒有人的時候,也請你主動幫他們把燈關上。
第二,希望你們節約用水。控制洗澡時間,合理利用水資源。如果你發現洗手間或浴室有流水現象,請主動關閉閥門或找人維修。第三,希望你們節約時間。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可復制,希望你們學會管控自己的欲望,專注夢想,不再迷茫。
以上三點是我對大家保守的期待,我相信你們能夠做到的不止這些。請你們相信,任何一種形式的節儉都是對社會,對國家一種隱形的付出。所謂付出必有回報,只是時間未到,我相信你們的所有善念都會在未來以另外一種形式潤澤到每一個你們想要護佑的生命。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節儉無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果各班有同學想了解更多有關大涼山公益活動的信息,奉獻出你們的愛心,比如捐贈書籍,衣物等,可以在休息時間以班級為單位派代表與我聯系。
今天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演講稿節儉范文篇9
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全體技校生向剛剛步入學校的20__屆的新生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成為職教中心溫暖大家庭的一員。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大家庭里共同學習、成長、進步。
今天,我國旗下的演講題目是《讓節儉成為一種習慣》。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勤儉節約的意識似乎在人們的腦海中迅速的淡化。
當前我們企業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集團公司上下正開展“過苦日子”的活動,職教中心也積極響應號召,認真開展落實集團公司36條措施活動,作為企業的準技術工人,職教中心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與大家共同齊心協力,共克難關。
有人說,懂得節約的人是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我覺得很有道理。同學們,當我們看到水房中嘩嘩的流水而無人關時,當我們看到教師里的燈在夜里孤獨長明時,你們可曾想過,這些現象的背后意味著什么?這不僅僅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白白揮霍的行為,更是一種道德缺失的表現。
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只是浪費了一度電而已,有那么嚴重么?但你可知道這一度電的背后是 0.4千克的煤、4升的水、外加0.27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污染物換來的。是想,如果在校的每名學生,每天浪費一度電,那么一年下來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浪費是可恥的,浪費是最大的犯罪。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被告知,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習慣。當我們離開教室課宿舍的時候,順手關上各種電器的電源,當我們看到嘩嘩的流水時,順手擰上水龍頭,當我們看到碗里的飯菜時,認真的把它們吃干凈,當我們看到有人浪費行為時,要敢于出面制止……其實,勤儉節約就是一件平凡而普通的事,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支筆都是我們隨手可以做到的事情,積少成多,水流成河,勤儉節約的作用不可小覷。
老師們、同學們,當節約成為一種習慣并內化為一種自覺時,相信我們的校園會更加的絢麗多姿,讓我們一起為建設和諧、美麗。節約的校園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