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尾巴
汪曾祺的散文創作秉承傳統儒家的文化人文精神,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汪曾祺 尾巴的內容,歡迎閱讀!
汪曾祺 尾巴
人事顧問老黃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工廠里本來沒有“人事顧問”這種奇怪的職務,只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多年人事工作,肚子里有一部活檔案;近二年歲數大了,身體也不太好,時常鬧一點腰酸腿疼,血壓偏高,就自己要求當了顧問,所顧的也還多半是人事方面的問題,因此大家叫他人事顧問。這本是個外號,但是聽起來倒像是個正式職稱似的。有關人事工作的會議,只要他能來,他是都來的。來了,有時也發言,有時不發言。他的發言有人愛聽,有人不愛聽。他看的雜書很多,愛講故事。在很嚴肅的會上有時也講故事。下面就是他講的故事之一。
廠里準備把一個姓林的工程師提升為總工程師,領導層意見不一,有贊成的,有反對的,已經開了多次會,定不下來。贊成的意見不必說了,反對的意見,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條:
一、他家庭出身不好,是資本家;
二、社會關系復雜,有海外關系;有個堂兄還在臺灣;
三、反右時有右派言論;
四、群眾關系不太好,說話有時很尖刻……
其中反對最力的是一個姓董的人事科長,此人愛激動,他又說不出什么理由,只是每次都是滿臉通紅地說:“知識分子!哼!知識分子!”翻來復去,只是這一句話。
人事顧問聽了幾次會,沒有表態。黨委書記說:“老黃,你也說兩句!”老黃慢條斯理地說:
“我講一個故事吧——“從前,有一個人,叫做艾子。艾子有一回坐船,船停在江邊。半夜里,艾子聽見江底下一片哭聲。仔細一聽,是一群水族在哭。艾子問:‘你們哭什么?’水族們說:‘龍王有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殺掉,我們都是有尾巴的,所以在這里哭。’艾子聽了,深表同情。艾子看看,有一只蛤蟆也在哭,艾子很奇怪,問這蛤蟆:‘你哭什么呢?你又沒有尾巴!’蛤蟆說:‘我怕龍王要追查起我當蝌蝌時候的事兒呀!’”
汪曾祺經典語錄
1) 我以為語言具有內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2)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語言的后面都有文化的積淀。
3) 我們許多的語言,自覺或不自覺地,都是從前人的語言中脫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積學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
4) 流動的水,是語言最好的形象。
5) 語言,是內在地運行著的。缺乏內在的運動,這樣的語言就會沒有生氣,就會呆板。
6) 語言不是外部的東西。它是和內容(思想)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語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樣,可以剝下來,扔掉。